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校教案

发布 2023-07-28 03:59:58 阅读 3851

家长学校教案——道德、礼仪、挫折。

授课人:刘银平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

1、引导家长明确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2、帮助家长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3、建议家长培养孩子的礼仪和挫折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家长们明白挫折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导入:

很高兴迎来了一个和家长沟通的日子,和大家交流更加坚定了我工作的信心,你们是我工作的支持者,是我力量的源泉,家长们的责任心很重,对待孩子的态度深深的感染了我,使我更加意识到肩上的责任重大。

今天我就现在家长们存在的一些问题讲授以下几个内容:第一,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第二,家长在培养孩子健康心理上,特别要注重的几点。

第三,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应注意的问题。第四,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梅老师就父亲如何参与家庭教育的三点看法。

1、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

一个孩子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拥有一个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才能为将来的人生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家长对孩子不能只注意在校的学习成绩,也要关注思想品德方面的修养,注意他们在社会上可能受到的不良影响,否则好孩子也有可能变坏,有的甚至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有的家长成天把孩子禁锢在家里学习,不注意开拓孩子视野,增长社会实践经验等,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品德的发展像涓涓细流,需要日积月累,成长中的孩子道路品质还没定型,需要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良好教育环境的营造,这个过程是由浅入深的。

低年级的小学生只是初步掌握一些道德上的判断,知道了一些诸如公平、自私之类的概念,并且主要是依据家长、老师、小伙伴们以及各类传媒的种种言论和行为,来形成自己的判断。到了高年级,他们才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标准,对一件事情或一个人做出比较独立的评价。总体来说,小学生的种种道德上的表现是不稳定的,容易受外界的影响。

这就决定了道德培养的长期性和及时性,它贯穿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要求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在培养孩子良好道德品质的过程中不要怕麻烦,要反复地讲道理、举例子,以及自身经常的影响,才能有助于将道德观念在他们心中扎下根来,仅有言教还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要通过父母的身教和结合生活实践中的各种情境施教。孩子们是通过模仿来学习各种不同的行为方式的,模仿是没有道德判断的,但通过模仿学到的不同行为方式,就是别人评价个体道德品质的依据。

孩子们模仿最多的就是父母,因此对于家长来说,在孩子面前要做到慎言、慎行,家长一句随便说出的话,对于一件小事的处理,都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良好品德的培养。身教胜于言教,这句话用在父母对孩子的品德的教育上是再合适不过了。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就家庭而言,要着重抓好孩子文明礼仪和健康思想观念的教育,这是形成良好品德的基础。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用适宜的方式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重视文明礼仪教育父母要教育孩子衣着得体,整洁朴素,美观大方。

男孩子不蓄长发;女孩子不化妆,不配戴**的道饰。父母要教给孩子对长辈或初识者称呼“您”;对教师、社会工作人员称号“老师”“师傅”、“阿姨”“叔叔”等;对他人提出要求时要说“请”;与人打招呼时要说“您好”;与人分手时要说“再见”;给人添麻烦时说“对不起”;得到帮助时说“谢谢”。要使孩子正确使用礼貌用语,一方面,家长必须在待人接物过程中正确使用礼貌用语,让孩子有一本活的学习教材;另一方面,家长要创造机会让孩子随时随地练习,逐渐形成自觉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

孩子在公共场所的文明举止,既显示出个人的修养,也反映出家庭的教育水平。所以,家长要特别重视并经常利用可能的机会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如电梯门口,看见先生给女士让路,家长可以告诉孩子这就是一种文明举止;饭店里,看见服务员举止优雅、热情大方地招待客人,家长可以告诉孩子这也是一种文明举止等等。

二、在目前独生子女家庭居多、孩子智力开发早、社会影响复杂的情况下,家长在培养孩子健康心理上,特别要注重以下两点,否则可能会为将来的生存带来很多忧患。因为这样的人,经受的困难和挫折的磨练较少,心理娇弱,经不起风吹雨打,将来生活中一遇挫折,心理上便很难适应,容易产生过度的挫折感,难以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因此,要舍得让孩子承受挫折,以提高其挫折的承受能力,他们今后能够勇敢地面对生活,战胜困难。

日常生活中,孩子遇到挫折的情景很多,如能使孩子正确对待和处理,都可以达到提高孩子挫折承受能力的目的。人生的道路部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时常遇到坎坷,遭受挫折。古人云: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就当今孩子而言,可能会在学习、爱好的选择、自尊和人际关系等方面遭受挫折。如:

在学习方面,学习成绩达不到理想的目标,没能上理想的学校;在兴趣和爱好的选择方面,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得不到父母的支持,没有机会显示自己的才华和个性;在自尊方面,自己常常得不到教师和同学的信任,经常受到轻视和忍受委屈,没有被评上“三好生”,没有被选上班干部;在人际关系方面,结交不到与自己讲知心话的朋友等。孩子遇到挫折并非坏事,但陷入挫折不能自拔,就会对孩子身心健康造成消极影响,比如孩子丧失自信心,焦虑、自卑等。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以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对待生活,使孩子不断增强克服困难、不屈服于逆境的勇气和信心;帮助孩子寻求适宜的自我期望水平,不断调整目标和行为;主动了解孩子,在理解孩子的基础上帮助孩子。

在学习上,作为家长应尽量减少孩子们的心理压力,使他们放下包袱,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分数的奴隶,同时还应帮助受到挫折的孩子正视困难,在逆境中不灰心,不消沉,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重新制定学习策略方法,争取下次考好。

三、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应注意的几点:

1、在家庭生活中,对孩子要有一定的要求,家长应明确提出要求,并落实检查,不要“事事说,事事空”

2、当孩子出现错误时,家长应戒躁,但也不可小而视之,应有一个客观的态度,细心地负责,把准脉,对症下药。

3、在家庭生活中,家长一定要注意自身的行为规范,孩子来自各种家庭,他身上自觉地带着父母给他留下地烙印,家长当着孩子,尤其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不能想说就说,想做就做,你可以对你的行为负责,但你无权对你孩子的一生负责,尽管他是你生的养的,但他最终属于社会。

四、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梅志罡老师就父亲如何参与家庭教育的三点看法。

父亲平常要多亲近孩子,尽量坚持每天与孩子共享一段时光。通过这种持续有效的家庭亲子互动,孩子不仅能够从父亲那里感受到关爱,而且能从父亲的气质、情感、智力等方面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为自身的心理与智力发展补充养分。

父亲要尽力创造一种和谐的家庭互动氛围。如在孩子面前夸奖、赞扬孩子的母亲,或对妻子微笑等。夫妻间在孩子面前的爱慕行为,是确保给孩子爱的一种有效方式。

父亲要多方面关心孩子的思想与学业。做父亲的应经常抽出时间与孩子一起谈话,通过谈话使自己了解孩子,让孩子了解父亲,同时也使孩子通过父亲了解外面的世界,多方面去教育孩子,满足孩子的求知欲。

五小结:今天的课是针对目前家长们存在的一些典型的问题展开的,作为老师,我能深刻的体会到家长们的不易与困惑,我力求通过这个家长学校的渠道和你们沟通交流,和你们共同进步,让我们携手帮助孩子健康、出色的成长。

教学目的要求:

1、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怎样辅导孩子学习。

2、帮助家长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3、建议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教具准备:多**投影。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

感谢家长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前来学习。

二、帮助家长们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1、家长的榜样作用。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师,是孩子首先模仿的榜样。父母的言行、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无时不刻地影响着孩子,可以说从孩子身上,我们总能找到父母的影子。

2、家长是有目的进行教育的实施者。孩子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家长的培养、教育分不开。古今中外众多名人成材的事例无不说明家庭和父母的作用。

3、是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成长和学习知识的良好环境。这里说的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能够满足孩子生活学习必要的物质条件和适合的场所,可以说是良好的物理环境;由家长高尚的品德、健康的心态和不断进取的精神所营造的家庭氛围是良好的心理环境。

三、建议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21世纪社会变化更加剧烈、科技发展更加迅猛,因此,一个缺乏独立性的孩子是无法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家长要树立现代教育观,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1、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孩子的独立性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认识到,年幼的孩子总是在反反复复中感受着劳动的乐趣、独立做事的快乐。从不会做到逐步学会做,从做得不像样到逐步像样,这是必然的规律,也是必经的过程,从中孩子也获得了自身的发展。

正因如此,家长就应放手让孩子锻炼,不要怕他们做不好,也不能求全责备,更不能包办代替。对于孩子独立去作的事,只要他们付出努力,无论结果怎样都要给予认可和赞许,使孩子产生自信。“我行”这种感觉很重要,它是孩子独立性得以发展的动力。

孩子自己做事常常做不好甚至失败,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再去做,绝不能动辄就说“我说你不行吧,就会逞能”,更不要见孩子做不好就动手代劳。当他们执意去做那些难度较大的事时,家长应予以鼓励并给予帮助。这样会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增加他们的锻炼机会,养成独立的行为。

2、培养孩子初步独立思考的能力。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们自己想。

”遵循这样的原则教育孩子,就能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幼儿具有好奇好问的天性,对待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家长应启发他们自己动脑去想,去寻求答案。

3、创造机会,培养孩子自己拿主意作决定的能力。我国传统家教中十分注意培养孩子“听话”、“顺从”,却从不注意倾听孩子的意见。小到生活小事,大到孩子的发展方向,一概由父母决定,孩子缺少自己作决定的机会,这就不能培养他们的抉择能力。

然而,自我抉择能力也是独立性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4、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家长在培养孩子独立性时,往往同时需要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毅力。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独立做事时,最关键的是家长自己要战胜自我。

我们常见有的家长一见到孩子碰到困难,不是鼓励他去克服困难,而是立即代劳。还有的家长明知应要求孩子克服困难,坚持自己去做事,但只要孩子一哭一闹,立即心软而妥协,依顺孩子,从而前功尽弃。因此,为了孩子的未来,家长应下决心甚至下狠心,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和精神。

未来是属于孩子的,孩子未来的路要靠他们自己去走,未来的生活要靠他们自己去创造。这一切都不是父母替代的了的,深爱孩子的父母们,让你的孩子从小学着自己走路吧!

4、父母应怎样引导孩子学习。

1、布置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如果希望孩子喜欢读书,那么,家中应该有书、杂志、报纸。孩子在书香环境中成长,自然会喜欢接近书,喜欢看书。但是,这个环境还必须是简化了的,不能太嘈杂或是一下子提供太多的学习刺激,以免孩子无法专心地学习。

2、用正面的语言和亲自示范的方式来教导他。

如果您希望孩子学习一种好的行为,那么您最好使用正面的语言,明确地告诉他所要做的行为,例如告诉他“我们应该……做”,而不只是批评他、责备他做得不对。然后再亲自示范正确的动作来教导他。如果孩子说会,那么就让他做给你看,再指导他正确的方式。

家长学校教案

少批评 多赞扬,鼓励孩子健康成长。彭继红。少批评 多赞扬,鼓励孩子健康成长。教学目的 让家长了解正确鼓励孩子的方法,做一个有 眼光 会表扬的明智的家长。教学内容 尊敬的家长 大家好!欢迎您来参加本次的家长培训,本次培训的题目是 少批评 多赞扬,鼓励孩子健康成长。首先我们来看一组口头禅 1.你怎么这么...

家长学校教案

做一名好家长。张莉岩。感谢大家来到这里,参加锦江小学家长学校的学习。中华民族历来重视教育,有着无数的家庭教育典范。如孟母三迁 岳母刺字。有关家庭教育的专著如 家训 家范 三字经 千字文 女儿经 都体现出重视家庭教育的文化传统。那么现代家长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能力呢?怎样才能培养出优秀 合格的人才呢...

家长学校教案

课题 培育爱心懂得感恩。教学目标 1 通过本次教学,让家长明确培育学生的爱心,让学生懂得感恩的重要性。2 通过本次教学,让家长知道让学生学会感恩,家庭教育是第一位的。教学过程 一 导入。各位家长,欢迎在百忙之中来到家长学校课堂,今天学习的内容是 培育爱心懂得感恩 二 案例及启示。现今的孩子大多是独生...

家长学校教案

让孩子拥有好习惯。教学主题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目的 1 引导家长认识学习习惯在孩子学习 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2 和家长 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方法。教学难点 家长怎么样以身示范,影响孩子的学习。教学方法 多 家校互动。教学课时 一课时。教学流程 一 教师引入,家长示疑 1 师 我们...

家长学校教案

5.孩子的纪律卫生观念 有事不能到校要请假。不随便丢纸屑。不带零食进校园。三 注重与孩子沟通。与孩子沟通,最重要的是要平等,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尊重。孩子也不例外。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或多或少的难题,在她向你求救或者准备放弃的时候,尽量不要批评 抱怨孩子,在任何时候都要信任孩子,给她时间,勉励她 ...

家长学校教案

课题 如何有效的建立孩子的自信心。教学目的 1 家长如何有效的建立孩子的自信心。2 家长如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从而对孩子有良好的影响。教学重点 家长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建立孩子的自信心。教学难点 家长如何用自己良好的心态,影响孩子。教学方法 讲座。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 自信心 孩子成功的源泉 哲人说 自...

家长学校教案

教学目的 1 通过学习,让家长明白孩子为什么缺乏责任心。2 通过学习,让家长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3 学习怎样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以便及时 合理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与指导。教学重点 难点 学习怎样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 谈话法教学过程 一 导入。自开学以来,全校学生在德 智 体各方面有一定程...

家长学校教案

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我将从下面两个方面与大家交流。一 正确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力所能及的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二 正确引导孩子的异 往。家长应随时观察了解孩子的表现,给以及时正确的引导。在此,给家长提几点参考意见 一 根据不同年龄段的特点,超前教育引导,防患于未然 二 父母要规范自己的言行,给孩子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