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教材分析

发布 2023-09-12 16:36:00 阅读 5634

各位老师:

大家好。根据徐老师安排,今天下午主要是一上、二上的教材解读。这2册教材对在做许多老师来说,已经不是新教材了。因此,以下只做简单的分析,不当之处请大家指正。

首先我们对比下新老教材的目录、看下教材内容的基本调整。

先来看一上,一上新教材呈现4个调整。

1)老教材的第一单元“数一数”、第二单元“比一比”合并为新教材第一单元的“准备课”。

2)原老教材一下中的“位置”提前到新教材一上第二单元。

3)老教材第四单元认识物体与图形包括: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新教材进行分散编排。一上只认识立体图形。

4)老教材第八单元“认识钟表”,包括:认识整时和半时。而新教材一上第七单元“认识钟表”只认识“整时”。

再来看下,二上的教材。这是二上新教材目录,我们可初步浏览下。

对比新老教材,主要有二上新教材7个调整:

这2册教材解读,具体由南浔实验小学马晓杰老师,马腰小学谭国伟老师和我负责。马晓杰老师解读的是一上的第 单元、二上的第, 5个单元;谭国伟老师解读的是一上的第7单元,二上的 单元,这5个单元。我负责的是这2册教材的“数与代数”部分。

下面我就先粗浅地谈谈。

数与代数加减法部分”一上主要涉及的是 “第单元,二上的是第2单元。

编排新特色,呈现4方面:

1、加强了对知识的整理。(分2点)

从1-5的加减法,到10以内的加减法,再到20以内的进位加,最后到20以内的加减法,均以**形式呈现,引导学生整理、观察,从而系统地掌握知识。

2、增加了数学的背景知识。(古代算筹的介绍,古埃及象形数字的介绍等等)

3、注重知识的渗透。

如:填未知加数,教材采用合理孕伏的编排策略,(分3步)有步骤地在练习中安排。为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提供重要的思维策略。

以下,我就这6个单元谈谈教材的编排。

第一单元准备课。

包括数一数、比多少两部分。

一)本单元的目标定位:

二)教材编排。

“数一数”

数数的资源非常丰富 ,引导学生充分地数,再了解学生认数字情况。

比多少” “比多少”部分删去了原教材中的“比长短”、“比高矮”,只剩下“比多少”。

三)使用体会。

1、教材条理清晰,内容做了简化,学生学得较轻松。

2、对学困生要强调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方法。

结合习题:这类题,也是老教材中反复出现的。

画△比○多,画☆比○少(分1步),这些题理解力弱的孩子容易出错。因此还是强化一一对应思想。引导学生画好后圈一圈,通过直观方式,让孩子们更清晰的体会同样多、多、少 3个不同的概念。

第三单元 基数 (1步)

体现实物---数---实物经历过程 (我们可结合主题图,教材从具体的动物入手(1步),再抽象为数字(1步),最后又回归到具体的操作练习。(1步))

数的顺序。教学1-5这5个数时,我们可以通过计数器和点子图,帮助学生建构数的形成过程。

1~5的写法。

分1点)重视书写、分散难点。

引导学生读懂范例(从哪儿起笔,在哪儿拐弯,在哪儿停笔,以及每个数字在格子中的布局),逐步掌握写数的方法。

比多少(分3点)

从数量的比较过渡到数的大小的比较。

引出“=”增加“=”的写法。

序数 将序数和基数对比编排。(分1点)

数的组成 分1步)例1 **4朵葵花放到2个盘里,有几种情况,在操作中帮助理解,得出4的组成。例2(分1步),5的组成编排和4的组成是一致的,稍有提升。

加、减法含义。

教材从情境图——点子图——再到抽象的算式,历经加减法算式的形成过程,对加减法的含义更清晰。

1~5的加减法。

我们要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允许学生呈现不同思维水平的算法(包括数数),随着教学的进行逐渐引导学生按照数的组成进行计算。

0的认识和加减法(分2个图)

使用体会:1.减法的含义有待于结合实例继续理解,强化。(1步)

一上教下来之后,我发现:看图列减法算式容易出错。

究其错因,主要是对总数和部分数把握不准,对题意理解不透。像这道红花题,已知总数和剪去的朵数,求剩下的朵数;而这个孩子算的是剪去朵数与剩下朵数的差。(汽车题的错因也是如此)

深入下去想想好像也可以,但这样与题意不相吻合,对现阶段的减法理解就不够透彻。

因此,我觉得今后的教学中,减法的含义方面,强调总数与部分数的关系,还要通过实例,让孩子更好地理解。

2、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有待培养。

本题几乎所有孩子都能写出算式。但是让他们说想法的时候,很多孩子,只是简单地说就交换下位置嘛。

这样的话就没有达到本题的意图,这题培养的是孩子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式。可以按左右看、也可以按颜色看,尽管算式可能一样,但具体的思考方式是不同的。

因此,本题在反馈时,我们可以让孩子说说想法,培养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6—10的认识包括数的认识、加减法、解决问题三部分。其中数的认识还是同1-5的认识,包括这6个内容。

数的认识。基数 (分一点)

与1-5的编排基本一致,但增加了点子图。

数的顺序(分2步)

利用计数器,动态说明相邻两个数间的关系。并且用好直尺(点击),进行数序的教学。

比较大小。分1点)借助点子图比较数的大小,化抽象为直观,让学生逐步掌握数与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一起讲)序数 、写数字

与1-5的编排也是一致的。

数的组成。教材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的组成通过涂圆片、分正方体,得出不同的分法的组成,从半扶半放到慢慢放手。

加减法。教材通过摆一摆、填一填等不同的形式,充分利用“一图四式”(点击),在逐步抽象的过程中学习6—10的加减法。

问题解决。体现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分1步)

这2题的情境图配以大括号和问号,学生首次碰到,需要加以说明。第一题是简单的求和。第二题是求剩余。

教材强调解题的步骤,根据图中有什么,怎么解答,解答正确吗,从审题、解题、检验去初步体会解题的步骤。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分1步)

例题教材安排了一个有挑战性的情境。在学生经历解决了“还剩几只小鹿?”这个问题后。

(分1步)出示了“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出其他问题并尝试解答,逐步培养他们提出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结合情境图,展示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帮助学生体会理解题意(分1步)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是本单元的难点内容。为突破难点,教材是从2方面体现的:1、安排生动的插图;2、细化步骤。在算式中标明计算顺序,注明第一步的得数。

使用体会:1.逆向思维类题,书写格式不规范。

逆向思维题,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是有一定难度。就如,求鱼篓里有几条鱼?孩子一看便知,于是不假思索,4+2=6。

这类逆向思维类题,尤其是问号出现在左边时,孩子写成加法的现象会更多。

怎样降低错误?我让孩子分4步:

1) 定方法(求部分数用减法,求总数用加法)

2) 明题意(简要说说题意)

3) 写算式(已知的信息写左边,未知的信息写右边)

4) 验算(检验图式有无一致)

但是总有学生总喜欢顺向思维,很棘手,希望在座老师有好的建议。

2.加减混合类式题的的含义,可引导学生结合图说说。

像苹果题,可让学生说说第一步4+2 什么意思(分1步),找找第二幅图中的6个,指的是哪6个(分1步),再拿走3个(分1步),是在现几个的基础上少3个,使学生务必明确。还剩3个(分1步),指的是哪3个?这样使学生更好地读懂题意,将算式与图建立联系。

第六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

例1突出把十作为计数单位,使学生能不仅能一个个地数到20,并且直观地了解11——20各数的组成的。

例2 利用直尺(分1步)进行教学数序,初步培养学生数感。

结合数的组成按数位写数。

例3 以小棒图和计数器相对照的方式,使学生初步认识个位和十位,在此基础上进行写数教学。

11~20的加减法。

例4、例5的编排体现了从具体到抽象的层次,从结合计数器、实物图等帮助理解,到直接计算。

解决问题。例6,已知两个小朋友的排序,求两人之间的人数。教材的编排意图有2个 :

1、深化对数的大小、数序的理解;2、继续让学生体验解决完问题的一般过程,并体会画图(分1步)策略的优越性。

三、使用体会。

1、基数和序数的区分,还有待加强。(1步)

孩子对基数、序数易混淆,其实大多数不是不理解,而是没有认真审题。做题,引导孩子圈一圈关键字句(1步)(表示方向的、表示基数、序数的字词),降低错误率。

2、解题技巧,有待于运用。(1步)

尽管例6出现过这类题。但一年级孩子主动运用策略的能力很弱。多数孩子看到数据后,只会进行简单的加减,而缺少相应的思考。

因此,引导孩子采用直观的方式(画图),将例6学到的方法学以致用,很必要。引导孩子,用圆圈表示,分别画出(分1步)排在第9、第15的兔子,这样排在它们之间的动物只数也就一目了然。因此,解题策略上还要多渗透,让孩子体会,画图的优越性。

第八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9加几(分1点)

以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凑十法”。

看——看同学或课件演示“凑十法”的过程;

摆——动手操作“凑十法”;

说——说出用“破十法”计算的过程;

填——在算式下面注出用凑十法计算的过程。

加几。1)重点处理怎样“凑十”的问题。

2)运用知识的迁移解决新问题。

7加几、6加几的凑十过程,逐步不操作,直接计算。

例3 加法交换律。

1)体现算法多样化,学习简单的推理。

教材以8+9 为例,呈现3种计算方法(分一步),体现算法多样化。

2)体会交换加数位置的方法给计算带来的简便性。

加几 (分2点)

突出思考过程,培养推理能力。

教学例4时,让学生口述思考过程。如:计算5+7时,想7+5,逐步培养推理能力。

例5(分2步)

1)培养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例5 求共几人?情境图从前后位置看;也可以从性别看。

2)指导学生从多方面进行回顾与反思。

引导学生回顾,同一题,为什么有不同的解答方式。使学生明确,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列出的算式也不同。

例6 (分1点)

1)用画图法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例6是逆向的用加法解决的问题。教材引导学生用(分1点)画图法分析问题。

明确原有的哨子包括领走的和剩下的两部分。

使用体会。以内的进位加中(7加几,6加几),学生错误率相对高,速度相对慢。

尤其 6+7 7+6

因此,练习时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针对性强化。

2019新教材分析

1 5的写法。分1点 重视书写 分散难点。引导学生读懂范例 从哪儿起笔,在哪儿拐弯,在哪儿停笔,以及每个数字在格子中的布局 逐步掌握写数的方法。比多少 分3点 从数量的比较过渡到数的大小的比较。引出 增加 的写法。序数 将序数和基数对比编排。分1点 数的组成 分1步 例1 4朵葵花放到2个盘里,有几...

新教材培训感悟

谈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新教材培训后感。3月27日,我有幸参加了山东省五四制小学英语新教材培训,在这次培训中专家 教材的主编及公开课老师对我的帮助特别大,尤其是让我对今后阅读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现将自己的一些浅薄的感悟总结一下。新教材中,在五年级之前,学生们所接触到的阅读材料都是以对话的形式出现的,而...

新教材实务重点

p1 安全性 耐久性 适用性中的例如后的例子,判定属于什么。p2 第四行第五行 极限状态的分类及概念。p3 临界力pij的大小有关的因素,四条 本页下部 房屋结构适用性第二段。倒数第三行,倒数第二行。p4 本页上部影响位移的几个因素。下部普通房屋和构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p5 本页所有的内容。p6 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