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空气与生命

发布 2023-09-12 16:33:28 阅读 9771

相对分子质量来表示实际的分子质量。

定义:一个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就是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以二氧化碳为例,说明相对分子质量的求法。

练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并求出其相对分子质量。

氯化钠二氧化硫水氢氧化镁硫化氢硫酸铜。

结合化学式一节中有关“化学式的意义”,进行进一步的扩展。

化学式可以表示为。

板书)三、元素质量分数与质量比的确定。

1、 化学式中各元素质量比的求算。

例1.课本第40页例题1

例2.求硫酸铜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2、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中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

先说明质量分数的涵义,可结合上一学期所学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例1.求化肥碳酸氢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例2.求硫酸铜中铜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分数。

小结:依板书。

课堂练习:p31课后练习。

作业:作业本。

课后反思:第2章空气与生命。

第1节空气(1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了解组成空气的各主要成分的体积分数。

2、了解空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的利用。

重点难点:空气的成分及测定氧气的实验。

教学过程:引入)空气在周围,我们可以通过风吹、打气等感受到。那么它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呢?

板书)一、空气里有什么?

实验——证明空气中的成分)p34活动1、向水中注入空气和注入口气,比较现象的异同。

2、燃烧的木条伸进氧气中。

结论:空气中含有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空气中氧气比例的测定)

按如图的装置操作,点燃红磷,燃烧完毕,打开夹子,观察水进入的体积数。

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1/5左右。

拉瓦锡通过实验测得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后来又进一步发现了其它的气体,包括稀有气体水蒸气等。这些气体的含量——**。

板书)二、空气的利用。

1、 氧气的用途: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出,老师作补充。

助燃:利用氢氧焰或乙炔+氧焰完成切割或焊接金属。

供给呼吸:航空与航天、抢救病人、潜水。

2、 氮气的用途:作保护气、食品保鲜、冷藏与冷冻。

3、 二氧化碳用途:作致冷剂,用于保存食品、人工降雨;还可用于化工和汽水、灭火。

4、稀有气体的用途:不活泼,用作保护气,也可制成各种用途的光源等。

小结课堂练习:见课后练习第48页。

作业:作业本。

课后反思:第2节氧气和氧化(4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通过氧气的性质理解氧气的广泛用途。了解氧气是空气中最活跃的成分,也是和我们人类生命最息息相关的部分。

2、认识“氧化”这一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了解氧化反应及其概念。

3、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过氧化氢分解和高锰酸钾加热分解),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仪器名称、装置的连接、检验气密性的方法、收集方法和检验氧气的方法。了解工业上制氧气的方法。

4、了解燃烧的条件,了解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并具有安全意识。了解灭火和火灾自救的一般方法。

5、初步懂得用实验来研究物质性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学会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重点难点:氧气的性质和实验室制法、氧化反应、燃烧和灭火。

教学过程。课堂引入:生活中很多东西用久了会变质,如橡胶轮胎老化、铁制品会生锈等。知道这是如何产生的吗?

板书)一、氧气的性质。

演示1、观察氧气的颜色、状态和气味(注意正确采用观察和闻气味的方法)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在一定条件下能成为淡蓝色的液体,和雪花状的蓝色固体。

演示2、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内,观察有何现象发生?

氧气的检验办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能使木条复燃。

演示3、硫、铁、磷、碳等在氧气中燃烧(观察发生的现象)

⑴硫在氧气中燃烧:硫+氧气→二氧化硫(要求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现象: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热,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⑵铁在氧气中燃烧: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现象: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注:反应前预先在瓶内铺一层沙或盛少量水,目的是为了防止生成的熔融物炸裂瓶底。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的化合物。

板书)二、呼吸作用与氧化。

设疑:人在呼吸的时候,吸入了氧气,呼出的气体中什么成分增加呢?

实验: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观察现象?(为了实验的客观性,可以用空气进行对照实验)

现象: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呼吸作用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并放出能量供给生命活动所需。

呼吸作用:葡萄糖+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特点:是一种缓慢的氧化反应过程,消耗有机物,逐渐放出热量。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 在氧化反应中氧气具有氧化性。

板书)三、燃烧:

氧化反应分为缓慢氧化(铁声锈、制酒、食物腐烂、呼吸作用等)和剧烈氧化(一般燃烧和**),缓慢氧化向剧烈氧化转变的自燃。讲清楚各种氧化现象发生的条件。

演示:白磷的燃烧——燃烧的条件:1)可燃物,2)与氧气接触,3)达到着火点;

板书)四、灭火与火灾自救。

1、 灭火的条件:消灭燃烧条件的任何一条既可。

2、 常用灭火器的介绍。

3、火灾时的自救措施。

板书)五、氧气的制备。

1、工业制氧p41

1)分离空气: 低温高压低温蒸发。

空气———液态空气———氮气和液氧,2)膜分离技术:

2、实验室制取氧气。

1)过氧化氢制氧:原理: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分解过氧化氢。

2h2o2=2h2o+o2↑

演示:a、试管装过氧化氢,带火星的木条在试管口,木条不能复燃——没氧产生;

b、加热试管,带火星的木条在试管口,木条不能复燃——没氧产生;

c、试管加二氧化锰,带火星的木条在试管口,木条能复燃——氧产生;

制取氧气演示步骤:检、装、定、开、收、移、关。

2)加热分解氯酸钾,二氧化锰为催化剂,产生氧气。

演示步骤:检、装、定、点、收、移、熄。

3)加热分解高锰酸钾,产生氧气。 2kmno4=k2mno4+mno2+o2↑(分组实验)

装置:p46

小结:依幻灯片小结板书。

作业:导学。

教学反思:第3节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4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了解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的区别。

2、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及生成物质量的实验测定,了解质量守恒定律,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实质分析,认识在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质量总和与各生成物质量总和相等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3、通过具体化学反应分析,了解化学方程式包含的意义。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的原则,初步学会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

4、在了解化学方程式意义的基础上,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反应物量和生成物量之间的计算。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练习,规范解题格式

重点难点: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第1课时。

复习引入:写出下列各反应文字表达式,并观察这些反应有何不同?

板书)一、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可以表示为 a+b+…=c

举例说明。碳和氧气、硫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反应。

2、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

可以表示为 a=b+c+…

举例说明。水的电解、高锰酸钾分解、过氧化氢分解等。

(其它再介绍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板书)二、质量守恒定律。

演示:⑴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写出该反应的表达式,并说明装置特点)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注意观察,并填表。

质量守恒定律。

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思考: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结合该反应的特点)

微观解释(动画):以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为例。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既没有改变也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

第2课时。板书)三、化学方程式――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来表示。

以硫和氧气反应为例来说明:

文字表达式硫 + 氧气二氧化硫。

化学方程式 s + o2 so2

它可以表示为:⑴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了什么物质?

表示反应在什么条件下进行。

表示各物质间原子和分子的个数比。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比。

书写: 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步骤――⑴在式子的左右各写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之间用“-”相连。

⑵配平反应,并检验。

⑶注明反应的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注意条件的使用场合)

主要有↑、↓高温、点燃、通电等条件。

练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硫、碳、铁和磷在氧气中燃烧;

写出铁和硫酸、铁和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课后练习1-3题。

导学作业。第三课时:

四、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复习引入:什么是化学方程式?它可以什么意义?

――其中之一是可以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就是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和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解题格式和步骤:

设未知量 写出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

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未知量。

列出方程、求解

写出简明答案。

以例题(5个)形式讲解1)知道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2)知道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3)求物质的纯度。

练1:在稀硫酸中投入足量锌粒,反应完全后得以氢气0.4克。求:①反应用去锌粒的质量;②同时消耗硫酸溶质的质量。

练2、已知反应:mno2+4hcl――mncl2+2h2o+cl2 ,现有8.7克二氧化锰完全参加了反应。 问:⑴能生成多少克氯气?⑵反应中消耗盐酸多少克?

小结:依幻灯片小结板书。

作业:导学作业。

反思:第4节生物是怎样呼吸的?(2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对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成分比较,认识空气中氧气对生物体生命活动的意义。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过程。

第二章空气与生命

第一节空气。一 澄清石灰水证明 co2 带火星的木条证明o2 无水硫酸铜证明水。二 空气的成分 氮气 78 氧气 21 稀有气体 0.94 二氧化碳 0.03 其他气体杂质 0.03 三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实验 实验现象 1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2 冷却到温室后打开弹簧夹,水进入集气瓶的体积...

第二章空气与生命

第二章 空气与生命 检测题。班级学号姓名得分。一 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2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al 27 zn 65 fe 56 mg 24 k 39 h 1 c 12 cl 35.5 ca 40 o 16 一 选择题。1 自1999年初,我国许多城市 部门采...

第二章空气与生命

八 主要章节教学片段。第二节氧气和氧化。教学目标 1 描述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知道氧气的化学性质,并能举例说明氧气的氧化性,感受氧气是空气中最活跃的成分。2 知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常用方法 过氧化氢分解和高锰酸钾加热分解 说出催化剂的作用,知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仪器名称,初步学会装置的连接 检验气密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