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发布 2024-04-04 20:15:09 阅读 9206

三年级一班贺雪梅。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份---前言(性质、地位、设计思路),第二部份---课程目标(总体目标、阶段目标),第三部份---实施建议(教材编写、课程资源、教学及评价),第四部份---附录(优秀诗文、课外阅读、语法修辞)。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里的"对话",已经不再是狭义的师生双方语言的交际了,它是"互动"的一种外化,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

第一,对话是课堂教学民主化的具体体现。传统的教育教学,课堂上老师一统天下,主动权掌握在老师手里,老师是"告诉"者,学生是"理解"者;老师是信息的输出者,学生是信息的接受者。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下"聆听"老师的教导。

而对话则是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由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一个学习过程。

第二,对话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传统的阅读教学,是教师把教参对课文的分析和教师自己的理解,生硬灌输给学生,这种灌输带有强制色彩:学生的阅读理解不能越雷池一步,必须按照教参和老师的规定、按照标准答案进行,其结果是造成了学生对课文内涵把握的千篇一律,僵化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

然而,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生活背景、知识储备,肯定会对课文产生不同的理解。

第一,在对文本的解读上,师生是平等的;第二,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文本提供师生对话的资源,学生和教师通过对话,相互交换解读文本的不同体验和方法,相互交流解读文本所获得的信息和启示。

这里比较难理解的是师生和文本的对话。有老师问:文本是客观事物,人能够和它对话吗?

我们不妨用具体的课文来代替文本的概念,进而准确理解这一阐述。一篇文章,浓缩了作者的某些情感、思想和人生体验,我们来阅读这篇文章实际上就是来解读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人生体验,也就是和作者的一种间接对话。当我们读懂了文章,也就是和作者达成了心灵沟通,取得了情感共鸣。

具体的阅读教学中,所谓的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笔者的理解就是:学生、教师平等交流,共同**,相互启发,共同进人文本所营造的特定情境,接受感染和熏陶。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允许对文本中的思想内涵进行个性化解读。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语文素养的内涵是丰富的,课程目标根据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表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个维度来设计展开。这里体现了工具生和人文性相统一的思想,包含了扎实的基本功的培养和潜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开发。语文素养重在 综合 它以语文能力 识字 写字 阅读 习作 口语交际 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解读。一 语文的 缘由 课标概况。1905年清朝废除科举制后,办新课堂中唯一保留及教授中国传统的科目即 国文 到了上个世纪20年代小学 国文 称为 国语 直到1949年6月叶圣陶建议改 国语 为 语文 1979年张志公在 说 语文 一书中正式提出 口头为语,书面为文 合称 语文 ...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页。语文课程标准 中明确指出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里的 工具 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工具生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第页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 中明确指出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