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乘船2教案北师大版

发布 2024-04-08 20:10:08 阅读 8633

乘船。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点: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连减的计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并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能力教学点: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德育教学点:

通过问题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连减。教材通过“乘船” 这个情境引出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连减运算的计算方法和技能,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初步体会估算的必要性,发展估算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同时为下一步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打下基础。〖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大家喜欢旅游吗?谈一谈你旅游的体会。生1:(自豪地)我去过北京。

生2:我去过青岛我觉得旅游可以增长知识,锻炼身体。师:

(课件出示“乘船”画面)大家说得对,旅游时可以学到许多的知识。你们看,今年暑假,光明小学的学生到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去旅游,走在最前面举牌的是小明,他们正要乘船去领略大海的风光呢。

评析教师从学生喜欢的话题“旅游”谈起,激起学生的兴趣。)(教师板书“乘船”。)二)提出问题,**解决1.估算解决师:

(疑惑的面孔)看图画,大家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1:

我发现有两条船,小的可以乘坐26人,大的可以乘坐44人。生2:小明他们一共有92人。

生3:两条船够坐吗?

师:请大家估计一下,这两条船够坐吗?

生1:不够,因为把44看作40,26看作30,40加30等于70,70小于92。

生2:我也认为不能,因为把44看作40,92看作90,90减40等于50,50大于26。

生3:老师,还可以把26看作30,92减30等于62,62大于44,所以这两条船乘不下这些同学。

生4:老师,还可以把44看作40,把26看作30,92减30等于62,62减40还剩下一些同学。所以不能。

评析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用估算的方法试着解决这个问题,并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估算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2.用连减的方法。

师:同学们的估算方法可真不少,既然这两条船乘不下这些同学,那么你知道还有几人不能上船吗?生1:(急不可待)老师,还有22人不能上船。

师:这位同学算得真快!你们能够用综合算式来解答吗?然后把你们的答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学生开始独立解答,并在组内交流自己的结论。)

评析这个题目对学生来说比较容易,但由于解答方法比较多,像综合算式有多种列法,笔算方法也有几种,所以教师让学生独立解答后,再在组内交流,使学生掌握自己所没有考虑到的方法,有助于算法多样化的渗透。再者交流的前提是独立思考,这样的做法有助于培养独立思考的意识。)师:

下面请同学们来展示一下你的答案。(用实物投影)生1:列算式92-26-44=22(人)。

9 2 6 6- 2 6 - 4 46 6 2 2

我们是用总人数减去小船可乘坐的人数,再减去大船可乘坐的人数,剩下的就是不能上船的人数。

师:对于这位同学的做法大家有什么意见吗?

生2:老师,我的和他的有点不同,我的综合算式是92-44-26=22(人)。我的竖式是。

我们是用总人数减去大船可乘坐的人数,再减去小船可乘坐的人数,剩下的就是不能上船的人数。

师:还有哪位同学愿意发表意见?你们认为他们汇报得怎么样?

生:他们汇报得很有条理,而且能代表小组发言。不过,这两种方法可以说是一种,都是用了连减。

生3:老师,我的竖式有简便方法。我的综合算式和他(生2)的一样,只是我的竖式和他们的都不一样。

9 2- 4 4___4 8- 2 6___2 2师:(惊讶状)现在出现了两种竖式,第二种我们可以称它为竖式连写。对于他们的方法你想说什么?

生4:老师,我认为,生3的竖式连写好,省去了写第一步的得数,可以使我们计算得快一些。

师:大家认为呢?生:好。

师:这种方法很好,请把你(生3)的方法写在黑板上,让大家看得更清楚些好吗(生3把竖式连写写在黑板上。)师:

大家还有什么意见吗?生5:(慢吞吞,犹豫地站起来)老师可不可以这样,和连加一样,9 2- 4 4- 2 6___2 2

这名学生把自己的答案在投影上展示出来。)

师:大家观察一下或者用这种方法算一算,你有什么看法?

生6:老师,我们刚才已经试过了,这样很难算,而且很容易算错。

生5:是的,我刚才用了这个方法,也是觉得不太好,不过刚才我拿不准,现在我明白了。师:

是的,这样做个位上不够减,算时很难算。我们记住最好不要这样做。那这种方法什么情况下用好呢?

生:当个位相减不用从十位退1时很方便。师:那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评析教师的期待眼神和质疑的语气,再一次激起学生的思考。)生7:(急不可待地)我们还有其他方法。师:(惊讶)你来说说。

生7:我们小组的方法有的和他们组的一样,但还有一种不同的方法。44+26=70(人)

92-70=22(人)9 2- 7 0___2 2

我们把大船和小船的人数加起来,再用总人数减去可乘坐的人数,就是还剩的人数,也就是还有几人不能上船。

师:谁还用的这种方法?谁能再讲一讲。

生8:老师,这样做是对的,我们组也用了这种方法做。生9:(骄傲地)我们小组这几种方法都有。

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种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你的理由是什么?(生发表意见。)

评析教师提出的问题唤起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学生开始你一言、我一语,有独立思考,有交流方法,有评价,有发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了,思想火花得到碰撞,组与组之间的想法和结论得到展示和交流,共同**出最优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及时的、和谐亲切的话语,使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到**中来。教师把所有未知算法都抛给学生,让学生去争论,去尝试,去探索,去获取。

教师只起引导的作用,从而使每个学生充分地思考和发现。在这个。

过程中,多样化的算法得到合理优化,优化的实践者是学生,优化的过程带有学生自身的特色。)

师:既然我们知道还剩下22人不能上船,那怎么办?(学生讨论。)

生3:我认为再有一条能乘坐22人的船就解决了。生2:如果没有的话,可以再用一条可乘坐26人的船。

师:是呀,我们尽可能地用一条能够乘坐22人以上的船,并且接近乘坐22人的船最合适。(三)练习巩固。

1.师: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笔算方法计算下面各题。77-33-28 =96-39-45=100-91-9=

学生笔算这三道题后,用实物投影展示订正。)2.投影出示。

机灵狗不小心把订报刊的统计表弄脏了。

1)哪个班订的报刊最少?

2)二班订了多少份《儿童报》?(3)三班订了多少份《小画报》?

4)四班订《小画报》有多少份?《小故事》有多少本?

师:请同学们用学过的知识解答这些问题,如果有困难可以先在组内讨论,共同解决。(学生开始解答这些问题。)师:哪个班订的报刊最少?

生3:老师,一班订的最少,我是用连加的方法求出一班一共订了97本,然后比较出来的。(学生都认可。)

师:二班订了多少份《儿童报》?生4:(很快地站起来)1+7+0=8,那么个位上的数就是1,2+3+4=9,十位上的数就是2,合起来就是21,因此二班订了21份《儿童报》。

生5:我反对,老师,他只说出了答案,像这样没办法列算式。要算二班订了多少份《儿童报》,应当用总数98减去37份《小画报》,再减去40份《小故事》。

生6:老师,我也反对,他只说出了答案,像他这样没办法列式进行计算,我们组是先算出《小画报》和《小故事》一共有多少本,再用98减去加得的得数。师:

噢,你们的意思是这样算不是一种好办法。

生7:那当然,只能在脑子里面想,又没办法写出来。师:这样吧,我们继续算三班订了多少份《小画报》。

生4:老师我已经算出来了,我还是用了这种方法。4+4+2=10,3+3+3=9,四班的《小画报》有34份,《小故事》有32本。

师:谁再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生5:

我是这样想的,因为四班的合计数是100,那这几个数个位上的数加起来肯定是10,4+2=6,再加4等于10,所以《小画报》个位的数是4。这几个数十位上的数加起来也得是10,十位3加3再加进位的1得7,如果再加3就得10了,因此《小故事》的十位的数是3。师:

你用的是生4的办法呀!生5:(不好意思)不用这种办法,我就不会算。

师:大家还有什么想法可以谈谈。

生8:我觉得生4的方法虽然没办法写出来,但我觉得很好,这种方法既简便又算得快。师:

看起来,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有些方法用得巧可以帮助我们很快地解决问题。像这道题就有三种方法来解答,同学们都想到了,了不起!

评析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算法,但最恰当的算法,应该是学生经过自己的分析、辨别,找出的方法。教师在这里没有直接指出该用哪种方法,而是让学生在体验、比较和反思的过程中发现其中的规律,让学生从刚开始的反对到最后达成共识,表现出教师对学生独立思考的成果的尊重,表现了教师对延迟评价的合理运用。)师: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知识?生:连减。

师: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可以小结一下自己或班内同学的表现。(学生总结和评价。)

师:是呀,这节课通过同学们的努力,**了连减计算,同学们得出了很多自己喜欢的算法。在这里向大家祝贺,祝你们能在以后的学习中通过自己的智慧学到更多的知识。〖教学反思〗

1.重视学生算法的动态生成,鼓励算法多样化。

真正的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积极有效互动、动态生成的过程。在尝试计算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考角度出发,产生不同的计算方法;并为学生提供交流各自想法的机会,通过交流,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这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自信心和创新思维。

2.把计算的学习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

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自己生存的世界,解决这个世界中发生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提供着丰富的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机会。本节课从主题图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切实感受到学习计算的必要性,体会到算法多样化中的算理。3.鼓励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思考和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提供适当的帮助和点拨,选择教材和生活中有价值的问题与学生展开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同时培养学生表达和倾听的习惯,学会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

〖案例点评〗

本案例从“乘船”这个情境引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连减运算的计算方法和技能,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发展估算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耐心倾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交流中,学生的观点和思想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数学语言得到了发展。

同时教师很好地运用了延迟评价的方法,用积极恰当的评价调动学生的思考。

一年级数学下册跳绳2教案北师大版

跳绳。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三个新朋友,我们来看看他们在玩什么,好不好?生 好。二 探求新知。课件出示三个小朋友跳绳的画面。他们三个在进行跳绳比赛,老师把他们跳绳的情况整理成 形式,那么,从 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呢?生 小东跳了62下,小红跳了48下,小亮跳了70下根据这些...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买铅笔

买铅笔。教学目标 1,借助买铅笔的情境,探索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2,正确 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3,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课前复习 数的组成 11是1个十,1个一组成的。帮助学生复习数的组成,利于一会儿摆学具理解算理。口算9 2 11等练...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试卷

一年级下册个一二单元月考数学试卷。时间 40分钟满分 100分。口算。6分 2 先算加法,再算减法。想一想有什么规律 12分 一 填空。20分 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9 想 105 8 想 8加 等于13,13减8等于 5 在 里填上 或 1 下面的几幅 分别是谁看到的?四 看图写算式。12分 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