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复习试卷 八年上册

发布 2024-01-03 00:45:05 阅读 8169

九年级物理下学期第一次周考试卷。

考试内容:《八年级上册全部》 2019.3.17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1、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1.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一只大公鸡质量约为2000 g

b.一台家用空调正常工作时功率约为50 w

c.初中物理教材宽度是26 dm

d.小明同学1分钟跳绳次数为250次。

2.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b.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

c.打雷时捂住耳朵可以防止雷声的产生。

d.**、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超声波的产生。

3.下列现象中,应用物理知识解释合理的是( )

a.载重汽车装有许多车轮,是为了减小摩擦。

b.拍打刚晒过的被子,灰尘脱落,由于被子具有惯性。

c.手中的石头释放后,下落得越来越快,是因为重力的作用。

d.汽车在结冰的路面行驶时,车轮上缠绕铁链,是为了保护轮胎。

4.黑暗的房间里有两盏电灯,只有一盏灯点亮,但人能看到未点亮的灯。以下对于“看到未点亮灯”所画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abcd5.(2018绵阳中考改)在门窗关闭的空教室里说话,会感到声音比在门窗打开、放有桌椅的教室里的声音响亮,原因是( )

a.声音的响度变大 b.声音的音调高些

c.同学的音色变了 d.原声与回声混在一起了。

6.(2018泉州质检改)央视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诗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诗中“冰”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诗中“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诗中“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中“泪”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7.(2018广西北部湾中考)如图所示,使用手机摄像头扫描***时,成缩小的实像。下列仪器成像特点与此相同的是( )

a.放大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显微镜。

8.(2018安徽中考改)图示为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约15 min

b.该物质是非晶体,熔点为80 ℃

c.在第15 min,该物质开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在第10 min到第25 min之间,由于物质温度不变,所以不吸收热量。

9.教室用的投影仪,若透镜上停留有一只飞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屏幕上将有一只飞蛾的像。

b.屏幕上的像将变得模糊。

c.屏幕上的像将变暗些。

d.屏幕上的像不会受任何影响。

10.(2018重庆中考b卷改)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水中的“倒影” b.镜中的“像c.日食的形成 d.水面处“折断”

11.(2019改编)在飞机旁边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耳罩的作用是( )

a.防止噪声的产生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防止耳朵冻伤。

12.(2018盐城中考改)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如图所示。下列操作使光斑向左移动的是( )

a.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

b.保持激光射入方向不变,把容器绕入射点逆时间旋转。

c.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

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增大。

13.如图乙所示,是小安同学自制的潜望镜,利用它能在隐蔽处观察到外面的情况。用它正对如图甲所示的光源“f”,则所观察到的像是( )

14.(2018北京中考改)小军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5 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 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蜡烛放置在35 cm刻度线处,如图所示。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的虚像。

b.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正立的像。

c.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放大的像。

d.该实验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

15.(2018三明质检改)保鲜运输过程中冰袋内的冰熔化成水,变小的物理量是( )

a.密度b.体积 c.质量d.比热容。

16.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s时,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s时,将f撤掉,物体立刻静止。

c.2~6 s内物体所受摩擦力为2 n

s时,物体所受摩擦力是2 n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7.(2018株洲中考改)声音是由声源产生的。“120”救护车出车后会持续拉响警笛,行人或其他车辆听到警笛后会及时让道,这说明声音通过传替信息(选填“空气”或“能量”).

18.(2018株洲中考改)如图所示为高空跳伞运动员在极速下降过程中的一个画面,在图示的情景中,以飞机为参照物,他们是的;以其中一个运动员为参照物,其他运动员是 (均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第18题) (第19题第22题)

19.在“**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如果将平板玻璃慢慢往上提,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在实验中,如果把平板玻璃向右倾斜,则观察到蜡烛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 (选填“a”或“b”)处。

20.(2018海南中考改)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如果不爱护眼睛容易患上近视眼,因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面(选填“前”或“后”),所以矫正近视眼应配戴 (选填“凸”或“凹”)透镜。

视力正常的眼睛,远近景物都能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 (选填“实”或“虚”)像。

21.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运动的s-t图像,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甲的运动速度是 m/s;当时间t= s时,两车相距4 m.

22.(2018河南中考)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物态变化实现的。地面上江、河、湖、海中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成水蒸气,流动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后成小水滴或直接成小冰晶,就形成了云。

在一定的条件下,小冰晶将熔化成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同下落,形成雨水,汇集到江、河、湖、海中。(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23.如图所示,玻璃瓶有很多横向条纹,当我们手握瓶身时,瓶子不容易掉下来,说明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若增大握力时,瓶子仍然下滑,则瓶子受到的摩擦力 .(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24.如图甲所示,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cm.如图乙所示, 停表显示的时间是 s.

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4分)

25.(2分)如图所示,a'b'是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平面镜(保留作图痕迹).

26.(2分)如图所示,f是凸透镜的焦点,请画出光线a、b对应的出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四、简答题(4分)

27.(4分)季节“回南”天气到来了,室内墙壁和地板都会潮湿,甚至会“出水。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这些“水”是如何形成的?请你提出一种防止室内“出水”的具体做法。

五、实验题(共24分)

28.(2018盐城中考改)(5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已知凸透镜焦距为20.0 cm.

1)某次实验时蜡烛、 凸透镜与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的物距为 cm;若要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此时成的像是一个倒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2)将远视眼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要在光屏上再次看到蜡烛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移动。由此可知,在远视眼得到矫正之前,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 .

29.(2018江西中考改)(5分)2024年,江西省将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其中有一项督导工作就是检查实验报告。以下是小璟同学做“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报告(摘要).

请你将其报告中的问题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实验器材】小车斜面、金属挡板、长方体木块。

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分析】1)小车全程是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的。

2)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应 (选填“增大”或“减小”)斜面的坡度。

30.(2018宁德质检)(8分)小华为了测某石块的密度,做了如下实验。

九年级上册语文试卷 分册复习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亲爱的同学,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有很多的收获。今天,请自信地举起你的笔,认真审题,仔细答卷,让你们的聪明与智慧在这里展现,相信你一定会做得很好!一基础与积累。1 用课文原句填空。分 不宜异同。出师表 池上碧苔三四点破阵子 足蒸暑土气观刈麦 鸡声茅店月温庭筠 商山早行 浊酒...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字词及文学常识复习

学习目标 1 复习掌握本册教材的重点字词,读准字音,认准字形,能够解释重点词语的意思。2 掌握本册教材 现的重点作者及有关的文学常识。教学过程 课前延伸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雪皑皑 黔省 毡房 扎营盘 挣扎 骨碌 蜷缩 咀嚼 呜咽 焦灼 愠怒 蔫巴 飒爽 抽噎 泥泞 驮着 猝然 蓦地 绚丽 篝火 平仄...

九年级上册美术理论复习

九年级上册美术理论复习题。1.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特点 大多精美。击鼓说唱俑是东汉的作品,属于民俗雕塑。菩萨像属于宗教雕塑,伏虎特勒骠属于纪念性雕塑。四川乐山大佛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现存世界上最大的坐佛像。2.外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材料主要以石材为主,造型为简单的几何形体。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框架结构为主,对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