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学生日常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布 2019-05-06 13:28:17 阅读 7204

潘芳中山大学教育学院。

内容提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等多种环境的变化,使当前大学生日常管理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在这种环境下,如何改进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成为当前高校的一个重要课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我国高等教育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在新时期,高校不仅是向大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文化的场所,更是对大学生提供科学管理、优质教育与高效服务的重要基地。知识经济的冲击、素质教育的推进、高校扩招的影响以及高校本身的改革等带来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对我国的大学生日常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严峻的考验。

传统的工作模式已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多层次、多方面的要求。如何让大学生日常管理在新形势下与时俱进,开拓发展,解决问题,积极应对,真正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成为高校管理工作者必须思索的一个时代课题。

一、当前大学生日常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时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市场化、文化多元化、科技信息化的影响,使当前的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更复杂。因此给大学生日常管理带来了很多新问题。通过调查和访谈得知,当前大学生日常管理的问题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大学生日常管理制度滞后。

大学生成长的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但我们高校的大学生日常管理制度仍然相对落后,尽管有些高校在日常管理制度上有些变化,但是这些制度的变化并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同时制度的制定大多是由上而下制定,学生、教师、管理者以及家长参与的机会少,导致制度在实行的过程**现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管理者、学生与教师、学校与家长之间的矛盾。当出现问题时无章可循,导致有些事情不得不对簿公堂。

这说明我们的大学生日常管理制度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

二)大学生学习氛围日渐衰微。

大学生日常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大学生,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人。据访谈所知,现在的大学生对知识有点亵渎,很多同学从高中走进大学后刚开始还有点学习的热情,但是他们没有自己的价值追求目标,慢慢地由于社会、家庭、学校以及同学的影响,导致他们慢慢地放松了自己的学业,有的就是抱着一种混个文凭的心态,真正去追寻知识的人越来越少。因此也经常听到一些学者说现在的学生素质一年比一年下降。

在今年的亚太会议上,中国农业大学校长何炳生说“大学生数量并不是影响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关键在于质量,其中只有25%的学生因为数量受到影响。”这就说明了我国当前高校培养的大学生不具备应有的素质去适应社会的发展。这种状况的出现就不得不反思高校大学生日常管理的实效性。

三)大学生人情淡漠。

由于高校后勤社会化以及学分制的实行,导致传统的以班为单位的管理结构模式慢慢淡化,同学之间因为不住在一起和没一起上课学习,班级观念、寝室氛围淡漠,导致人与人之间缺少了应有的关心和帮助,导致学生的集体主义、团结合作的意识不强,大多数学生注重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这样导致大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淡漠,使他们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不会与人合作相处,不知道怎么样做人,从而使他们在工作上处处碰壁,难以开展工作,最后不得不辞职。据访谈得知,现在有的大学毕业生一年12个月每个月都在换不同的工作。

这就要反思我们的大学校园不只是教会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做人。我记得曾经有位学者说过,做人第一,做学问第二。可见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在这样分散的学生群体里如何培养他们的处事之道,给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者带来严峻的挑战。

四)辅导员充当多种角色,但地位低、待遇低以及发展空间窄。

1、岗位职责不明确。

辅导员的基本任务没有严格的界定,多数人认为应当是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这个范围很宽泛,也就造成了辅导员工作确实难以清晰定位,有时候很难和一般行政人员做出区分。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从人事管理上从属于二级学院管理,承担了本学院内大多数的教学秩序管理和行政事务工作,还有的学校职能部门甚至能直接给辅导员布置任务。当前,学生数量随着扩招逐年增加,辅导员一般都要管理几百个学生,整天忙于繁杂的具体事务上,时间及精力都是有限的,必然造成工作停留于表层,难以深入,也就必然弱化本职工作的实效。

无怪乎有人说,辅导员是戴着教师的帽子,干着学生的“保姆”,是学校职能部门的“勤务兵”,是院系的“服务员”。正是因为这样,导致了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不到位。

2、职业发展空间窄。

辅导员人心不够稳定,许多高校现在第一线工作的学生政治辅导员愿意长期从事这项工作的并不多。调查表明,最困扰大家的是“得不到社会的正确评价”,其次是“职143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二○○九年第三期务晋升困难”和“职称晋升困难”,再次是“学非所用”、“待遇低”和“个人事业前途发展渺茫”。不少人员都存在没有兼课或兼课学时不足、科研成果少或没科研成果的情况,与同期毕业从事专业教学的教师相比明显处于弱势,这些很大程度上给辅导员在职称评定增加了困难。

而且高校职称与个人工资、津贴以及各种福利待遇紧紧联系在一起,从客观上降低了辅导员的待遇水平,缩小其发展空间。这样无法调动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导致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失效,没有制止学生问题的出现或者减少。

二、改进大学生日常管理的对策。

针对当前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新问题,我们如何去改进大学生日常管理已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学生管理理念是高校学生管理的指导思想,大学生日常管理作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理念上有所提升、拓展和创新,用先进的新理念指导实践,来开发学生潜能,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优秀的大学生,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人才。

一)完善高校大学生日常管理制度。

制度是组织赖以存在和运行的基础,制度建设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核心课题。作为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特殊组织,无论是从管理对象还是从管理目标上讲,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都应该重视制度建设, 2023年教育部修订后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为适应时代变化和要求进一步将高校学生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基本导向和原则。真所谓“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1、建立权责一致的正式制度体系。

根据职能分工的不同,可确定不同组织结构。按照学生日常管理的三大职能,学生日常管理可以相应设置三大中心,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心、学生日常管理中心、学生发展服务中心。这样能够做到职权统。

一、分工明确。同时根据大学生日常管理的内容重新设置学生工作的行政机构,对现有相关各部门的工作和职能进行重新组合。明确学校、部门、学生各自的权力与责任,明确管理职能,解决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越位、错位、缺位”等问题。

在组织结构方面,实现高校学生管理结构由金字塔型向扁平型转化,实现组织结构的多元互动和整体结构的生成,增加学校专门化、正式化的组织结构,减少传统化、集中化的组织结构,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适当分权;在管理体制方面,必须最大限度地体现参与原则,使教师、学生、家长充分地参与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制度制定、学生活动规划中来。通过不断加强民主监督与管理加强制度的民主诉求,提高高校学生管理绩效。

2、平衡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之间的关系。

非正式制度涉及历史、文化、传统等意识领域的东西,难于控制和把握,因此在以往的高校学生管理实践中较多地注重正式制度的建立。但是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二者之间是紧密联系的,消极看待非正式制度体系的做法是违反规律的短视行为。非正式制度的建立可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契机,营造良好的学校环境。

环境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心理与环境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人塑造了环境,同时又受到环境的影响。环境对人的行为、心态具有一定的导向和约束作用。

”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良好的管理效果,学校应尽可能营造既有人文内涵又具有时代气息的物质文化环境,使得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学生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发挥**的管理作用。学校制度文化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学校相比较其他组织所具有的特殊性,体现教育性,符合人的发展规律,符合教育的规律。学校精神文化是指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所积淀下来的为师生所认可并遵循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心理情趣、道德情感及人生态度等,是学校文化的核心。

学校精神文化植根于学校文化实践,**于师生长期所追求的人文精神,反映时代要求,适应教育的本质和教育发展的要求,并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和感召力。

因此,我们必须挖掘非正式制度中的所蕴藏的高校学生管理的积极力量,并以此为依托,通过正式制度的引导加以强化,以形成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合力,促进高校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改善。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大学的学习是大学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大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是为了将来的社会生活掌握知识、学习技能,从而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日本著名的思想家池田大作说:

“附于人类来说,没有比为使命而活着更可贵的了,同时,也没有比不知道为何生存更空虚的了。”学习是学生的无职,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引导学生搞好学习,而不荒废学业,是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辅导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其一,要从思想上树立大学生学习的重要性,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其二,尽管实行学分制,但是也要给学生树立竞争氛围。其三,要形成班级互相联系互相帮助的联系机制。

其四,辅导员要定期与教师进行学生的沟通,把学生的问题和老师的问题及时进行交流,从而促进教学相长。使学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其五,多开展有利于促进班级团结协作的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集体主义观念。

其六,有意识的营造良好的寝室学习氛围,形成良好的学习监督机制,使同寝室的人共同进步。其七,要设立一定的奖惩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尽管现在高校实行补考、重修的政策,但是对学生的学习没有多大的效果。

总之,我们要营造一种强迫学生学习变成学生自己要学习的良好气氛,只有这样,我们的大学生才能在社会上找到立足之地。

三)建立健全高校学生管理队伍机制。

面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任务,如何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建设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辅导员队伍,需要着力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进一步完善辅导员队伍选聘机制。

一是要紧紧抓住“高进、严管、精育、优出”四个关键环节,严格选聘标准和选聘程序。严把质量关,把德才兼备、乐于奉献、勤于创造、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选聘到辅导员队伍中来,从源头上保证辅导员队伍的质量。二是辅导员的配备应坚持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原则。

要严格按照生师比不低于20: 1的比例设置本专科生专职辅导员岗位,保证每个院(系)的每个年级都有一定数量的专职辅导员。原则上,高校新招录的专业教师首先要担任一定时间的辅导员或班主任工作。

2、明确职责,强化考核,进一步健全辅导员队伍管理制度。

一是明确辅导员的职责范围。要按照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要求,制定规章制度,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进一步明确辅导员工作职责、工作目标和具体工作要求,使辅导员工作有遵循,干事有方向。

二是建立健全管理评价机制。切实可行的管理评价体系是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因此,必须在辅导员岗位职责范围内,根据辅导员自身特点,加强对辅导员工作的管理,对他们履行职责提出严格的要求,研究制定客观、科学的考核评价办法。

三是优化考核奖励激励措施。将考评结果与职务聘任、津贴发放、各类评比中挂钩,对工作不称职的要及时调离工作岗位。通过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考评,实现辅导员队伍的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建立能进能出、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

总之,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肩负着人才培养和维护高校及社会稳定的历史重任,在形势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迫使各高校要不断研究、探索和实践高校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新模式、新思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工作方针,坚持“育人”的工作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使学生管理工作集教育、管理、服务、指导、咨询、维权、关爱为一体,不断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同时,要坚持不断学习借鉴国内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先进经验和成功的作法,结合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结合各高校的校情和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改革创新实践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使之在人才培养和维护高校稳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压力逐渐增大,就业难度日渐突出,大学生就业过程 现的问题逐步增多,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就业是民生之本,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解决大学生就业过程 现的各种问题,促进。大学生更好地就业,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

当前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technology forum 当前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当前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温艳霞王永平。1.北京聚泉环境科技 北京100101 2.内蒙古自治区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1 摘要 环境影响评价在我国已实施近30年,环评内容不断。丰富,环评机制逐步完善...

大学生日常消费调查问卷

11.一个月中,您在娱乐方面,包括上网的费用大约占生活费的 左右a.1 2 b.1 3 c.1 4 d.1 5 e.其他请填写。12.一个月出游花费的钱大概多少 a.100以下 b.100 200 c.200 300 d.300以上。13.您有没有和朋友聚会和请客吃饭的习惯和行为 a 有,经常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