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材入手培养一年级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发布 2024-04-08 09:25:10 阅读 6894

作者:仝瑞云。

**:《小学科学·教师版》2019年第07期。

学习力是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和学习创新力的总和,是把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本的能力;而“阅读能力”是培养其他各种复杂的学习能力的基石。数学阅读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学生能不能通过自主有效的数学文本阅读,发现和接受数学信息,是顺利进行其他数学活动的重要基础。《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分析、理解能力”。因此数学教学必须重视“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从一年级开始给予学生一定的数学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力。

数学教材内容经过精心编排和组织,不仅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还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培养数学阅读能力的重要**。所以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首先要指导学生对数学教材进行有效的阅读训练,从情境、文本、符号中读出数学语言。

一、读活情境例图。

新教材最大的特点是设计了大量生动有趣的情境例题图。情境图一般是以**结合的形式呈现的,解决了学生文字阅读的困难。读情境例图时不能单纯地依靠用眼“看”图,而是需要 “眼” “脑” “口”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才能从图中“读”出解决问题所必需数学信息,感悟出其中蕴含的数学思维。

那么在此过程中,如何把静态的**,转化成动态的数学语言呢?

一)引导学生有序读图。

一年级的学生在阅读时比较杂乱无章,常常会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课本中的一幅情境例图,有时包括多个教学点,一年级同学在观察时很容易出现漏读现象,这时候教师就要指导学生学会有序读图。

新教材一年级上册《比一比》,有物体的“长短比较”“高矮比较”“粗细比较”“轻重比较”,这么多知识点要让刚进入一年级的小朋友自己从图上全部找到,并用语言进行组织,有很大的难度。所以,要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从左往右或从上到下进行观察,使学生对场景中的物体有全面的了解,以便组织进一步的活动。如:

图中哪些适合长短比较的?学生先找出“两根跳绳”,说说比较的方法;再看看还有哪些物体也可以进行长短比较,学生很快就能找两条小路。再依次进行其他关系的比较。

一年级学生数学语言的培养

作者 王伟。新课程 教师 2014年第04期。摘要 一些学生之所以害怕数学,一方面在于数学语言难懂难学,另一方面是教师对数学语言的教学不够重视,缺少训练,以致不能准确 熟练地驾驭数学语言。因此,数学语言的培养十分重要。而作为起始阶段的一年级老师则更应该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培养学生 想说 爱说 会说...

培养一年级学生数学审题习惯

作者 曾春苗。新课程 上旬 2014年第10期。摘要 审题就是要审清题目的情节内容和数量关系,它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思维能力。通过训练引导学生动口 动手 动脑,既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读题能力,又能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一年级是数学学习的初期,培养他们良好的审题习惯很重...

一年级学生习惯培养

上课坐不住 开学一个月 方法 借助儿歌强化纪律,上课铃响后能做好。用对口令的形式强化课堂纪律,表扬坐的好的孩子,树立榜样。老师用动作来引导孩子。学期末 目标 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不走动,不乱说话。方法 明确要求,对个别孩子进行特殊强化。关注每一个孩子。眼睛里有孩子,可以用语言 动作去表扬学生。上课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