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语文试卷 分册复习

发布 2024-01-03 00:40:05 阅读 4400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亲爱的同学,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有很多的收获。今天,请自信地举起你的笔,认真审题,仔细答卷,让你们的聪明与智慧在这里展现,相信你一定会做得很好!

一基础与积累。

1.用课文原句填空。(分)

不宜异同。(《出师表》)

池上碧苔三四点破阵子》)

足蒸暑土气观刈麦》)

鸡声茅店月温庭筠《商山早行》)

浊酒一杯家万里渔家傲·秋思》)

诗词中运用典故,使得诗词语言既含蓄又能表明作者的用意,从而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如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就运用。

这一典故含蓄地表达自己渴望被重用的心情。又如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运用这一典故描写战争激烈的场面,来表明诗人报效祖国的情感。

“酒”在古代诗词常是借物抒情的对象,如“浊酒一杯家万里”“酒酣胸胆尚开张”“醉里挑灯看剑”等等。请你再找出两句关于“酒”的诗句。(多写一句且正确加1分)

2.下面一段文字,请根据具体语境,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那是一片候春的秋叶。尽管它早已不能为树木光全作用,对新一代的花朵无法作出实际奉献,但它那为新一轮生命的dàn( )生,……

秋叶候春竟然不落只是个案。抚养和赡养,应该是人生美丽的循环。一片玉兰秋苦苦候春,直到新一轮花苞膨胀欲放前夕才悄( )然离枝,这一悲壮雅丽的个案,启示我们更深入地体味天下父母心。

我们或许都能“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一定也能“可怜天下父母心”吗?生生不息ruì( 智的人类啊,在你栖( )息的大地上,有多少这样的细节,值得你用心灵支亲近……

dàn( )生 ruì( 智悄( )然栖( )息。

3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请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在下面方格中。找出几个改几个。

脑羞成怒走头无路望文见意伸张下义根深蒂固见义思迁心无旁鹜。

下列词语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漫不经心走投无路星络棋布问鼎苍穹。

b心旷神怡如火如荼重峦叠嶂莫名其妙。

c洗耳恭听弛名中外百废俱兴生机盎然。

d融会贯通开天僻地充耳不闻分庭抗礼。

4.王明同学准备在网上报名参加北京2008奥运会志愿者的招募,去实现自己的“青春梦想”,他找来了北京2008奥运会志愿者标志和同学们共赏。

1) 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这个标志的组成。(2分)

2) **这个标志的寓意。(4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6题。(16分)

做医生的邻居跟我讲了个事儿:他的一个病人,挺年轻的姑娘,患了干燥综合症。这是一种很罕见的病,就是身体分泌的那些汗液、胃液和唾液都越来越少,导致人消化困难,必须借助专门的导管将类似胃酸的物质输入体内,才能稍稍缓解;更残忍的,这种病人不能见阳光。

阳光就像一台榨汁机,会很快耗完病人的体液,就像在榨取一个鲜嫩的苹果,导致病人呼吸衰竭。现在的医术还无法彻底**这种病症,在谨慎地反复会诊之后,他们诊断,这个姑娘最多还能再活10个月。

姑娘的病房,窗帘是日夜拉上的,只有镍灯发出淡淡的冷光。只有月光很暗淡的夜晚,病人才可以在**的陪同下到院子里散步。

医生说,他从没见过那么苍白的脸,却也从没见过那样明亮的眼神。每次他进去的时候,都看见那个姑娘在专心致志地涂指甲油,鲜艳通红的那种,和她的苍白正好形成鲜明的对比。

两个多月后,我在网上看到一份资料,说国外有个患干燥症的病人,生活在避免阳光直射的环境里,活了3年之久,希望这则消息可以使这个姑娘宽慰一些,我打印下来,去找那个医生。

医生听清来意,摇摇头,说没有用了,她已经去了。看着我惊讶的样子,医生叹口气:“她突然坚持去天山旅行,我们通知了她的父母,但谁也劝不住。

后来听说她根本没爬上去,只是在天山脚下的草原骑马,病情当场发作,救治无效,就没了。挺可惜的,才22岁,听说恋爱都没谈过……”

身患绝症的年轻女孩,让自己的生命提前在明媚的阳光下凋谢,该有着怎样的勇气和决心?

医生又说,她和你一样,喜欢读书写东西,在整理病人遗物的时候,整理出来一大堆各种颜色的指甲油,每种颜色外面都贴了张小纸条,是她自己给那些指甲油起的名字。其中,淡蓝色的,叫做“豆蔻”;银色的,叫做“妖精”;而大红的那支,她起了一个很古典的名字,叫做“与子偕老”。听得我心酸。

阳光和生命相比,当然生命重要。但在某些关键时刻,阳光显得那样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甚至用生命去换取也心甘情愿。

她鲜红的指甲油,也许一直是她心底下鲜红的太阳。可是,她不能舍弃的,不仅仅是一种可以检测生命硬度和质量的阳光,还有尘世每日升起的太阳。

我们健康人每天都能看到、触摸到阳光,就像看到、触摸到很多其他美好的事物一样。只是在通常情况下,我们选择了疏忽,而非珍视。

11、下面三项中,你认为哪一项最适合做文章的标题?为什么?(3分)

a、《生命啊,生命》 b、《阳光啊,阳光》 c、《阳光与生命》

答:选项。因为

12、作者善于运用一些修饰语来传情达意。例如:(1)用来修饰姑娘的脸,说明 ;(2)用来修饰阳光,借此来比喻等等。(4分)

13、文中多次提到姑娘用的指甲油,由指甲油我们可以联想到姑娘的精神面貌。(2分)

14、第段画线句中,你认为“生命的硬度”是指生命的质量”是指2分)

15、第段中说姑娘“突然坚持去天山旅行”,你是否赞成她的这一行动?为什么?(3分)

答: 16、对于阳光、空气、水等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司空见惯的事物,我们健康的人常常会熟视无睹地“疏忽”它们的存在。读了本文后,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珍视”它们?为什么?(2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13分)

位于中国、尼泊尔边境上的喜马拉雅山是目前地球上最高的山脉。它的顶峰珠穆朗玛峰高达8848米,堪称世界之最。

近半个世纪以来,地质学家对喜马拉雅山进行了研究,特别是近20年来世界各国学者纷纷对青藏高原进行实地勘测,弄清了喜马拉雅山脉的来龙去脉。科学家们从喜马拉雅山的原层海相沉积层中找到了鱼龙、三叶虫、珊瑚、海藻等古海洋生物的化石标本,从而证明:早在4000~5000万年前,喜马拉雅山脉所处地区是一片湛蓝的大海。

众所周知,地球最上层约不到100公里的厚度是一层带有弹性的坚硬岩石,叫做岩石层。岩石层可以发生脆性断裂,形成为数不多的板块,板块之间可以做相对运动。根据板块大地构造假说,科学家们将全球岩石分为6个大板块,即欧亚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澳板块和南极板块。

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就是由于欧亚板块和印澳板块的相互碰撞,使得沉积在海中的巨厚沉积岩褶曲隆起所致。这样古海便渐渐消失,代之以高耸入云的山脉。

科学家们经过测量,发现印澳板块至今仍在向北漂移,致使喜马拉雅山脉继续不断升高,近万年来,喜马拉雅山脉升高了500米,即以每年5厘米的速度在上升。

一些地质学家认为,地球上的山脉是不会超过万米的。他们曾用生活中的一个例子作了解释:如果我们用雪白细嫩的豆腐来“叠罗汉”,那么,不需叠上几层,最底层的豆腐必将由于承受不了其上的压力而最终“垮台”。

这个例子同样适用于山脉的升高。因为山脉的升高也像是在“叠罗汉”,只不过是用泥土、岩石在不断地堆积而已。在山体不断抬升之际,山底所承受的压力也是相应增大,一旦达到极限,偌大的山体就会像豆腐那样散架崩塌。

经过推算,科学家们认为这个极限负荷是当山脉上升至10000米时的负荷。这一假说同样证明了地球上至今没有万米高山的原因。

然而,喜马拉雅山脉还在不断上升,如果上升速度仍保持每年5厘米不变,那么不用22024年,它的高度将超过万米。到那时,喜马拉雅山脉是散架崩塌,还是继续高耸在地球上,可以说至今还是一个谜。

17.根据第三段内容,简述喜马拉雅山形成的过程。(3分)

18.文中用豆腐“叠罗汉”作比,目的是什么?(3分)

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位于中国、尼泊尔边境上的喜马拉雅山是目前地球上最高的山峰。

b.现高达海拔8848米的喜马拉雅山脉仍在不断升高。

c.山体不断抬升,山底所承受的压力相应增大。

d.科学家们认为,地球上山脉底座的极限负荷是当山脉上升至海拔10000米时的负荷。

20.读了这篇文章,你会得出“喜马拉雅山最终不会高过万米”的定论吗?请说说你的理由。(4分)

九年级复习试卷 八年上册

九年级物理下学期第一次周考试卷。考试内容 八年级上册全部 2019.3.17 考试时间 90分钟总分 100分。1 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32分 1.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一只大公鸡质量约为2000 g b.一台家用空调正常工作时功率约为50 w c.初中物理教材宽度是26 dm d.小明...

九年级上册美术理论复习

九年级上册美术理论复习题。1.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特点 大多精美。击鼓说唱俑是东汉的作品,属于民俗雕塑。菩萨像属于宗教雕塑,伏虎特勒骠属于纪念性雕塑。四川乐山大佛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现存世界上最大的坐佛像。2.外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材料主要以石材为主,造型为简单的几何形体。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框架结构为主,对称的...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试卷

一 积累和运用 共6小题,计16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墨翟 d 卑鄙 b 脊髓 j su 度德量力 du b 崩殂 c 譬喻 b 舴艋 z m ng 咎由自取 ji c 弓弦 xi n 嫉妒 j 拙劣 zhu li 潜移默化 qi n d 伺机 s 带挈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