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一年级学生养成预习的好习惯

发布 2024-04-08 04:20:09 阅读 2549

上学期我接了一个一年级的新生班,第一次教第一年级的语文,在备课上无论是备教材还是备学生备教法我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在,每次新授课堂上总觉得有点吃力,教学任务很难保质保量的完成。通过分析原因,我发现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预习,课堂上学生完全属于被动接受,效率自然不尽如人意。

于是,我认为有必要有计划的培养一下一年级学生的预习习惯。

都说“习惯的培养必须靠反复的训练”,所以我设计了一个有层次的,不断递进的训练计划。

首先,我先调查班里有多少孩子进行了预习,如何预习的,请预习的学生谈谈预习后听讲的感受,在班里展开一次讨论,让学生认识到预习的好处。

第二,预习示范课。为了让学生掌握预习方法,我先在课堂上进行了预习示范课,带着学生一步一步预习,跟学生一起总结了“预习三部曲”,即:读熟课文,圈出生字,认读字注音。

读熟课文的最基本要求是读书三遍,然后读给家长听,家长签字,要求家长用三个层次评价:“读得很好”、“读得一般”、“读得不好”。圈出生字是指在课文中圈出本课的认读字,目的一是让学生明确本课的认读字,在圈字时有初步印象,二是在读课文时看到所圈的字能加深印象。

认读字注音是最后一步,要求学生先不看文中的注音自己尽量加,看能注对多少音,然后再看课文中的注音进行检查。一方面练习了注音,另一方面学生能通过自我检验看看前两步的学习效果。预习示范课之后还要有几次预习训练加强课,让学生真正熟练的掌握预习方法。

第三,家长帮扶预习。一年级学生直呼音节的能力较差,朗读时容易读错字,也常添字、漏字,也还不能自如地给长句断句等等,这些现象都会影响一年级学生预习的效果,使学生预习起来感到吃力,长此以往还会导致学生逐渐对预习失去兴趣,产生逃避。因此在预习的初始阶段,我邀请家长和学生一起完成这项作业,我给家长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让家长尽量全程参与,让孩子在与家长的互动中对预习作业引起重视,产生兴趣,提高实效性。

例如:认认真真地听孩子把课文一遍一遍地读完,为孩子纠正读错的字,指出漏的字、添的字。以及给长句断句,直至帮助孩子尽量把课文读流利。

之后还应听孩子拼读课后要求认识的字,读完后试着把音节遮住,看看孩子会读了没有。一旦做到这些,学生预习的实效性就相当高了。

第四,检查督促预习情况。为了鼓励学生做好预习作业,并使它制度化,习惯化,不仅需要家长在家里监督检查,教师在学校也要重视这项作业的检查。刚开始我是在学生早读时逐一亲自检查并按照完成的多少来盖印章,之后改为由小组长检查盖印章。

刚上学的小学生对小印章有特殊的情感,他们之间会进行比较竞争,为了得到最多的印章,自然就会更加认真的完成预习。这样强化预习行为的结果是使学生能持之以恒地进行预习实践,培养了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同时,我还采取其他方式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比如:在第一课时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时,发现某生读得十分流利,就问他:“你为什么能把课文读得这么正确流利?

在家读了几遍?”“我在家预习时练读了十遍。”这时我就及时表扬:

“你预习得真充分,是大家学习的榜样,真棒!”老师及时的表扬加上榜样的力量,大大激发了学生预习的愿望,今后会更积极主动地去完成预习作业。

以上是我培养学生预习习惯的一些做法,通过一学期的实践来有了一些成效。学生的预习自觉性增强了,自学能力有了明显提高,课堂效率也大大提高了,书上的圈圈点点,留下了孩子们深深浅浅自学的痕迹,也留下了他们成长的足迹。我相信只要我们反复抓,抓反复,用爱心和恒心来引导孩子渐渐地步入正轨,就一定能让良好的习惯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养成好习惯

作者 马睿睿。新教育时代 学生版 2018年第01期。摘要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依赖性强,动手能力差,没受过正规的教育训练,这时候的习惯养成无论对学生还是教师都是不小的考验。因此既不能心急,又要找对方法。如何培养孩...

如何让一年级小学生养成好习惯

习惯培养之一 让孩子懂得同学之间需要友爱互助 现在的孩子集著多宠爱于一身,到了学校,反映出的自私 任性十分明显,进入小学后,我发现一年级的孩子大多以自我为中心 比如同学走路时不小心碰他一下,有的会马上告诉老师,说别人打他,有的则回家会告诉父母有同学欺负他,还有的甚至马上还击,把事态扩大。当然其中不乏...

一年级学生倾听的好习惯培养

一年级学生的倾听能力的培养。一年级孩子由于年龄小,有的孩子没有进行过学前教育,还有的学生活泼 好动,因此不会听课。所以在教学中,我把课堂习惯培养的重点放在教 学生学会倾听,用心细听 培养学生耐心倾听的习惯。一 给学生明确目标 1 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注意力集中,听清老师或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