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一化学必修二

发布 2023-09-12 16:36:50 阅读 2906

2014年高一下学期化学必修二 2-1 化学能与热能。

1. 解析: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时,才能发生吸热反应,将贮存能量。

2. 解析:a是放热反应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c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放热反应;d属于吸热反应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3. 解析: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断键吸收能量,生成物成键放出能量,若吸收总能量q(吸)>放出总能量q(放),反应为吸热反应;反之q(吸)4.

解析:反应放热还是吸热与是否加热无直接的关系,与是否使用催化剂也无直接关系,多数吸热反应需要加热,但有的不需要加热,例如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且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a、b、c三项错。放热反应的逆过程,一定是吸热反应,d对。

5. 解析:很活泼的金属(如k、ca、na)及其氧化物与水反应都明显放热;b、c加入水中无明显热量变化;固体nh4no3溶于水则吸热。

6. 解析:根据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只能判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不能判断具体某种物质的能量的相对大小,c对。

放热反应有的可以不加热如白磷的自燃,有的就必须加热(或点燃)引发反应,如氢气和氧气的反应就需点燃,d错。

7. 解析:氯化钠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没有明显的变化;强酸、强碱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强酸或中强酸对应的氧化物,如so3、p2o5

等与水反应时,也放出大量的热;强碱或中强碱对应的碱性氧化物,如na2o、cao与水反应时,也放出大量的热;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大量的热而使溶液的温度明显降低。

8. 解析:钠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两者通过得失电子能生成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的na+和cl-,na+和cl-通过离子键相互结合成nacl,故a项正确;物质燃烧把化学能转化成热能,b项正确;氮分子内部存在很强的共价键,很难被破坏,所以化学性质很稳定,c项错;加热是破坏旧键,反应吸热还是放热还与新键形成有关,故d项正确。

9. 解析:此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高氯酸铵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10. 解析:钠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两者通过得失电子能生成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的na+和cl-,na+和cl-通过离子键相互结合成nacl,故a项正确;物质燃烧把化学能转化成热能,b项正确;氮分子内部存在很强的共价键,很难被破坏,所以化学性质很稳定,c项错;加热是破坏旧键,反应吸热还是放热还与新键形成有关,故d项正确。

11. 解析:n2(g)与h2(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2(g)+3h2(g)2nh3(g)

使1 mol n≡n键断裂需吸收946 kj的能量,使3 mol h—h键断裂共需吸收436 kj·mol-1×3 mol=1 308 kj的能量,因此使1 mol n2(g)和3 mol h2(g)反应物的化学键断裂共需吸收的能量为。

946 kj+1 308 kj=2 254 kj。

而2 mol nh3(g)中含6 mol n—h键,形成6 mol n—h键时放出的能量为。

391 kj·mol-1×6 mol=2 346 kj 。

因此生成物分子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2 346 kj与反应物分子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 2254 kj之差为92 kj,即放出了92 kj的能量。

12. 解析: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跟生成h2o的物质的量有关。而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所释放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

13. 解析:选d。

汽油车在行驶过程中,化学能首先转化为热能再转化为动能,a项错误; 炸药发生**时化学能除了转化为热能外,还有部分转化为动能,b项错误;炭燃烧时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c项错误。

14. 解析:选c。解答本题需要了解常见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b项和 c项涉及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但b项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8h2o+2nh4cl===bacl2+

2nh3↑+10h2o,是非氧化还原反应,c项的化学方程式为c+co2 2co,是氧化还原反应。

独具【规律方法】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类型归纳。

1)常见的放热反应。

燃烧反应,例如:h2在o2中燃烧,c在o2中燃烧等。

酸碱中和反应,例如: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

活泼金属与酸的反应,例如:zn与稀硫酸反应。

大多数的化合反应,例如:cao与h2o化合生成ca(oh)2。

2)常见的吸热反应。

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炭与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炭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

大多数分解反应,例如:caco3在高温下分解。

15. 【解析】选c。从能量变化图可以看出,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该反应是放热反应,a、d错;断键时要吸收能量,b错,c正确。

16. 【解析】选c。先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出生成h2o的物质的量,再根据中和热去求上述反应所放出的热量。

naoh(aq)+ h2so4(aq)==na2so4(aq)+h2o(l);

放出57.3 kj的热量。

生成的水为n(h2o)=500 ml×10-3 l·ml-1× 0.6 mol·l-1×2=0.6 mol,中和反应所产生的热量为:

0.6 mol×57.3 kj·mol-1=34.

38 kj。

17. 【解析】选b。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取决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当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时,反应吸热,当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放热,故b正确。

但o2、so2、so3三者的能量大小不能确定,a、c错误;在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与反应发生的“需要条件”没有必然的联系。有些放热反应需要较高温度才能发生,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铁粉和硫粉的反应等,此反应需加热才能发生,d错误。

独具【举一反三】上述反应中,破坏反应物的化学键所要吸收的能量与形成生成物的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相比,哪个大?

提示:后者大。因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18. 【解析】选c。u形管左侧液面升高,原因只能是锥形瓶内空气压强减小,造成压强减小的因素只能是温度降低。

naoh固体溶于水、浓硫酸稀释均使温度升高,nh4no3晶体溶于水使温度降低,na2o2和水反应放热且有气体生成。

19. 【解析】(1)由于ba(oh)2·8h2o粉末及nh4cl晶体均为固体,故用玻璃棒迅速搅拌使两者充分混合。

2)ba(oh)2·8h2o与nh4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此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3)由于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为吸热反应,玻璃片温度降低,使玻璃片上的水结冰而使玻璃片与小烧杯黏结。同时两者发生反应生成nh3和h2o,故有刺激性气味,而混合物也在玻璃棒的搅拌和水作用下呈糊状。

4)玻璃片上的水结冰说明此反应为吸热反应,即反应物的总能量要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20. 【解析】(1)、(2)破坏1 mol物质中的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越大,则物质越稳定,所具有的能量越低。(3)、(4)以氯元素为例计算断开1 mol cl—cl键和h—h键需吸收能量:

243 kj+436 kj=679 kj,而形成 2 mol hcl放出的能量为2×431 kj=862 kj,所以在 cl2+h2===2hcl反应中放出862 kj-679 kj=183 kj的热量,同理可计算在br2+h2===2hbr、i2+h22hi反应中分别放出103 kj、

9 kj的热量。

2014年高一化学必修二 2-2-1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1. 解析:原电池的基础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的正极可以用碳棒;原电池不能提供持续稳定的电流,因此应用受到限制。

2.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原电池知识。

由图可知,zn为原电池负极,失去电子被氧化,电子经导线流向正极铜电极。溶液中的氢离子在正极得到电子而被还原为h2。电子流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4. 解析:根据:

“当a、b组成原电池时,电子流动方向ab”可知金属性a>b;根据“当a、d组成原电池时,a为正极”可知金属性d>a;根据“b与c构成原电池时,电极反应式为c2++2e-c,b-2e-b2+”可知金属性b>c,综合可知金属性顺序为d>a>b>c。

5. 解析:由信息知氧化性b2+>a2+,d能和水反应而a、e、b不和水反应,所以有金属活泼性d大于a、b、e,b、e组成的原电池中b失电子,金属活泼性越强,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就越弱,所以e2+>b2+>a2+>d2+,选d。

6. 解析:元素的金属性强弱取决于失电子的难易,而与失电子多少无关;阳离子氧化性越强,则其对应的金属的还原性越弱;c项中乙与冷水反应生成h2,说明乙比甲金属活动性强;而d项中乙上冒气泡,说明甲失电子,金属性比乙强。

7. 解析:甲池中锌与铜用导线连接后浸入稀硫酸中,形成原电池;乙池中仅发生锌与硫酸的反应。

所以甲池中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乙池不构成原电池。两池中c(h+)均减小;甲池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比乙快。

8. 解析:等质量的两份锌粉中,加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且均过量的稀硫酸,同时向a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则a中发生的反应有:

zn+cu2+zn2++cu,zn+2h+zn2++h2↑,由于置换出来的cu与zn在稀硫酸中构成原电池,所以,a中的反应速率比b中的反应速率大,即反应完成所需的时间短,但cu2+消耗了少量的zn,a中产生的h2比b中产生的h2少。b中只发生反应:zn+2h+zn2++h2↑。

符合这些条件的图像就是d。

11. 解析:形成原电池必须满足下列条件:①两块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一块金属,一块可导电的非金属)作两极;②电解质溶液;③形成闭合电路;④有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12. 解析:题目中给出了pt、zn两电极材料。

zn是较活泼的金属,应作负极;pt不活泼,作正极。又由于电池是利用人体内体液中的溶解氧以及体液中的h+、zn2+工作,故电极反应应与o2、h+、zn2+有关,zn失去电子,o2得到电子。

2014年高一下学期化学必修二 2-2-2 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1. 解析:充电电池理论上是可以永久重复利用的,但在实际应用中总会因为性能等原因而使电解质溶液或者电极变质而失效。所以实际情况下充电电池是不能无限制重复使用的。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2019

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cl agno3 稀hno3 产生白色沉淀 cl ag agcl so42 稀hcl bacl2 白色沉淀 so42 ba2 baso4 四。除杂。注意事项 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 适量 而应是 过量 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五 物质的量的单位 摩...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

明达中学姚建。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 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 基本化学实验技能 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 生产及国防上的某些应用 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 知其然 为主。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 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 知其然 而且要 知...

教学反思周记高一化学

继续教育化学教学反思周记 主题 酸与碱反应 得意之处 1 立足课内,联系生活实际,本节课由生活小常识引入,如蚊虫叮咬,痛痒难当,我们可以怎么办?学生众说纷纭,然后教师又给出许多止痒方法,接着分析止痒原理很自然的就引出了新课 酸和碱的反应 同时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在预设中为学生留出了足够的学习...

2019年必修一及必修二默写

必修一及必修二默写。班号姓名。1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沁园春 长沙 2.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又有兰亭集序 3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信可乐也。4 固知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兰亭集序 5.古人之观于天地 山川 草木 虫鱼 鸟兽游褒禅山记 6.而世之奇伟 瑰怪 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高一化学教学总结翟东旭

高一上学期化学教学工作总结。翟东旭。本学期,我担任了高一 5 6 7 8 班的化学教学工作。高一化学在中学化学中起到承上起下的作用,学好高一化学是学好中学化学的基础和前提。尤其是在新课改的前提下,做好初高中的化学教育衔接显得尤为重要。新一轮课程改革以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突破...

2019年高一数学必修5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解三角形。1 正弦定理 在中,分别为角 的对边,为的外接圆的半径,则有 2 正弦定理的变形公式 正弦定理的变形经常用在有三角函数的等式中 3 三角形面积公式 4 余定理 在中,有,5 余弦定理的推论 6 设 是的角 的对边,则 若,则为直角三角形 若,则为锐角三角形 若,则为钝角三角形 第二...

高一化学第一章教学反思

高一化学 2010年10月7日。新课程在青海省实施刚开始,通过暑假新课程的培训和高一教学的进行,我对高一化学教学做了反思,以下是我在第一个月教学后的一些困惑与思考,具体的一些问题与反思如下 1 学生学习后,仍在很多的知识点的理解上有问题。通过找一些同学了解到相关知识在初中没学过,看来初中的课程改革使...

高一化学备课组工作计划

一 指导思想。以学校的教学工作方案为指引,针对年级的实际情况,从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出发,抓好高一教学工作。配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抓好学生的 双基 注重全体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向前提高,努力提高合格率,争取较高优秀率。同时,努力探索教育教研的新路子,诣在提高课堂效率,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