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校教案

发布 2023-07-28 02:29:55 阅读 4418

2.溺爱,对教育孩子来说自然不是个好事,反之,打骂孩子也不一定会起到多好的效果,比如说,家长强制孩子做事,当孩子做事做不好的时候,有的家长不是耐心的去教孩子怎么做,而是非打即骂,挖苦、数落、讽刺、讥笑,等等都来了,使孩子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该怎么做,在这个时候,在孩子的心理就会对家长、对劳动产生逆反心理,明明自己能做的事情,都不愿做,也不敢做,怕挨骂。索性就不做了。

年龄大一点了,就是有一点的自理能力,做的也不会有条有理。

3.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要从让孩子学做家务开始家长在训练孩子的自理能力的时候,除了训练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日常生活以外,还要特别强调训练孩子学做家务。如让孩子自己做早点,洗袜子,拿牛奶,买东西等。

家长在吩咐孩子做家务时要有耐心,孩子主动帮助做家务应得到鼓励。同时,家长对孩子应提出切合实际的要求并做具体的技术性指导,即使是洗手帕、洗碗蝶或收拾房屋也要注意这一点。当孩子不愿意去做家长吩咐的事情时,家长要讲明道理,把具体要求说明白,态度坚决地要求孩子完成。

千万不要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而且最后还给孩子让了步,孩子会认为自己“胜利”了,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孩子仍可以采用这种办法来对付父母。这会给训练孩子的自理能力的效果和家长的教育权威带来威胁。家长还要让孩子们懂得让他们做家务就算完事,而是要培养他们独立、勤劳、刚强、负责任的心理品质,以及锻炼他们的自理能力。

4.家长对孩子做的事应以鼓励、肯定为主由于孩子年龄小,认识水平不高,考虑问题不周全,力气小,在做事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失误。大人不应因此指责孩子,更不能惩罚孩子,而应首先鼓励孩子做得对的地方。

对于孩子有失误的地方,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到问题所在,以提高操作的技能和水平。这样,既能保护孩子自理活动的自觉性、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又能帮助孩子逐步走向成熟,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自理活动能力。家长还可以做些示范,如教子有方的家长教孩子做家务所采用的“三步教学法”,就是一种示范的方法:

首先是大人先做一次示范表演,让孩子在旁边仔细观察。然后,家长和孩子再一起做一遍,发现孩子做得不对时及时予以纠正,必要时可以手把手地教给他们那些较复杂的动作。最后,放手让孩子独立去做一遍,大人在一旁观察指导。

孩子如有兴趣,可以让他们反复多做几遍。如果孩子总也做得不好,家长切不可性急,更不能漫骂或挖苦,主要是以鼓励为主,肯定他做的好的方面,在此基础上指出其不足之处,使孩子感到自己再加把劲就可以做好了。当孩子把事情做好之后,要表示特别高兴、开心,并鼓掌表示祝贺,让孩子知道,他把事做好了爸爸妈妈特别高兴,这样也可以提高孩子做事的兴趣。

这样的教育方法,不仅可以锻炼孩子和自理能力,而且极大地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对促进孩子身心发展将产生积极作用。

三、明确培养“自理能力”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1.“自理”是生存的基本能力。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幼年和少年时期过着无忧无虑、心满意足的生活的年轻人,在他们刚刚跨进独立的劳动生活时,往往会感到精神颓丧,对前途失去信心。

”有这样一个故事发人深省:一只虎皮鹦鹉被主人养在鸟笼中,每日衣食无忧。后来,主人看见其他的鸟儿在大自然里自由自在地生活,觉得虎皮鹦鹉整天被关在笼子里很可怜,于是就打开笼子将它放回了大自然。

主人以为鹦鹉从此会过上幸福的生活,可没想到,几天后鹦鹉却死于饥寒交迫。因为它既不会筑巢也不会寻食。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科学技术、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时代,也是人类自身竞争最为激烈的时代。孩子长大后,要在这个时代中生存、发展,获得成功,而不被时代所淘汰,就必须从小培养他们的应变能力,不断学习更新自我的能力以及生活自理能力。否则,他们就会像那只虎皮鹦鹉一样难以适应。

2.“自理”是创业的基本前提。据《中国教育报》报道,在日本,从1998年起,文部省就和通产省合作在小学实施“就业与创业教育”。日本小学有个“早起会”,敦促孩子们很早起来,利用早上课前二三个小时搞勤工俭学,给人送报纸、餐饮,这既是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又是对将来创业的一种准备和尝试。

这种做法很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借鉴。

3.“自理”是独生子女教育的突破口。如今生活在我们周围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小皇帝”似的生活也越来越让我们担忧。比如:

入睡和起床的能力,吃饭和排泄的能力,着衣和穿鞋的能力,洗衣和做饭的能力,保护自己身体的能力,上街过马路、买东西的能力等等,一个人如果不具备这些基础的能力就无法生存,更谈不上发展了。因此,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也是当今独生子女教育的突破口。

4.“自理”是“五自”的基矗依据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同志为少年儿童提出了“五自”要求。即要求少年儿童一代做到自理、自学、自律、自护、自强。今天的少年儿童能否在新世纪的激烈竞争中学会生存与创造,能否驾驭生活,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和祖国未来的合格建设者,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自理是少年儿童的一个必备素质,做到“五自”,起点应当是“自理”,只有学会了自理,才可能逐步达到“五自”要求。因此,学会“自理”是“五自”的基矗。

四、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方法。

1.家长同志们先讨论一下,怎样培养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呢?然后各自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可以适当记录一些好的意见)

2.提出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在家庭劳动中培养。培养孩子们独立自主精神,摆脱依赖心理,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应该要求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的事自己做,今天的事今天完成,从而锻炼孩子的独立性。

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在美国,多样的小型活动是寓教于乐的手段。如组织缝纽扣、洗衣服、刷鞋,叠被子等各种比赛;会同家长让孩子“当一天家,理一天财”;还可利用节假日开展活动,如在迎接年时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做贺年片、手包饺子等。

这些都可以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增添生活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锻炼孩子的能力。

在鼓励中培养。有人说:“孩子为赞赏而生存。

”家长多给予孩子一些鼓励和赞扬,孩子就有了自信。有了自信,孩子就能看到希望,奇迹也就创造出来了。如果孩子扫地扫到鞋子上,拖地把脏水泼到衣服上,家长就大声训斥,孩子的兴趣被打消了,今后他还会再做吗?

自理能力又怎么能提高呢?

培养自理能力父母要以身作则。孩子的自理问题,实际上是一个自立问题。如果一个孩子想自立了,那么他就会去努力地自理,就会积极地尝试,去培养和提高自理能力。

而自立,这就和父母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父母有很强的奋斗精神、自立精神,那么,孩子就会有这种精神。家长一定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很好的榜样。

五、总结。21世纪是能力的社会,让我们从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做起吧!我们今天所做的每一点、每一滴,都会在孩子未来的生活里发出耀眼的光芒。

家长学校教案

少批评 多赞扬,鼓励孩子健康成长。彭继红。少批评 多赞扬,鼓励孩子健康成长。教学目的 让家长了解正确鼓励孩子的方法,做一个有 眼光 会表扬的明智的家长。教学内容 尊敬的家长 大家好!欢迎您来参加本次的家长培训,本次培训的题目是 少批评 多赞扬,鼓励孩子健康成长。首先我们来看一组口头禅 1.你怎么这么...

家长学校教案

做一名好家长。张莉岩。感谢大家来到这里,参加锦江小学家长学校的学习。中华民族历来重视教育,有着无数的家庭教育典范。如孟母三迁 岳母刺字。有关家庭教育的专著如 家训 家范 三字经 千字文 女儿经 都体现出重视家庭教育的文化传统。那么现代家长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能力呢?怎样才能培养出优秀 合格的人才呢...

家长学校教案

课题 培育爱心懂得感恩。教学目标 1 通过本次教学,让家长明确培育学生的爱心,让学生懂得感恩的重要性。2 通过本次教学,让家长知道让学生学会感恩,家庭教育是第一位的。教学过程 一 导入。各位家长,欢迎在百忙之中来到家长学校课堂,今天学习的内容是 培育爱心懂得感恩 二 案例及启示。现今的孩子大多是独生...

家长学校教案

让孩子拥有好习惯。教学主题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目的 1 引导家长认识学习习惯在孩子学习 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2 和家长 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方法。教学难点 家长怎么样以身示范,影响孩子的学习。教学方法 多 家校互动。教学课时 一课时。教学流程 一 教师引入,家长示疑 1 师 我们...

家长学校教案

5.孩子的纪律卫生观念 有事不能到校要请假。不随便丢纸屑。不带零食进校园。三 注重与孩子沟通。与孩子沟通,最重要的是要平等,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尊重。孩子也不例外。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或多或少的难题,在她向你求救或者准备放弃的时候,尽量不要批评 抱怨孩子,在任何时候都要信任孩子,给她时间,勉励她 ...

家长学校教案

课题 如何有效的建立孩子的自信心。教学目的 1 家长如何有效的建立孩子的自信心。2 家长如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从而对孩子有良好的影响。教学重点 家长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建立孩子的自信心。教学难点 家长如何用自己良好的心态,影响孩子。教学方法 讲座。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 自信心 孩子成功的源泉 哲人说 自...

家长学校教案

教学目的 1 通过学习,让家长明白孩子为什么缺乏责任心。2 通过学习,让家长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3 学习怎样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以便及时 合理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与指导。教学重点 难点 学习怎样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 谈话法教学过程 一 导入。自开学以来,全校学生在德 智 体各方面有一定程...

家长学校教案

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我将从下面两个方面与大家交流。一 正确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力所能及的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二 正确引导孩子的异 往。家长应随时观察了解孩子的表现,给以及时正确的引导。在此,给家长提几点参考意见 一 根据不同年龄段的特点,超前教育引导,防患于未然 二 父母要规范自己的言行,给孩子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