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样表

发布 2024-02-06 14:00:02 阅读 6647

六年级数学(上)各课时知识点汇编。

执笔】:陈士彬 【审核】:陈富强。

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

教学内容】:p例1、例2和“练一练”,练习一第1-4题。

课型】:新授课。

课时】:1-1-1

教学目标】:

1.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来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点、线、面的特。

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及正方体的棱,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动手的能力及归纳的能力。

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

教学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知识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易错点】1、让学生先分别指出长、宽、高各是哪条线段,标准是啥。

2、长、宽、高各多少。

随堂习题】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

教学内容】:p3例3、“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一第5-9题。

课型】:新授课。

课时】:1-2-2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根据所给的长方形。

的特征判断它们能否组成长方体或正方体。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立体观念。

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体的侧面展开图。

教学难点:认识长方体的侧面展开图。

知识点】:知识点1:

知识点2.

易错点】1、长方体的侧面展开图。

2、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

随堂习题】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1)

教学内容】:p6例4、“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二第1-4题。

课型】:新授课。

课时】:1-3-3

教学目标】:

1.理解表面积的含义,能正确计算6个面完整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培养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知识点】:知识点1:概念: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们的表面积。

知识点2.计算公式:

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或。

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或。

易错点】1、 长方体和正方体分割后的表面积。

2、 长方体和正方体不足六个面的表面积。

随堂习题】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2)

教学内容】:p7例5和“练一练”,练习二第5-10题。

课型】:新授课。

课时】:1-4-4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学会运用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求物体的4

个或5个面的面积之和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增强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重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所求问题的具体特点选择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所求问题的具体特点选择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知识点】:不足6个面的实际问题根据具体情况计算,例如鱼缸、无盖纸盒等等。

易错点】1、 长方体和正方体分割后的表面积。

2、 长方体和正方体不足六个面的表面积。

随堂习题】课题】:体积和体积单位(1)

教学内容】:p10-11例6、例7,“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三第1-4题。

课型】:新授课。

课时】:1-5-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猜测、验证等活动过程,体会物体是占有空间。

的,而且占有的空间是有大小的,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意义,能直观比较物体体积或容器。

容积的大小。

2.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发展观察、操作和想象能力,增强空间观念。

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操作活动,初步认识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教学难点:通过操作活动,初步认识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知识点】:知识点1:体积的概念。

知识点2. 溶积的概念。

易错点】1、 判断常见物体的大致体积。

2、单位的转换。

随堂习题】课题】:体积和体积单位(2)

教学内容】:p12-13例8和“练一练”,练习三第5-10题。

课型】:新授课。

课时】:1-6-6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初步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实际大。

小的表象,能正确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

2.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经历观察、思考、**等学习活动过程,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体积单位。

教学难点:初步具有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实际大小的观念。

知识点】:知识点1:

概念: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它们的体积(容器所能容纳其它物体的体积叫做它的容积)。

知识点2.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升=1000毫升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

1l=1000l1l1l

易错点】1、 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理解及应用。

2、单位的转换及其失误书写。

随堂习题】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1)

教学内容】:p16-17例9、例10,“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四第1-3题。

课型】:新授课。

课时】:1-7-7

教学目标】:

1.在数学活动中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能运用公式正确。

计算它们的体积,并解决相应的简单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进一步积累探索数学问题的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教学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知识点】:计算公式:

长方体体积公式=长×宽×高或

正方体体积公式=棱长×棱长×棱长或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或

易错点】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2、 长方体和正方体形状变化后的体积计算。

随堂习题】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2)

教学内容】:p18例11和“练一练”,练习四第4-8题。

课型】:新授课。

课时】:1-8-8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进一步沟通正方体和长方体体积公式,并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得出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这一公式,会用次公式计算长方体和正方。

体的体积,并能用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通过学习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重难点】:

教学重点:应用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统一计算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应用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统一计算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随堂习题】课题】:体积单位间的进率(1)

教学内容】:p19例12和“练一练”,练习四第9-14题。

课型】:新授课。

课时】:1-9-9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的推导。

过程,明白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的道理,会正确运用体积单位间的进。

率进行名数的变换。

2.让学生用对比的方法,记忆并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掌。

握它们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重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进率进行相邻体积单位的换算。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合理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知识点】:体积(容积)单位进率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升=1000毫升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

1l=1000l1l1l

易错点】1、 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应用的小数点移位。

2、符号的运用。

随堂习题】课题】: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2)

教学内容】:p21-22练习四第15-19题。

课型】:新授课。

课时】:1-10-10

教学目标】:

1.在学生掌握体积及容积单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白相邻的两个体积(容。

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的道理,会正确运用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名数的变换。

2.提高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随堂习题】课题】:整理与练习(1)

教学内容】:p23“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第1-6题。

课型】:复习课。

课时】:1-11-11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意义,熟练进行。

体积和容积单位间的换算,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及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运用公式。

解决实际问题。

2.提高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

教学重点:对本单元所学内容进行梳理,进一步完善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知结构。

教学难点:对本单元所学内容进行梳理,进一步完善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知结构。

知识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概念: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们的表面积。

计算公式: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或。

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或。

注:不足6个面的实际问题根据具体情况计算,例如鱼缸、无盖纸盒等等。

体积(容积)单位进率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升=1000毫升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

1l=1000l1l1l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容积):

概念: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它们的体积(容器所能容纳其它物体的体积叫做它的容积)。

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知识点复习

时间 90分钟 班级姓名分数。一 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把 7按从小到大排列是 3.6000千克 吨毫米 3分米。53分米 米 分米 20分米 厘米。5千克 克6吨300千克 千克。4.用一些小正方体搭建几何体,从正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都是 5.学校早上8 00上课,一节课40分钟,在 第一...

六年级数学上册反思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石门镇中心小学 王路。分数乘法 教学反思 分数乘整数 分数乘分数这两堂课,我都注重从生活引入,并通过直观的线段图 折纸等方式让学生理解算理。课中,我能改变以例题 示范 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改变以记忆法则 机械训练为主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要点。一 目标与要求。1.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2.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3.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4.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除法计算。5.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与分数 除法的关系,并能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