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校教案

发布 2023-07-28 01:09:52 阅读 4376

少批评、多赞扬,鼓励孩子健康成长。彭继红。

少批评、多赞扬,鼓励孩子健康成长。

教学目的:让家长了解正确鼓励孩子的方法,做一个有“眼光”、会表扬的明智的家长。

教学内容:尊敬的家长:

大家好!欢迎您来参加本次的家长培训,本次培训的题目是:少批评、多赞扬,鼓励孩子健康成长。

首先我们来看一组口头禅:

1. 你怎么这么笨!你没长脑啊!

2. 你啥时候能叫我省心?

3. 你算没治啦!

4. 你看看人家谁谁多懂事,学习多好,你能赶上人家一半就行了!

5. 你变得越来越坏了!

想问问大家是不是经常听到这样的口头禅啊,那您是否也无意中说过这样的话呢?如果没有最好了。在生活中,你是开心地赞赏孩子,还是生气地责骂孩子?

两者兼有,对吗?根据美国的一项调查,一个孩子平均要听到六句责骂后,才能听到一句表扬的话。你的孩子呢?

曾经见过一位母亲,她花了一个半小时来责骂孩子、跟孩子争吵,却没有赞扬一次,结果两人面红耳赤,两败俱伤。这样的结果只能使孩子不再尊重你,你的家庭也会变得很糟糕,所以我们要做一个明智、明礼的家长,让我们的家庭处在一个和谐的氛围中,在教育孩子时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做到少批评、多赞扬,鼓励孩子健康成长。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一、“四颗糖的故事”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任育才学校校长时,有一次,他发现一个男同学拾起一块砖头想砸另一个同学,他及时制止了,要这个学生到他办公室去。这个男同学到了陶先生的办公室,陶先生掏出第一颗糖:“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很尊重我,听从了我的话。

”然后掏出第二颗糖给这个学生:“第二颗糖奖给你,因为你很守时,准时到了我的办公室。”当这个同学深感意外之时,陶先生掏出第三颗糖,说:

“据我了解,是一个男同学欺负一个女同学,你才想拿砖头砸人的,这应该奖励你的正义感。”这时,这个同学声泪俱下:“校长,我知道错了”陶先生打断了学生的话,掏出第四颗糖:

“你敢于承认错误,这是我奖励给你的第四颗糖,我的糖果完了,我们的谈话也就结束了。”

四颗糖”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孩子都是有可爱的一面,家长和老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通过鼓励,使其找到自信,迈向成功的起点。

二、家长如何做。

赏识孩子是一种非常艺术的教育手段,用得好,就可以鼓励孩子进步,增强他的自信心,要从真正意义上做到赏识孩子,父母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是“无条件的爱”

做为父母爱孩子是我们的天性,但是有意识的爱孩子,是培养孩子最重要的一种方法,当一个人被无条件地爱着的时候,他的自信心就会大增!自己会尊重自己,进而尊重别人。在他的心灵中会感受到自我价值的产生,即自我价值开始萌芽。

而无条件地爱着孩子,是培养孩子安全感和勇气的最重要的方法。

第二是“鼓励”

美国有个大教育家说过一句非常偏激的话:“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我不知道除了鼓励还有什么别的方法!”我认为这句话当中80%的成份是真理。

教育,鼓励是需要每天做的事情。告诉你的孩子:“没问题!

爸爸相信你!”你要每天不断地巩固。可是大多数家长恰恰相反——“你就是不行,谁家孩子都比你强得多!

”这些家长仿佛是专门来为孩子泄气的。每位家长都应牢记:孩子的勇气和自信是被鼓励出来的,而鼓励是需要每天做的事情!

“第三是“表扬”

表扬是孩子做对行为、取得成绩的时候,给他加油的核心方法。当孩子的一个行为做对了,我们及时的表扬才能使孩子的行为固定下来,才能使他下次接着再做。所以表扬是家长经常要做的行为。

孩子每天、每星期总会有优良的行为,或者取得小的成绩,比如用过东西放回原处,家长应及时的表扬,表扬会把行为确定下来。表扬是孩子生命成长的阳光,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被表扬,意味事情做对了,被认可了,他的自我价值会上升,自信会增强。

第四是“确认”

一个行为是对的,不定期是错的孩子是不知道的,家长要告诉孩子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这里不带有任何表扬和批评,家长要客观地帮助孩子分清是非。实际上确认是家长帮孩子培养价值观的一系列过程。

所以,家长要知道孩子不会自动的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这些都是学来的,是我们家长不断灌输的结果。

第五是“理解”

家长和孩子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我们必须建立一个牢不可破的观念:孩子从一生下来,他的人格就是和你一样平等的。你要不把他当成和你一样平等的人来对待!

在能力上,要考虑到孩子是待培养的,是需要你不断的培养的小动物。我们的很多家长恰好弄反了:人格上不能平等对待孩子,能力上却苛求孩子什么都会!

家长要用“理解”这个工具走进孩子的心灵,不再批评、苛责。假如说你有工作上的烦恼,来找我谈谈,我什么也不问,劈头盖脸地把你一顿数落,你肯定觉得老师是不是有毛病,都没搞清怎么回事就骂我一顿!可是我们很多家长对孩子却是不问原由,开口就批。

在“理解”问题上,家长要把孩子当成平等的人来对待,不带任何的价值评判的,单纯听孩子说他有什么理由。我请家长记住一句话:“任何一个人做任何一个行为,在他自己看来都有绝对的理由!

”孩子的行为在他自己看来,总有他自己的理由,只不过这些理由在成年人看来是不对的!或者说是不成立的。如果你搞不清楚他的理由是什么,想改变他的缺点是不可能的。

如果你不能彼此倾听对方的心声,就无法搞清他行为的原因。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通过“理解”建立孩子的自我尊重感,他可以和别人心灵相通,感觉自己有能力沟通,感受彼此有能量流动,这时亲子关系就稳定了。

第六是“陪伴”

孩子不是需要我们的钱,而是需要家长的人本身!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儿子的信》,这本书引发了我对教育的思考,促使我开始对教育孩子进行了这么多年的研究。书中有句话简单得不得了:

“人需要人!”它的意思是,一个人必须在人的环境下才能长成完整意义的人,也就是他需要别人的存在,对他确认、理解、鼓励,最后他得以建立独立的人格!孩子在出生后,他的成长处在一种孤立无援的状态,他就会孤独、无助、没有安全感,需要家长的陪伴。

否则,他会渐渐产生恐惧感、对人生的无助感,也就没有办法成长。太多的家长因为自己事情太忙就用钱打发孩子,其实大错特错。假设在此时此刻,让孩子选择给他100块或者父母用1小时来陪伴他,来了解他的生命,他可能会选择100元钱。

这是因为,他自己不知道他真实的需要是什么,他的潜意识里更需要父母用1小时确认他的价值,伴随他成长!我们既要把孩子在主体资格上当作平等的人来对待,又要在思维方法上考虑他的人格是待发育的、能力是待培养的,所以还不能完全理解我们的意思。这也是儿科医生难当的原因。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只是哭,不知道自己哪儿不舒服,医生必须像兽医对待小动物那样去观察、了解。孩子缺乏父母的爱,他自己并不清楚,更不会表达。这不需要我们家长去体会、去陪伴孩子!

通过陪伴来了解孩子,通过陪伴消除孩子的恐惧感。

第七是“批评”

这是应该非常小心慎用的工具。“批评”只有针对行为本身才可能起作用。使用这个工具的前提是:

家长和孩子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关爱、关系稳定!这样批语才有作用。如果家长和孩子互相不理解、不信任,即使批评是正确的,是直指行为的、不损害人格的,孩子依然不接受你的批评,这时批评只会起***。

批评是非常专业的事情,没有经过训练,很少有人会把批评做对。因此最保险的办法就是尽量不用批评。

第八是“制定规则”

没有规矩难成方圆,该由孩子做的事情,一定让孩子自己做,家长绝不能包办代替。如果一味要求孩子只管学习就行了,变成“有事父母服其劳”,那只能将孩子打造成废人了。

因此我们家长一定要坐下来与孩子平等协商,充分认清哪些是孩子应该做的,哪些是家长该做的,并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为孩子制定出明确的行为标准和行为规则,以利于家长与孩子之间在“和平共处”的氛围下顺利执行。那种“老子天下第一”单方说了算的错误做法再也要不得了。

和谐的亲子关系可以使孩子终身受益,所以,家长应该与孩子以诚相待,经常和孩子进行感情交流,这样才能使孩子不断进步。

家长学校教案

课题 培育爱心懂得感恩。教学目标 1 通过本次教学,让家长明确培育学生的爱心,让学生懂得感恩的重要性。2 通过本次教学,让家长知道让学生学会感恩,家庭教育是第一位的。教学过程 一 导入。各位家长,欢迎在百忙之中来到家长学校课堂,今天学习的内容是 培育爱心懂得感恩 二 案例及启示。现今的孩子大多是独生...

家长学校教案

让孩子拥有好习惯。教学主题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目的 1 引导家长认识学习习惯在孩子学习 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2 和家长 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方法。教学难点 家长怎么样以身示范,影响孩子的学习。教学方法 多 家校互动。教学课时 一课时。教学流程 一 教师引入,家长示疑 1 师 我们...

家长学校教案

课题 如何有效的建立孩子的自信心。教学目的 1 家长如何有效的建立孩子的自信心。2 家长如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从而对孩子有良好的影响。教学重点 家长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建立孩子的自信心。教学难点 家长如何用自己良好的心态,影响孩子。教学方法 讲座。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 自信心 孩子成功的源泉 哲人说 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