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发布 2019-06-01 15:51:17 阅读 6821

张晓辉,男,12岁,小学六年级学生。该生学习成绩差,性情怪异,很难与同学相处。

1、 卫生习惯差,手脸总是有污秽;

2、 人际关系恶劣,总是欺负周围的同学,总以强者形象出现,无缘无故的,就打同学一巴掌或踢同学一脚,要不就咬人。

3、 组织纪律差,上课时有话就说,没有留心听课、认真思考、举手回答的习惯。

原因分析:1、该生从小跟爷爷在老家生活,很少见到父母,对父母缺少依恋。,爷爷对他言听计从,千方百计满足他,渐渐形成横蛮任性的性格。(小时候环境生活的影响)

2、后来父亲怕他吃亏,叫他回击欺负他的人,渐渐地,他由一个受他人欺负的人转为一个欺负他人的人,由一个弱者变成一个大“天王”,令老师极其头疼。(父亲错误的引导方式)

由于该生自小过于宠爱、放纵,家长怕他吃亏,使他在家庭、在同伴中慢慢变得像个“小皇帝”。别人说他不得,碰他不得,而他却目中无人,动不动就打人。该生以自我为中心,不接受别人的意见,他并没有认识到来学校是来学知识、学文化的,更没想到来学校是要遵守纪律的。

对待这类孩子,一下子的批评教育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解铃还须系铃人,**于家庭的病症,需要家庭的密切配合,学生的健康人格才能有效地培养。

综合分析与诊断

该儿童目前要解决的主要有三方面问题:1.攻击性行为;2.人际关系;3.学习适应性。为什么会有这些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攻击性行为:

根据儿童的成长经历,攻击性行为的产生主要是经验习得的结果。人的行为都有"趋利避害"的特点,之所以选择某种行为,主要是这种行为能给当事人带来某种利益。本案中的"攻击性行为"的最初形式是"被打",而他打小朋友是角色的转换,但当他打了小朋友后没有任何的"惩罚"出现,就再一次证明了这种行为是可行的。

"强者打人"与"弱者挨打"的体验在认知上让他强化了这种打人的行为,让他在认知上强化了这种行为的合理性。

因此,观念中形成了这样的推理:“弱者”受到别的小朋友欺负,“强者”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武力来保护自己。而且,在"我是强者"的强烈暗示下,往往会对外界发出警示,以表明自己的强者姿态。

当行为不断反复后,将会变成为一种习惯,甚至成为人格特征之一,就现状及年龄阶段,还谈不上"攻击性人格",只能说有攻击性倾向,也正因此,及时的干预是可以矫正的,否则随年龄的增长,行为复现率的提高,会使改变难度增大,演变为人格特征。

2.人际交往问题:

该儿童的人际交往问题与他的攻击性行为密切相关。攻击性行为可能使他本人少受了"欺负",但却引起了同学的"注意",这些行为也就形成了他在别人眼中的"不良形象":动不得、说不得、脾气大、爱打人、即使有些行为是暗示"我想跟你们玩",但"打"的方式是不被认同和接受的。

3.学习适应性:

现该生学习没有多大的进步,这是发展过程中的适应不良表现。这除了影响行为与人际协调外,还有对学习态度和方法等方面的影响。

目前,该生所面临的学习问题主要是如何调整好情绪,给予学习相应的注意力,提高上课效率,并且这也是促进人际关系的重要方面。在行为上给予积极的建议与指导,两者结合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1、询问基本情况。

2、向家长反映该生的在校表现,表明想教育好其儿子的心意。

3、向父母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尤其是重大事件;

4、与孩子交谈,探寻孩子的心理矛盾及思想意愿;

5着重让孩子表达"当时怎么想,想怎么做,感觉如何",目的一在于让孩子宣泄;二在于让父母学习与演练与孩子的沟通;三可以顺势引导家长如何做更好,做好共同教育工作。

6、让孩子找出班中最受欢迎的学生,让他明白如何与同学相处,做个受同学欢迎的人。

7、指出继续努力的方向:继续自我监督与控制。

8、制定行为目标,加强自我管理能力;

小学心理健康案例。

一、学生的基本情况:

张浩四年级学生,男11岁。

二、家庭情况:

父母都是有工作的上知识分子,有很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要求要求特别严,寄予了很高的希望,同时母亲平时又爱唠叨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都由母亲替孩子安排好,甚至每天穿哪件衣服都要听家长的。上了四年纪后该生认为,他很不自由,干这不行,干哪妈妈还是不让,他觉得自己没有活动的空间,看到与自己同岭的孩子可以骑自行车上学,可以自己去公园,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他在心里产生了怨气。

三、个性特征:

该生虽很然聪明,学习成绩好,但是性格很怪,不爱帮助他人,很贪玩,特别是内心思想活动与正常的孩子不同,有时还表现出一些过激的言行。

1.该生穿戴整齐,卫生好,但却很少关心他人。

2.学习成绩好,但思维总爱走极端,看不到生活中到处都充满关爱。记得有一次在心哩课上,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平时在家里谁最关心你,最爱你?

他举手回答说;“没有”,我接着说:你的父母不关心你`不爱你?他却说:

“他们对我太严了,我都快要窒息了,我也要自由啊!”

3.有时在班级还拉帮结伙制造一些事端。

四、原因分析:

1、由于父母都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当人希望自己记的儿子也象他们一样出人头地,所以在平时非常溺爱,没有注意自己的孩子已经长大了,只丛生体贴是不够的。

2、对孩子要求过于严格也会产生逆反心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作为父母要从多方面去指导他们的行为和学习习惯,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心态,不然就会与父母产生隔阂隐瞒内心世界。

3、上四年纪后他认为自己长大了,很多事要自己做主说了算,所以在班级就有一帮小哥们。

4、他还觉得四年级后生活中不单纯是学习,也要交朋友也要学会自己应该掌握的一些技能。

五、具体措施:

1、我发现了这名学生的心理变化,首先与班主任进行了沟通,班主任也有同感,发现了他的思想变化,认为要引起重视。

2、与家长沟通,了解情况指出要改变孩子的教育方法,对孩子的所有事情进行包办就是一种溺爱。该大胆放手时就应该相信他,给他锻炼的机会,指导他掌握各种技能,对孩子要求过严,更会产生相反的效果。他有什么事,有什么心理话都不敢和家长说,有时还可能使孩子撒谎来欺骗家长。

3、鼓励孩子大胆去尝试自己想做的事,培养自立能力和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告诉他思考问题要多从正面去想不要总有怨言。

4、要学会感激,利用各种节假日为姑母做事,让父母意识到自己长大了,能做事了,这样父母也就会给你一些自由的空间。

5、改善同学关系,把在小帮派里发挥的作用引导为班级集体作贡献上来,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出他的积极性。

六、初步结果:

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工作,该生改变了对待家人的态度,也改变了自己的心态,特别是在看待事物时他的思维方式改变了,怨言少了,行为上有了很大改变,他知道了要学会感激,要学会关心他人,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关爱啊!

2008年6月5日星期四 7:59

小学心理辅导案例:用“激励法”矫正不良行为习惯

一、辅导对象的基本情况。

刘鹏,男,7岁,一年级的一名学生。5岁时,爸爸、妈妈开始外出打工,现由爷爷、奶奶照顾。爷爷、奶奶都是农民,工资较少,生活较为艰苦,加上爷爷、奶奶年纪较大,只能照顾他的生活,无力辅导他的学习。

家住在刘家,离学校较近。

二、问题的表现与原因分析。

因为小小年纪父母就不在自己身边,因此存在着较强的自卑心理,觉得自己不如同学,在同学面前自惭形秽。同时,又存在着较强的求好心理,为了向同学们证明他很行,他经常招惹同学,抢走同学的东西,防碍同学的正常活动。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教,在学习上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作业经常不能按时的完成,作业质量差,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较少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三、辅导对策及详细过程。

对策:通过观察、分析以后,我发现刘鹏的问题主要出在自卑心理和行为习惯上,因为他自卑,所以不想去学习,不想做作业,上课不听讲,因此成绩不好,但他又非常的好强,在好的方面他比不过其他同学,因此他选择在差的方面去超过其他同学,在行为习惯上也就表现得差,其实他非常想成绩好、表现好。所以我采用激励的强化训练方式对他加以矫正,同时,注意改变他的认知水平,调动其情感因素,以巩固辅导效果。

在整个辅导过程中,应特别重视培养其自信心、自尊心、责任感和成就感。

辅导过程:矫正他的错误想法,消除他的戒备心理。

我在刘鹏又一次招惹同学后,与他谈了一次,告诉了他我对他的想法,“觉得他非常聪明、有能力学好、做事积极等。”并告诉了他周围同学对他的评价,使他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危害,鼓励他以后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从新开始。

帮助他矫正行为习惯上的问题。

定矫正目标。

不再招惹同学,与同学融洽相处。

改正说脏话的习惯。

矫正准备。五角星——用吹塑纸制作。

强化物——选择刘鹏喜欢的东西作为强化物。换取这些强化物所需的五角星是根据刘鹏对强化物的喜欢程度来决定的,有一定的层次性。

交换系统——制定逐步达成矫正目标的子目标,根据其完成情况进行奖惩。

实施阶段。第一阶段(第一周)

交代辅导的目的,教师、家长双方与刘鹏签定协议,此协议是奖励制实施的保障。

取得同学(班干部)、科任老师的支持,请他们帮助记录刘鹏的表现。

矫正目标的子目标可依据情况进行修改和补充。初次实施此方案,可适当降低要求,以使学生有个适应的过程。

在矫正期间,刘鹏每天得到多少五角星,扣除多少五角星,张华和老师都要记录。

第二阶段(第。

二、三周)提高要求,每天招惹同学次数控制在2次以内,说脏话次数控制在1次以内,上课基本能专心听讲。

第三阶段(第。

四、五周)再次提高要求,全天不招惹同学,不讲脏话,上课能认真听讲。

第四阶段(第。

六、七周)巩固前三个阶段的成果,鼓励刘鹏主动帮助同学,进行测验,让他看到自己的进步。

四、辅导的初步效果。

矫正前,刘鹏每天招惹同学在3次以上,甚至出现打架现象。矫正后,刘鹏没有了打架行为,不再故意捉弄同学,还主动帮老师做事,积极参加劳动,帮同学扫呕吐物,成绩明显有提高等,表现较以前有了很大进步。

老师们看在眼里,都说刘鹏确实变了;同学们也不再害怕、讨厌他了,取而代之的是对他的喜爱。有一次吃午饭,一位同学没带饭盒,刘鹏主动将自己的饭盒借给了他:有一次一位同学将买本子的10元钱掉了,正在他焦急之时,刘鹏将钱递给了他;还有一次,一位同学生病在教室里吐了,其他同学有的在埋怨,有的捂着鼻子,只有刘鹏主动去拿扫把将呕吐物扫走;在运动会上,刘鹏发挥了他的特长,取得了低段100米第一名,为班级争得荣誉。

家长告诉我,在双休日里,刘鹏不再到处惹祸,而是安安分分在家做作业、看电视、看书。而且还主动帮年迈的爷爷、奶奶做家务。

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 个人数据。姓名 李可峰年龄 10性别 男民族 汉族。二。存在的问题。当事人在上课的时候不能够自控,经常发出声音扰乱课堂纪律 下课的时候则经常与同学发生矛盾,打架的现象经常出现 学习成绩困难,跟不上教师上课的进程,也跟不上别的同学 在生活习惯上,随地吐痰等不良的现象仍存在 当事人有时觉得自己很孤单...

小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

多年的班主任经验告诉我,沈某同学出现这种情况,极可能是因为她的心理有一定问题。如何帮助他克服自卑心理,走出这个阴影呢?三 辅导策略。这半学期以来,我在班级里进行了 班级是我家,管理靠大家 的活动管理实践,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惊喜地发现沈某同学的情况明显好转,她在班级各项活动的影响下,逐步消除了自卑...

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案例

这是一篇关于小学心理辅导个案,小学生心理疏导案例,小学生心理辅导记录的文章。最重要的是肯定他的优点,在优势中寻找他的不足,在缺点中寻找他的闪光点,以鼓励为主,批评教育为辅,就事论事,对症下药,帮助他慢慢克服种种毛病。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措施与方法 案例介绍 沈丹,女,9岁,小学三年级班学生。学习成绩一般...

社会工作个案心理咨询案例集锦

社会工作个案心理咨询一般思路三十三例。案例一 章某,男,16岁。小时候由于双手患有严重的湿疹,为了防止传染所以一直戴手套。一年前湿疹好转了,就不戴了。但从那时开始,他就开始拼命洗手,而且越洗越频繁,洗一次手约半小时左右。如果催促他的话,时间可略微缩短。洗手时,需要先用水冲,再擦肥皂,一直要擦洗到肘关...

小学生逆反心理分析

最近我老是在想,为什么很多小孩子都有逆反心理倾向呢?不是青春期才有的么?老师遇见这样的孩子该怎么处理才好呢?通过查阅资料我发现当前有15 20 的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倾向,好庞大的一个群体,逆反它也不是什么坏事,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一个逆反周期,真正不叛逆了,我们也就不青春了,青春有错么,没有,...

心理咨询室简介

温水中学心理咨询室简介。温水中学心理咨询室自成立以来,一直参与全校师生的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工作。心理咨询室现配备学生茶座一套,心理咨询专业图书六十四册,非专业心理咨询师一人,专门负责接待处理全校师生的心理健康辅导与心理问题 疾病的调节防控工作,基本能满足全校师生的心理需求。心理咨询室在学校政教处的统...

小学心理咨询室工作计划

3 尊重理解学生。自尊 自重 自信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特征,是心理辅导所要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心理教师尊重学生,学生才会尊重自己,才会珍惜自己的成绩和进步,体验到做人的尊严感和成就感,也才会信任教师,愿意倾吐心声。4 学生主体原则。尊重心理辅导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成为活动主体,在心理辅导活动中自我理解...

心理咨询案例报告的内容及格式要求

2 婚姻中有无重大事件发生,事件原因中有无道德和文化因素。3 家庭组成成员,对家庭各成员的看法,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的分工,自己在家庭中所起的作用。4 家庭中发生的重要事件和原因,原因中有无道德 文化因素。2 工作记录。1 对工作的态度 兴趣 满意程度。2 是否改变过职业,理由何在。3 社会交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