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统计的整理

发布 2019-05-19 07:32:57 阅读 2797

内容提要: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明确统计资料整理的概念,了解统计整理的步骤;能够对不同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适当的统计分组;运用分配数列对原始数据进行系统整理;掌握统计表的具体编配方法。

第一节统计整理的意义和内容。

一、统计整理的意义。

统计调查之后,就是统计整理。我们在统计调查阶段搜集得到大量的原始资料,这些资料是分散、零乱、不系统、不规范的,只能反映统计总体每个具体单位的特征,不能反映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统计认识客观现象的目的不在于认识个体的状况,而在于通过个体来认识总体。

因此,我们需要将调查资料进一步整理成系统化、条理化、规范化、科学化,得出能反映客观现象总体特征的综合资料。

1、什么是统计整理?

所谓统计整理,简单说是对调查资料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完整说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将统计调查阶段所收集到的分散的、零乱的、不系统、不规范的大量原始资料,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加工处理,把它们转化为总体资料,使之系统化、条理化、科学化、规范化,成为能够反映事物总体特征的综合资料的过程。

它一般包括狭义的统计整理和广义的统计整理。狭义的统计整理也称为初级整理,仅指对统计调查所取得的原始统计资料的整理;而广义的统计整理也称为次级整理除了对原始调查资料的整理外,还包括对某些已经加工过的综合(或历史)资料的整理。

2、统计整理的作用。

统计整理是统计工作的第三个阶段,是从统计调查到统计分析的中间环节,是统计调查工作的继续和统计分析的前提。统计调查所取得的原始资料,只有通过统计整理之后,才可能得出对总体数量特征的认识。统计活动既是一种从个体的实际表现到总体的综合表现的认识过程。

同时也是从对现象的感性认识到对现象的规律性认识的过程。统计调查虽然已经收集到大量的原始资料,但从这些反映个体的零散的资料只能得出不全面的感性认识,只有通过统计整理,才能提供全面系统的资料,使我们对现象的感性认识深化到理性认识。所以,统计整理是统计认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统计分析的基础。

二、统计整理的步骤。

统计整理是一项细致而周密的工作,必须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统计整理由于手工整理、电子计算机整理的技术条件不同,具体步骤有差异,但其基本步骤是一致的,主要有:

1、设计统计整理方案。

统计整理方案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按照统计设计确定的统计指标和统计指标体系以及我们将要介绍的统计分组体系具体地设计到统计整理表(过录表)和统计综合表(提供表)中,并详细规定整理、综合的方法。

(2)根据统计调查所取得的原始资料的多少和统计整理表、综合表的要求,仔细计算工作量,定出具体可行的工作计划如人力的组织培训,技术设备和财力的保证,每个工作环节的责任及其相互衔接的办法等。

2、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

在统计调查过程中,往往会因种种原因出现一些差错。要保证统计资料的质量,必须在统计整理之前对调查资料进行审核。审核的内容主要是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1)审核资料的完整性。主要是审核应该调查的单位是否有遗漏,指标数值填写是否齐全;应该收到的调查表是否按规定已经收齐等。

(2)审核资料的准确性。主要包括数据的计算范围、计算方法、计算单位等是否符合规定。

使用电子计算机汇总时,因有些标志是手工编码的,对**的审核也很重要。对查出来的问题,根据统计整理方案工作计划中规定的办法进行处理和更正。

3、数据处理。

、编制统计表。

第二节统计分组。

一、统计分组的概念及作用。

1、统计分组的概念。

统计分组既是统计整理、同时也是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之一。它是根据统计研究的需要,按照某一或某几个标志,将总体的所有单位划分成若干个组成部分的一种统计方法。例如,人口普查中的“全国人口”的含义是指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居住的人,他们都是人口普查的对象,构**口普查总体。

但是,作为总体单位的每一个人而言,在许多方面诸如年龄、性别、民族、文化程度、身高、体重、居住地等方面却不尽相同。统计除了认识总体的综合特征外,还必须进一步揭示总体各组成部分的差异。

统计分组包括两层含义:(1)统计分组的第一层含义是“分”,就是把性质上有差异的单位分开。(2)统计分组的第二层含义是“合”。

就是把性质上差异不明显的单位归并在一起。例如对上述人口普查结果进行分析时,只有一个“人口总数”指标是不够的。若分析的目的是人口的民族构成,就得按“民族”这个标志,将人口分成汉族、藏族、回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56个组,每个组内都是同一民族的人口;若研究的目的是人口的性别构成,就要分成男性和女性两组;若研究的目的是人口的文化程度,则要分成文盲、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以及博士后等组。

另外,还可以按几个标志进行多重分组;对某一标志既可以按品质标志分组,也可以按数量标志分组等。

经过分组的资料,组内有共性,组间有差异。对分组资料的这两重属性,是对分组标志而言的,而分组标志以外的其他标志,则在同一组内也有差异。例如,人口按性别划分为男性和女性两组,在民族、年龄、身高、体重、文化程度等标志都具有差异,正是这种差异,使我们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统计分组和统计指标构成统计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全部统计活动就是在一定的分组体系下,运用统计指标体系进行的。统计工作从始至终都离不开统计指标和统计分组的应用,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对统计分组的认识,不能仅把它理解成是统计活动的某一个阶段独有的,而是在统计设计阶段就产生,贯穿于整个统计活动全过程的一种基本的统计研究方法。

二、统计分组的作用。

统计分组是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它在统计资料的整理中有着尤为突出的作用。统计分组的基本作用,就是把大量原始资料加以系统化、条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把调查对象的种种特征反映出来,以便于研究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的规律性。

其具体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划分总体现象的类型。

客观现象是错综复杂、多种多样的。按一定标志将其划分成若干类型,在统计分析中有着重要意义。例如,按企业所有制的性质区分,我国的企业在2023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经济体制改革之前,主要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基本类型,而在经济体制改革至今,已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格局。

经济类型多样化,出现了一些过去少有或者没有的经济类型,如私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以及外商独资经营的企业等。

(2)研究总体内部结构及其特征。

反映总体内部构成的统计分组,叫做结构分组。它是将总体单位按照所研究的某一标志或某几个标志分成若干组,并计算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以反映客观现象内部的构成及其特征,并进一步研究总体内部结构的变化及其发展过程。

例如,按三次产业分组以研究国民生产总值中三部分的比重及其变化;在业人口中三部分的比例及其变化。再如,按性别分组的人口数可以研究人口性别比例的状况及其变化。

(3)研究总体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分析客观现象之间依存关系的统计分组,叫做分组分析。客观现象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尽管各种现象之间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差别,但是它们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利用统计分组,可以研究这种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找出影响某一现象发展的主要原因。

三、统计分组的原则和方法。

1、统计分组的原则。

为保证统计分组的科学性,应遵循下述几个原则:

(1)科学性原则。统计分组首先应强调的是科学性原则,即统计分组首先要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突出反映客观现象在各个方面存在的差异。

表3.1 某地区2023年底各类工业企业及规模构成情况。

(2)完整性原则。统计分组要具备完整性,即总体任何一个单位或任何一个原始数据都能归属于某一个组,不能遗漏。例如,将职工人数进行分组时,如果只分为“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两组的话,就是不完备的。

因为“私营企业”、“合资企业”、“外资企业”等不能归入上述两组之中,再说上述所有类型也未必就能把企业类型概括完全,因而必须加上“其他类型企业”这一组,就完备了。

(3)互斥性原则,也称为不相容性原则。统计分组要求组与组之间具有互斥性,即指的是任何一个总体单位或任何一个原始数据,只能归属于某一个组,而不能归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

2、统计分组的步骤和方法。

(1)确定统计分组的内容和分组体系。对统计分组,首先是根据研究的目的和任务确定统计分组的内容,即要设立一些什么样的分组。如要研究人口的文化构成,就要设计反映文化程度的分组;要研究人口的职业则要设计反映各种职业状况的分组。

其次是根据客观现象的复杂性,设计多种统计分组,形成一个分组体系。这里的分组体系是指以各种不同标志反映总体特征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计分组而形成的整体。例如,人口统计可以同时按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等标志进行统计分组,从而形成一个人口统计分组体系。

统计分组体系有平行分组体系和复合分组体系两种:

1)平行分组体系。这是针对简单分组而言的。同一总体的几个简单分组按某一规定排列起来就构成一个平行分组体系。

例如,人口总体分别按性别、年龄、民族等标志进行分组,这些简单分组排列起来,就是一个平行分组体系,如图4.1。

按性别分组 ②按民族分组 ③按年龄分组。

图3.1 人口按性别、民族、年龄分组的平行分组体系。

图3.2 高校学生总体按学科、学制、性别分组的复合分组体系。

2)复合分组体系。这是针对复合分组而言的。由复合分组形成的分组系列就称为复合分组体系。

例如,对高校学生总体可先按学科分组,在此基础上再按学制、性别等标志进行分组,就形成一个复合分组体系,如图4.2。

小组工作第三章

课程名称 小组工作第1周第1讲次。摘要。第三章小组工作理论与小组动力 一 授课题目 章节 本讲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 目的要求 熟悉小组工作的相关理论 重点 需要理论 难点 交流分析理论。内容。本讲课程的引入 任何一种工作方法,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小组工作也不例外。其中包括 需要理论 小组动...

薪酬管理,第三章

第三章常见的工资制度类型。要求 请同学们根据上述材料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最终设计一个导游人员工资制度方案,并在全班交流共享。为了在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的同时,我们旅游管理部门将与相关部门现决定做出如下方案 推行旅行社和导游员利益分配机制,逐步建立以基本工资和服务费为主体,带团补贴为补充的导游员薪酬制度。推动...

第三章广告心理

3.1广告受众心理。如何适应买卖市场,让消费者在众多的同类产品中选中自己的产品,是商家面临的共同课题。这时,广告就成了最好的 手段。随着广告业的发展,广告心理学也应运而生。因为人们的任何活动都伴随着心理活动,广告受众的购买活动也是如此。3.1.1广告受众的心理特征。广告受众随性别年龄的不同有许多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