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职业危害识别 评价与控制 答案

发布 2019-08-18 01:02:57 阅读 3398

参***第四章。

1.依据《企业职工**事故分类》标准,该企业生产过程中主要危险因素是:机械伤害、物体打击、火灾、车辆伤害、起重伤害、触电、锅炉**、中毒和窒息。

各生产设备场所的危险因素分别是:

1)冲压车间主要危险因素: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起重伤害。

2)涂装车间主要危险因素:火灾、中毒和窒息。

3)整车装配车间主要危险因素:触电、物体打击、起重伤害。

4)厂区道路主要危险因素:车辆伤害。

5)变配电站主要危险因素:触电、火灾。

6)锅炉房主要危险因素:锅炉**、灼烫。

7)空压站主要危险因素:火灾、储气罐**。

2.按照《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该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是:电焊烟尘、有毒物质、噪声与振动、辐射等。

各生产设备场所的危险因素分别是:

1)冲压车间主要职业危害:噪声与振动。

2)涂装车间主要职业危害:有毒物质,如含苯的油漆等。

3)整车装配车间主要职业危害:噪声、辐射、电焊烟尘。

4)锅炉房主要职业危害:高温。

5)空压站主要职业危害:噪声。

3.职业中毒是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过量接触生产性毒物引起的中毒。职业中毒并不都是急性中毒,还有慢性中毒,其表现多种多样。

凡少量化学物质进入机体后,能与机体组织发生化学或物理化学作用,破坏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机体暂时或长期病理状态的,称为毒物。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通常会生产或使用化学物质,它们发散并存在于工作环境空气中,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危害,这些化学物质称为生产性毒物(或化学性有害物质)。

生产性毒物在生产过程中,可在原料、辅助材料、夹杂物、半成品、成品、废气、废液及废渣中存在。各种毒物由于其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同,以及职业活动条件的不同,在工作场所空气中的存在状态有所不同。生产性毒物的存在方式见表4-1。

4.侵入人体的生产性毒物引起的职业中毒,按发病过程可分为三种类型:

1)急性中毒。由毒物一次或短时间内大量进入人体所致。多数由生产事故或违反操作规程所引起。

2)慢性中毒。慢性中毒是长期小剂量毒物进入机体所致。绝大多数是由蓄积作用的毒物引起的。

3)亚急性中毒。亚急性中毒介于以上两者之间,在短时间内有较大量毒物进入人体所产生的中毒现象。

5.(1)冲压车间主要职业性有害因素包括:

备料:噪声、振动、劳动强度过大等。

冲压成型:噪声、振动、有毒物质(润滑油雾)等。

入库:噪声。

2)焊装车间主要职业性有害因素包括:

组合:噪声。

焊接、补焊:非电离辐射、电焊烟尘(氧化铁、氧化锰等)、臭氧、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局部振动、高温等。

涂密封胶:有毒物质(苯、甲苯、二甲苯等)。

车身调整:噪声、振动。

6.冲压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范围很广,包括改进冲压作业方式、改革冲模结构、实现机械自动化、设置模具和设备的防护装置等。

1)使用安全工具。使用安全工具操作时,用专用工具将单件毛坯放入模内并将冲制、后的零件、废料取出,实现模外作业,避免用手直接伸入上下模口之间,保证人体安全。采用劳动强度小、使用灵活方便的手工工具。

2)模具作业区防护措施。模具防护的内容包括:在模具周围设置防护板(罩);通过改进模具减少危险面积,扩大安全空间;设置机械进出料装置,以此代替手工进出料方式,将操作者的双手隔离在冲模危险区之外,实行作业保护。

模具安全防护装置不应增大劳动强度。

3)安装冲压设备的安全装置。冲压设备的安全装置形式较多,按结构分为机械式、按钮式、光电式、感应式等。

7.职业危害控制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工程控制技术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和组织管理措施等。

1)工程控制技术措施。

工程控制技术措施是指应用工程技术的措施和手段(例如密闭、通风、冷却;隔离等),控制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或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使作业环境中有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降至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容许的范围之内。

2)个体防护措施。

对于经工程技术治理后仍然不能达到限值要求的职业危害因素,为避免其对劳动者造成健康损害,则需要为劳动者配备有效的个体防护用品。针对不同类型的职业危害因素,应选用合适的防尘、防毒或者防噪等的个体防护用品。

3)组织管理等措施。

在生产和劳动过程中,加强组织与管理也是职业危害控制工作的重要一环,通过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预防控制规章制度,确保职业危害预防控制有关要素的良好与有效运行,是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的重要手段,也是合理组织劳动过程、实现生产工作高效运行的基础。

8.这是一起中毒和窒息事故。

9.生产经营单位申报职业危害时,应当提交《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表》和下列有关资料:

1)生产经营单位的基本情况;

2)产生职业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的情况;

3)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浓度和强度的情况;

4)作业场所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人数及分布情况;

5)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情况;

6)对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从业人员的管理情况;

7)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资料。

10.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的开展,必须有专职人员负责,并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

职业健康监护的主要管理工作内容包括:

1)按职业卫生有关法规标准的规定组织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体检;

2)按规定组织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人员进行在岗期间职业健康体检;

3)按规定组织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人员进行离岗职业健康体检;

4)禁止有职业禁忌症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职业活动;

5)调离并妥善安置有职业健康损害的作业人员;

6)未进行离岗职业健康体检,不得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

7)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符合要求,并妥善保管;

8)无偿为劳动者提供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

11.该厂应该采取的预防职业中毒措施包括:

1)改变密闭式车间调温方法,设计并安装有效的排除车间空气中苯的安全设施(如强制通风换,等);

2)在车间内安装监测装置,对车间空气中苯的含量持续监测并保持记录,使苯含量处于有关标准允许的范围之内;

3)按国家标准的规定,给员工配备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毒口罩和手套)。

第四章礼仪与修养

第一节 礼仪与修养意识。孔子曰 不学礼,无以立 古人的理想 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司马迁 史记 中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规定公民要 明礼诚信 国人四大陋习 乱丢弃物大声喧哗不守交规不冲厕所。北京市从2007年2月11日起,每月的11号为排队日北京市从2008年2月2...

第四章绩效管理

第一节企业绩效管理系统设计与运行。第一单元绩效管理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一 绩效管理系统的定义。绩效管理系统定义为 绩效管理系统是由考评者 被考评者 绩效指标 考评方法 考评程序与考评结果等要素按照横向分工与纵向分解的方式所组成的具有战略导向 过程监测 问题诊断 进度控制 人员激励 导 监 诊 控 激...

铁路车站第四章

第四章铁路车站。区段 区间与分界点 车站把每一条铁路线划分成若干个长度不同的段落,两车站间的段落则称为区间,车站就成为相邻区间之间的分界点,两大车站 技术站 间的段落则称为区段,包含两个以上区间。因此,区间和分界点是组成铁路线路的两个基本环节。车站的分类 根据它们所担负的任务量和在国家政治上 经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