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复习

发布 2019-08-22 22:33:17 阅读 6325

常考古诗词名句赏析。

1、《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夸张手法虚写大海,表现大海包容天地的气概。这是诗人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造出来的宏伟意境,更显示出诗人期盼祖国统一的宏大抱负和博大胸怀。

2、《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此为历来传诵的名句,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过程中的景象和心中的喜悦。

同时在描述自然的时序交替中蕴含哲理写出了新旧事物之间相互交替的辩证关系,表现了诗人放眼山川的博大胸襟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景**情,思乡而不低沉。

3.《次北固山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是“以小景传大景之神”.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象表现出来了。

4、《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野草才能没马蹄。”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这四句是此诗的核心部分,也是描写春光特别是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使人们倍加感到生命的美好。

用“乱花”、“浅草”来写西湖早春的美景。“渐欲”,渐渐就要;“才能”,刚刚能够,都表现出事物在发展变化之中。

5《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诗人描写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动中寓静表现“惊鹊”和“鸣蝉”的情态,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6、《西江月》“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稻花香里说丰年的不是人,而是一片蛙声,词人自己陶醉在丰收在望的欢乐之中,于是觉得青蛙似乎也在为丰年而欢唱了。侧面烘托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7、《天净沙秋思》--秋思之祖”“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12个字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古道西风瘦马”,则描绘了一种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

“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诗人把十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刻画了这样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

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满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道尽天涯游子之悲”。

8、《望岳》“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钟”字将大自然写的有情。“割”字突出了山高大。用字“奇险”,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9《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出了家书的珍贵,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这是人人心中会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10、《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通常解释为:

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

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诗人触景生情,移情于物,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

11、《归园田居》“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这句话看似平淡,但对“愿无违”强调得很充分,蕴含了不要在那浑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的意思。

12、《使至塞上》: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段话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一个“大”字,形象描绘出边疆沙漠的荒凉与浩瀚,那里宽阔无边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下面一个“直”字则表现出了他的劲拔和坚毅之美。那荒漠上没有任何山峦林木,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得用“长”来形容才算准确。另外,落日本来给人是一种凄楚苍凉的印象,而在此处诗人却把它写“圆”了,便给人以亲切温暖之感。

诗人不仅实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还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入到广阔的自然环境中去,正如王国维所评价的那样,这是“千古壮观”的名句。

13、《渡荆门外送别》“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随”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入”字仿佛江水流碧空,流入荒漠辽阔的原野,流入大海之外,短短十字,写出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画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

1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干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沉舟之侧千帆竞过,病树前头万木争春,以物喻人,一改前面低沉的情调,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15、《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反说其事,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以小见大,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讨寄希望于侥幸,暗含自己生不逢时、才能无法施展的怨悵之情。

16、《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舍生取义,一片丹心将垂于史册,映照千古。

这激情慷慨的两句诗,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以死报国的决心,充分体现了诗人崇高的民族气节。

17、《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词人把酒问月,问人生,借月之盈亏终于得到人生哲理的启迪:世事自古就难以完美无缺,人们应当以豁达的胸襟去面对。

18.《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只希望两人平平安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这两句诗可用来向离别亲友表达诚挚的慰问及祝愿。

“道尽千载离人之心”,是唤起人类普遍情感体验的名句。

19、《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此三句描写潼关的雄伟气势,以“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以“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然后用“表里山河”一语收住,暗示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由此自然引出下文的感慨与议论。

20、《山坡羊潼关怀古》“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道出了作者对历史的评判,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

21、《饮酒》:“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精神超脱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也僻静了。

这句诗妙就妙在它所包涵的哲理:人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处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嘈闹是客观上的存在,谁也无可回避。

要逃避它惟有从自我心灵上摆脱它,只要心灵脱俗,主观上便能够超脱现实,闹中取静。

22、《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情。

“见”表现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而为之,而是在采菊之时无意间山的形象映入眼帘。好象自己的心早已和山融为一体了。这两句诗妙在自己无心见山.远山自入双目,心与物游, 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表现闲适自得的生活情趣。

23、《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尽管前路阻碍重重,但总有一天,可以乘风破浪,到达理想的彼岸。

这两句诗突出地表现了诗人倔强的个性和执著追求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后人常以这两句诗自勉或鼓励他人执著追求理想。

24、《望岳》“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具有一定的生活哲理。这两句诗至今还被人们广泛用来勉励自己——人生如登山,只有不畏艰难险阻,奋力登上“绝顶”。

才能享受“一览众山小”的胜利的喜悦。

2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在这狂风暴雨袭击的秋夜,诗人不仅仅为自身的不幸遭遇而哀叹,他发出的是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疾呼。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关心社会、兼济天下的伟大品质。

2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风怒号”三字起势迅猛,音响宏大,读之如闻秋风咆哮。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从而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面且富有浓烈的感**彩。

诗人好不容易盖了这座茅屋,刚刚定居下来,秋风却故意同他作对似的,怒吼而来,卷起层层茅草,怎能不使诗人万分焦急?

2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写雪后美景。以梨花喻冬雪.联想奇特美妙.比喻新颖动人.一片银白的世界.变成一片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明丽春光.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欣喜和暖意。

“忽”字表现了诗人之喜。写出了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

28、《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两句诗被人广为传诵。

意思是说落花并非无情物,它能化作肥沃的春泥而重新培育出美丽的花朵,以自己的生命换来又一个繁花似锦的春天。诗中的“落红”分明是作者自喻,表示自己虽然仕途失意,但不甘沉沦,仍要为国家与民族贡献力量。表现诗人甘愿奉献,牺牲自己的情怀。

29、斜晖脉脉水悠悠。(《梦江南》)表面写水,实际上暗示望穿秋水的眼神——那每天不知疲倦的注目的眼神,情景交融。

30.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 这两句写出了塞外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凄凉萧条的意境。千嶂、孤城、长烟、落日,展现了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画面.境界开阔。

“孤城闭”三字反映了宋朝守军军事力量的薄弱。

31《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一杯浊酒,怎能排遣这离家万里的乡愁呢?

但自己还没有像窦宪那样打败匈奴勒石记功,所以还没有回家的打算,深刻展示了戍边战士的内心世界。写出了边防将士以国事为重,勇敢保卫边疆的高度责任感。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宋朝“安内虚外”忍辱求和政策的不满,以及功业未就、壮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32、《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通过拟物,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形象,以奇特的夸张手法表现浓重的哀愁。

3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作者要为朝廷完成北伐金人,收复失地的大业,以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

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34、《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此句作为<诗经>首篇首句,流传千古,尽人皆知。

“好”字为第三声,是美好优秀的意思,并不是喜好;“逑”是配偶,并不是追求的意思。整句的意思是雎鸠在水中欢快鸣叫,成双成对。容貌美丽、品德善良的女子,正是君子的好伴侣。

以雎鸠鸣叫起兴,引出所咏内容;以“窈窕淑女,君子好求”统摄全诗。

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绪言 1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 结构 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物理和化学的共同点 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2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 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 发光 变色 放出气体 生成沉淀等现象。3 物理性质 状态 气味 ...

高考高中物理知识点归纳

一 直线运动。1.机械运动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需要选定参照物 即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照物来研究物体的运动。2.质点 用来代替物体...

数列高考知识点归纳 非常全

数列高考知识点大扫描。数列基本概念。数列是一种特殊函数,对于数列这种特殊函数,着重讨论它的定义域 值域 增减性和最值等方面的性质,依据这些性质将数列分类 依定义域分为 有穷数列 无穷数列 依值域分为 有界数列和无界数列 依增减性分为递增数列 递减数列和摆动数列。数列的表示方法 列表法 图象法 解析法...

六年级语文上知识点归纳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知识要点归纳。一 课文重点内容。一 第一单元重点课文 山中访友 草虫的村落 山中访友 1 重点问题 1 说说作者在山中都拜访了哪些 朋友 想一想课文为什么以 山中访友 为题。答 作者拜访的 朋友有老桥 鸟儿 露珠 树 山泉 溪流 瀑布 悬崖 白云 云雀 落花 落叶等一切自然界的朋友...

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重要知识点汇总

一 空气和水。1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实验现象 红磷或白磷 不能用木炭 硫磺 铁丝等代替 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 5体积。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 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 红磷量不足,装置漏气,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2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

初二物理知识点归纳光现象

第3章 光现象。1 色光。1 光源 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2 自然光源 太阳 恒星 萤火虫 人造光源 电灯 激光。3 色光 太阳光由多种色光组成。通过三棱镜,可将太阳光分解成 红 橙 黄 绿 蓝 靛 紫。4 三原色 红 绿 蓝。红 绿 蓝三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能产生任何一种其他颜色的光,而自身无...

桃花源记知识点归纳

一 重点字词读音。俨y n然阡陌qi n m 垂髫ti o 诣y 间ji n隔问津j n 此中人语y 云。二。重点字词解释。1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缘 沿着。2 仿佛若有光。仿佛 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3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 类。4 悉如外人悉 都。5 具答之具 详尽,详细。6 问今是...

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归纳 重点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归纳和典型例题。1 知识结构。二 学习目标。1 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k为常数,能判断一个给定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 2 能描点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会用代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进一步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