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听水流 学校师生关系征文

发布 2023-07-27 16:49:31 阅读 2915

静听水流。师生关系教学随笔

山西祁县中学张晓旻。

作为一名课任教师,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机会,是在课堂上。以什么样的方式传授知识,训练学生学习能力, 传其道,解其惑,授其于“知” ,同时也能授其于“智”,即思想的智慧,思想的自由,最终使学生获得思想的尊严,是每一个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

所谓“薪火相传”,薪尽而火不灭,人类才能依靠教育,走出蒙昧,走出混沌。

在教学中,依靠良好的师生关系,以智启人,以教育人。使学生自律自强 , 有良好学习习惯,阅读习惯 ,敢质疑,能创造,有担当 ,是教学的终极目标之一。

以下是个人教学实践中三则教育随笔,约略可体现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途径与意义。

一。《兰亭集序》不是一篇很适合学生当课文研究的文章。学生与老师往往先陷在一堆词类活用现象中晕头转向,好容易在字词上清醒了, 接着被作者的宇宙观人生观生死观等一堆哲理术语击晕。

复习班的学生念这篇文章时,有气无力,奄奄一息。

怎么复习这篇文章?思来想去,我找到了这样一个方法:把兰亭集句联挑了几个抄出上句,请学生分组竞赛,对下句。

学生起先扭捏的很,不屑鄙视中还有惶惑羞愧。有胆大的学生写了几个对句后,受到了老师不遗余力的鼓励,渐渐敢舒展了身手。一屋子人念念有词,把课文一字一句地拆了读,再组装了对句,甚至同桌间起了激烈的争执。

原本不指望学生能写出什么佳句,只要激发了兴趣,把这千古名篇读活了就好。 但是学生的表现确实出乎我的意料。好几个对句,相当不错。

俯察仰观,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高朋胜地,见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这幅是启功先生拟的。我的学生对出的下句是:“耳遇目德,观江上清风,山间明月”,赢得了班里学生的掌声。

二。复习背诵《无衣》时,我提出的要求是:打着“二二”拍,跺着脚,喊着背,直着嗓子背!

因为这是一首军歌。这是黄土高原的汉子,八百里秦川的七尺男儿上战场时的誓言与呼喊,是血性的激荡。这种诗,基本不用讲,十七八岁的少年本来就是最具激情的人,人的天性本来就是渴望激情,率性而为。

为国杀敌,义无反顾,虽死犹荣。谁人生命中不曾有过这样的豪情?时光在流逝,但人的本性,千百年前与千百年后其实也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遗憾的是,学生们背《氓》可以背得铿锵有力,把弃妇诗弄成妇女解放宣言,让我哭笑不得,等到背《无衣》,却羞答答不好意思了。大约觉得跺脚背诗实在是违反纪律。他们不知道,《诗经》里的诗,本来就应该歌之舞之,踏之蹈之。

这些诗里有先民的精气神奔涌不息,千年不衰。体悟不到这点,我们与所学到的诗,一定会“隔”着厚厚的一层。

我调侃学生说,你们就像剪掉了尖牙与利爪的小兽,血性与野性,本性与天性,消磨了。

钱穆讲中国思想说人的天性是率真 ;天命诚不可违,但人应该有创造的活力与精神。 现在看看学生,我不能说我们的语文教育是成功的。

学生们傻呵呵地看着我 ,一片沉默。

三 连着上作文分析课,课间休息时间给学生放**的**“雨的印记”——kiss the train ,平素吵嚷的教室里很安静。每次画面出现英文字样时,**们便一次次小声念着,“kiss the reain”。画面很美,是雨之旋律,与刚结束的考试中所选现代文《雨韵》颇为和契。

隔一天辅导,我为学生选放了散文《江南烟雨》。画面很江南,小桥流水;文字很清丽,婉约妩媚。**一播,学生完全沉浸到诗情画意里,跟着诵读的声音越来越高。

我预料到学生会喜欢这篇文章,但没有料到毫无预讲的开始之后,学生竟如此无阻碍的进入了文学创造的美丽境界。我这做语文老师的,失职的厉害!

理科班学生则是另一番光景。我自顾自在讲台上调试着电脑,学生们在教室里追逐打闹着。

打开了洞箫曲《听雨》。画面清雅怡人,曲声如天籁,自然随性。平时要大声吆喝才能安静的学生仿佛听到号令似的,纷纷回到自己的座位,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了。满室静寂中,雨声飒飒而来。

我不无好笑地想,以后用**代替铃声,用**代替号呼,让学生的身与心都能静下来,听听自己内心被湮没的纯净,也很好。

思考:任何处境下的人,在照顾自己肉体的同时,都希望照顾自己的灵魂。语言,**,便是我们能选择的最佳精神食粮。

我们的生命与灵魂,应该是充盈的,充满质感的。而不是在苍白的生活中与生活一起苍白。

人对自己所处的世界,对自然之美始终有着不可遏制的好奇心,对于一切细腻,能触动我们心灵中最柔软一处的**与画面也总是眷恋不已。有时是生活磨砺了我们的心,使我们忘记里在自己心灵一角,还有一种东西叫做探求。

西方教育史中对艺术的重视始终远远重于我们。我们在把**等艺术当成副课后,一起忽略的,还有我们的精神世界。所以我们越来越委琐,越来越没有对美的感知力。粗糙了生活也粗糙了心。

想想平时苦口婆心地劝解却收获学生的淡漠,辛辛苦苦地教学却换来学生的冷漠,得不到理解与回报后的失落与委屈,由此而使师生关系越来越紧张。这样的局面,谁愿意看到呢?

教师毕竟不是父母,他照顾的不是学生的身,而是学生的心。

教师给予学生的世界,应该是丰富的精神世界。那么,谁来给予教师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呢?靠教学参考书吗?

教龄的增长,年龄的增长,带来的不应该是精神的萎缩,而应该是学养的日渐丰盈,反映到精神气质上,不是硬生生把自己变成了委琐,狭隘的精神的矮子,而应该是更多的从容淡定,优雅自得,热情进取。恐怕这一点,该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师生活别样的幸福征文

别样的幸福。十二团女教师业余生活百花齐放。十二团中学女教师除了在教学岗位上兢兢业业上好自己的课,展示出巾帼风采,在课余时间,可以说女教师的生活也是多姿多彩的,百花齐放,下面请跟随我的脚步走进女教师们的生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精美的十字绣,那细密均匀的针脚和那创新的构思一看就知道来自一位高手,不错,这...

学校公共关系管理 专业课

窗体顶端。一 单选题 共 7 小题,每题 5 分 1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请问这句话出自于 a 孔子。b 老子。c 孟子。d 夫子。2 学校在一定时间段围绕集中明确的主题 针对特定公众开展的特殊公共关系活动称为 a 公共专题管理。b 公共专题活动。c 公共主题活动。d 公共周期...

教师征文 爱是师生之间永远的纽带

珍爱学生征文 爱是师生之间永远的纽带。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我,从我走上这个岗位的第一天起就立志做一名光荣称职的人民教师,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用自己的人格去引领人格,让智慧点燃智慧 尊重个性,激发创造 发展德智体,弘扬真善美 培养具有世界胸襟的现代中国人,实现推动民族进步的神圣使命!爱,是教育的前提,没...

教师节征文 永远的恩师永远的师生情

的师生情。第三十二个教师节就要来的时候,我接到中学同学打来的一个 那头的声音一直哽咽着 赵老师去世了!那一刻,我没有说话,心里却无比的悲痛,眼泪就这样流了下来。一会,我才缓过神,说 什么时候的追悼会,我要回来送老师最后一程。回到家,翻开相册和日记,还有那我一直很用心珍藏的作文本,尘封的往事象放电影一...

学校校庆征文 优秀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学学校校庆的征文范文,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驻足在校门前时,我总想 那绕校而过清澈的北渠水,滋润一方沃土,把城中的灵气与底蕴带向远方 那面向大坪山顶郑成功塑像的大门,收汇水之秀 山之灵气,而那高耸于运动场旁的钟塔,凝聚流逝时空,又恰似如橼巨笔,抒写着城中又快又好发展的魅力与精...

美丽的学校征文

我们的学校是一所既古老又年轻的学校,说她古老,总校是马鞍山实验小学,该有几十年的历史了,说她年轻还是一个未满周岁的二中实验学校,她坐落在东方明珠小区内。学校前面有一座桥取名为剑桥,我们每天都往返该桥,寓意着我们步入世界著名的高等学府 英国剑桥大学去深造。学成满载经书,跨出校门走入五彩缤纷的社会,去贡...

师生读书活动实施方案

仪陇县度门镇小学校。关于开展师生读书活动实施方案。朱永新说 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由此可见,阅读应该是学校教育一种长期的 日积月累的 潜移默化的精神活动。根据2013年秋季新政片区教育行政会议精神,特制定本读书方案。一 活动目的。为进一步促进广大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师内涵发展...

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

读书,犹如在和圣人对话 读书,悄悄洗礼着自己的心灵 读书,轻轻抚慰着自己的生命 人生之乐需读书。读书之乐,在于心灵的无限自由。人在江湖,往往身不由己。常有壮志难酬的懊恼,好梦难圆的遗憾,无力挣脱的束缚。但只要一书在手,从容展卷,把你的心灵随文字一起放飞,便可享受最完整最纯粹的幸福。你可以惊叹 横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