小学一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

发布 2024-04-07 08:05:12 阅读 7871

摘要:数感,是一种独特的心理结构和思维现象,是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具有良好数感的人,能够对数的认识和运算做出准确、迅速的反应。

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十分重要,尤其是对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要从多方面着手,培养其良好的数感。关键词:小学一年级;数感;培养。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中,我们发现面对同一个数学情境,有些学生反应迅速,思路简洁;有些学生冥想苦思,艰难作答。这实质上就是一种独特的心理结构和思维现象——数感。在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

“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那什么叫做数感?在教学中,我们又如何进行数感的培养呢?

一、数感的内涵与意义。

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它是建立明确的数概念和有效地进行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础,是将数学与现实问题建立联系的桥梁。

我国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了关于数感六个方面的表现“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景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良好的数感的建立有助于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一旦形成良好的数感,就能对数的认识和运算作出准确、迅速的反应。

二、数感的培养。

1、联系生活实际。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说过:“从学生生活经验可举出的例子,将有助于他们所学习的概念跟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来。”数学**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自己去感知、发现和探索,从而更具体、更深刻地把握数的概念。

因此,沟通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是学生数感。

培养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例如在教学生认识10以内数的时候,让学生数一数身边的环境中有几栋房子,有几棵树,有几辆车等等,通过观察实物来让学生构建起物与数一一对应的概念。再例如教学“认识0”这节内容时,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去寻找0,发现0,理解0的意义。

2、观察具体形象。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还是占有主导地位,所以图形表征是学生最易接受的形式,数字与算式表征次之,最困难的是数学用语表征。在小学生数学思维交流中,图形表征既可以利用图形的形象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文本表述,反之在理解抽象文本表述时,也可加深对于图形信息内涵的理解,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例如在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的教学时,我们要给学生出示情境图,一是为学生创设一个有趣的情景,此外就是让学生从**上,感受到数量的变化,理解加与减的意义。又例如在进行数的大小的比较时,要先让学生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来比较数的大小,学生通过多与少的一一对应,形象直观的感受到数量的多与少,数的大与小。

3、动手操作实践。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智慧之花开在指尖上。”幼儿的思维首先是从动作开始的,思维要得到发展必须与动作紧密相连。

数学的概念学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步过程操作,第二步对象形成。因此,动手操作即是学生认识概念、理解法则、掌握新知的一种重要途径,又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认识活动和培养学生**精神的一种重要方法和手段。

特别是对一年级学生的教学,因为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心强,动手操作容易吸引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在课堂上亲手动一动,胜过老师一遍又一遍的讲解。所以数学教学中操作学具便是学生智力的源泉、思维的起点。俗话说,实践出真知。

学生只有在动手操作中做数学、用数学,才能真正提高数学素养,增强数感,发展思维。因此动手操作是帮助小学生建立数感极为重要的方法。

例如在学习11-20各数的过程中,让学生根据数摆出小棒,将10根小棒捆成一捆,让学生清楚地感受到10个一就是1个十,再多数1根就是11,11里有1个十和1个一。

4、完整的表达与交流。

一年级的教学活动大多都创设了丰富的问题情境,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知数,认识数,使用数,在这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中,离不开语言的交流。数学语言的表达是一年级学生较为困难的地方,但是语言表达的完整与否可以反映学生思维清晰与否,清晰简洁的思维过程更有利于学生数感的培养与发展。

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同学之间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从他人对某些数量的描述中可以拓展思维,丰富自己对数的认识,也可以尝试模仿其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提高对数字的敏感度与应用数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数感的形成。

例如在用加减法解决问题时,要让学生描述出从图中所观察到的数学信息,并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就已经在对信息进行整理,提取出有用的信息,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对数的感知和对数与数之间关系的感知。

三、总结。综上所述,数感的培养不是通过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的教学就能完成的,它是循序渐进的,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用较长时间逐步培养。作为教师,要努力钻研教材,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提供的例子,结合具体内容有意识地设计具体目标,提供有助于培养学生数感的情境,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把培养数感作为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落实到具体的数学过程中。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2009[2]史宁中,吕世虎。对数感及其教学的思考[j].

数学教育学报。2006,5.[3]舒志艳。

小学低段儿童数感的培养的研究[j].小学教学参考。2011,7.

一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

作者 孙晓冬。数学大世界 中旬刊 2018年第11期。摘要 数感,是学生重要的数学素养,对学习数学具有重要的作用。数感的培养是一个连贯 持续的过程,应该从一年级抓起,逐步让学生的数感 丰满 起来。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积极探索一年级学生数感培养的有效方法。关键词 数感培养 一年级 依托教学 多种形...

一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

字数 2540 云南教育 小学教师 issn号 1009 2099 2017年2期字体 大中小打印当页正文。长期从事数感研究的英国学者朱丽娅 安吉莱瑞在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一书中指出 教师不仅要努力让孩子们学会灵活熟练地运用数字,而且要让他们意识到了解数字之间的联系,有助于他们根据已知的计算结果来...

谈一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

作者 黄岚。摘要 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 数量关系 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小学一年级是学生系统学习数学知识的开始,是培养学生数感良好的契机。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 操作 交流 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