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实践体会

发布 2024-04-04 21:20:10 阅读 3355

通过对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明确了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宗旨,在生活中挖掘数学,以人为本,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它通过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以及对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指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并且采用多种主价方式,进学生发展,体现着改革与创新精神,由此可见,数学新课程标准为未来的数学教学指明了方向。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与时俱进,摒弃旧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教学观,使我们的教学适应现代儿童的发展。下面我就谈谈学习教学新课程标准后一些实践的心得体会。

一、贴近实际生活,创设数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结合学生身边的实例导入新课,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而且还可以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在新知教学时,如果能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具体生活活动情境,就能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类比、沟通,从具体的感情实践上升到抽象概括,加深对新知的理解,教师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题材,可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凭借生活经验,积极参与尝试**。因此,当学生掌握了某项数学知识后,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

例如:我校有一位教师在导入《时分的认识》时,这样问学生:小朋友,你们最近在看什么电视呀!

它们是在什么时刻开始**的?看来,在我们学习生活中,学会看中表是非常重要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钟表上的时刻。

很明显,这样的导入,马上就把学生的心给“抓”住了。可见,教师要善于巧妙地就用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数学教学的价值。

二、总结规律,引导实践,寓教于乐。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从中可以看出:

数学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践,总结出规律,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如果教师只是一味滔滔不绝地讲解分析,不让学生动手实践,学生就只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听得索然寡味。所以,要多给学生实践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

如:我在教三解形面积时,就完全放手让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去拼一拼,摆一摆,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发现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通过旋转、平移得到一个同等高的平行四边形。

由盯,可以得出三角形的面积是它同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这就很顺利地得出了三角形的面积是底乘高除以2,实践证明:通过实践操作总结出的算理、规律,比死记硬背更容易记忆。

三、在教学中充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新课程标准认为:老师教给学生的是一种能力而不是问题的答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能独立思考并能一起合作**,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能通过个人或大家的智慧解决问题。

让学生有机会成为“问”为主体,成为“信息源”,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将会大大激发,就像一位教育家曾说的:“教师与其“给”学生10个问题,不如让学生去发现,支产生一个问题”。

如:教“分数大小”时,可采用讲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提出题:“幼儿园的张阿姨拿来一个大西瓜”。

张阿姨说:“我分给小明6分之一个,分给小红12分之2个,分给…”请同学们来帮忙,“张阿姨分得公平吗?”这样,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学生心里想提的问题就多了。

四、提倡多思与首创精神,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对于小学生来说,不要求他们创造教学知识,而是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学会用数学知识及思想去观察、分析,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勤于多思和创造精神。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主动地发展学生的思维,适时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对于小学生而言,一条新颖的解题思路,一个小发现等都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果。因而,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创造机会,让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的思维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加法算式:5+5+5+5+4相加时,要求把它改写成乘法算式,结果大部分学生作出:

(1)5×4+1;(2)5×5-1。出乎意料的一个同学却是做:6×4。

上课的老师表扬了他大胆创新,同学马上反对。这样,同学不知不觉地参加辩论。此时,全班的同学学习热情及课堂气氛热烈活跃,接着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评价这几个算式,哪个算工是正确的?

哪个算式最简便?

这样,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心里压力得到减轻,自尊心得到充分尊重,个性特长都得到有效地发展,创造性思维得到全面的发展,从而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知识,还能善于应用已学的知识进行解题,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而且富有独创性。

学习数学新课程标准的体会

以前的数学教学往往以传承知识作为主要目的,这种理念已远远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新课程标准的出现,正是配合当前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是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和飞跃。新课程标准旨在建立一种促进学生发展 反映未来社会需要 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数学课程体系。要使教材真正实施到位,必须建立一种...

数学新课程标准

二 关于目标。根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结合数学教育的特点,标准 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 数学思考 解决问题 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标准 中不仅使用了 了解 认识 理解 掌握 灵活运用 等刻画知识技能的目标动词,而且使用了 经历 感受 体验 体会...

数学新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言。1 课程性质 基础性 普及性 发展性。2 理念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课程内容呈现层次性和多样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 引导与合作者 学习评价目的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信息技术的发展影响与作用。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