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发布 2024-04-04 20:05:09 阅读 5620

——温儒敏。

修订聚焦: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不是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学习过程之外另加一项内容,而是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将思想感情的教育透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之中,融入到课程实施的方方面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不能采用说教的方式,而是应该精心选择阅读、表达的内容。

通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方式,与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

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必须要求学生在阅读、表达的实践上下功夫,要设计各种学习活动,把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和生活联系起来,和各种学科的学习联系起来,在运用中提高语言文字的实践能力。

强调课程的目标和内容须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突出“实践性”“综合性”特点。语文课程的内容十分丰富,语文教学可以因教师风格的差异而异彩纷呈但教学目标和内容都必须围绕一个核心,种种举措和行为都应该指向这个核心。

读书时语文学习的第一要务,课程标准强调读书在语文学习和思想文化修养中的作用,要求高度重视阅读的“兴趣、习惯、品味、方法、能力”对于推荐阅读书目和诵读篇目也做了一定的调整和补充。

汉字教育是这一次修订工作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此次课程标准修订,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措施:关注写字姿势和习惯,注重书写的育人功能;适当降低一二学段的识字写字量的要求。

如第一学段识字量由1600——1800改为1600左右,写字量由800——1000改为800左右。

几个注意事项:

语文课程应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因为语文课程应该将人文关怀和道德品格的教育、优秀文化的传承和革命传统的教育,融于语言文字的运用的教学中。修订特别突出“语文素养”这个提法,作为为课程的一个核心概念,目的是更好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丰富语文课程的价值追求,促进学生在语文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思想观念多方面和谐发展。在强调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同时注意不掏空语文的特点;在尊重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同时,也注重教师的引导;注意学生普遍阅读量不够问题,等等。

改动最多的是语言的表述。此次修改达200多处,改动最多的是语言的表述,努力使意思更加准确明晰。如在课程“基本理念”部分, 增加了关于“语文素养”的描述,强调“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等内容。

有几点增删值得注意:一是在听说读写中格外强调“读”

强调“读书”在语文学习和思想文化修养中的关键作用,要求扩大阅额度的读量,重视阅读的“兴趣、习惯、品味、方法和能力”。为此还特别强调和补充推荐阅读书目和诵读篇目;二是适当降低难度,特别是小学,有的教学目标不再提达成度的要求,而是着眼于鼓励学生学习。小学生的识字量规定有所减少,在教学中特别提倡“多认少写”的教学原则。

专门组织专家编制了《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三是将原来的附录《语法修辞知识要点》内容扩充,增加了关于汉字、拼音、阅读、写作、文学等方面的知识,不过并没有完全采纳将语文知识“细化、系列化”的建议。四是强化写字教育,从第一学段到第四学段始终要求“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强调书写的规范和质量。

五是明确要求防止和改正新课程实施出现的偏差,如提出中应当防止“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以及“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实践,或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等等。

课文的经典性、教材结构、教学评价和三维目标问题。

写作教学中应重新强调对语言运用的评价,对有新意的表达多加鼓励,但不要过分追求文笔,文笔不是写作教学第一要义。语文教学包括作文教学,主要培养表达能力,特别是书面表达能力,能写通顺、清晰的文字,这是最主要的。

课标强调教学的三维目标,但不是每一堂课都要落实三维。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是长期、隐性的目标,语文教育要靠熏陶,不可能在每一堂课内全部落实三维。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必须相对集中,不能完成太多。

要特别注重引导阅读,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理解、感觉、体验、察悟,包括语感,主要靠大量阅读去“涵泳“,逐步习得。如果缺少个人的阅读体验与感觉,没有个性化的阅读,而教师讲得太多、太细、太零碎,不见得好,还可能破坏涵泳的感觉。

语文课不要过多依赖多**。**应用的太多,学生图像识别能力高了,思维往往拼贴式、碎片化发展,文字感觉却差了。不要忘了,文字能力是语文学习的根本。

应深入理解的几个问题

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

语文课程具有多重功能,涉及丰富的内容和多方面的目标。课标这一次的修订,强调课程目标和内容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上,突出“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

语文课程的实施模式。

语文素养的内涵很丰富,包含语言积累和语感,语言感悟、理解、分析和综合运用的能力,读书的兴趣、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还有学习的方法和习惯以及语言文字运用中的发现、创新能力,等等。这里有的部分要靠训练来培养,例如,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规范、习惯和常规技能,这其实也是语文课程人文内涵的一部分。语文素养有的部分则是要通过激发学生内在的兴趣和动力,创造良好的氛围,引导他们读书,丰富积累,投入到广泛的语言文字运用实践中区,使他们在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中获得提高。

总之,语文素养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来养成。

关于汉字教育。

新课程标准解读

作者 郭颢。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02期。摘要 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深入实施,课程目标要求体现时代性,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以现代教育理论 学习理论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实施新课程。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 开发 利用 ...

新课程标准解读

英语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张店区实验中学孔令贵。对于新课程的改革 新课标我们已经不陌生,可是真正用心去研读并在教学中运用的并不多。这个暑假学校要求老师们学习新课标,这些天通过对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培训和学习,我初步认识了 初中英语课程标准 的基本理念 设计思路 课程目标 内容标准和教学与评价的要求,进...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语文素养的内涵是丰富的,课程目标根据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表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个维度来设计展开。这里体现了工具生和人文性相统一的思想,包含了扎实的基本功的培养和潜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开发。语文素养重在 综合 它以语文能力 识字 写字 阅读 习作 口语交际 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