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考点整理

发布 2019-07-28 09:40:37 阅读 8985

广义刑法:一切规定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刑法从其型式上看,有以下三种:1.刑法典2.单行刑法3.附属刑法。

但书规定:有的条款前后内容包含着相反的意思或者例外的情况,或者有限制性的规定,或者对前面部分的补充,通常在中部加“但是”这个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加以连接。“但是”后面的部分,学理上称之为但书规定。

从解释的效力分类。

1.有权解释。又称为法定解释、正式解释和有效解释。

在我国有权解释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1)立法解释立法机关进行的刑法解释(2)司法解释。国家司法机关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所作的解释。

2.学理解释,又称为非正式解释。

从解释的方法分类。

1.文理解释。又称为字面解释、文法解释。

2.论理解释(1)扩张解释 (2)限制解释。

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罪刑法定原则;平等适用刑法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基本含义: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并且派生出一些具体原则:排斥习惯法、禁止类推适用、刑法效力不溯及既往、禁止不定期刑等。

一、刑法空间效力的概念与原则。

刑法的空间效力,就是指刑法对地和对人的效力。

属地管辖权。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属人管辖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保护管辖权。

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照本法规定的最低刑在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普遍管辖权。

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行使管辖权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我国现行刑法中的犯罪概念,揭示了犯罪的基本特征,即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刑罚当罚性。

2023年刑法同样采用“从旧兼从轻原则”

1.行为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不管修订后的《刑法》如何规定,都不能根据修订后的《刑法》追究,即刑法没有溯及力。

2.行为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而修订后的刑法不认为是犯罪的,如果该行为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即不认为是犯罪,也即刑法具有溯及力。

3.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按照修订后《刑法》总则中关于失效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但如果修订后《刑法》处刑较轻的,应适用修订后的《刑法》。

一、犯罪在理论上的分类。

一)自然犯与法定犯。

自然犯,又称刑事犯,是指违反公共善良风俗和人类伦理,由刑法典和单行刑法所规定的传统性犯罪。

法定犯,又称行政犯,是指违反经济、行政法规中的禁止性规范,并由该法规中的刑事罚则(附属刑法的一种)和刑法典所规定的犯罪。

二)身份犯与非身份犯。

身份犯,是指以一定身份作为犯罪构成主体条件的犯罪。非身份犯,是指刑法对其犯罪主体条件未作特别规定的犯罪。

三)行为犯与结果犯。

行为犯,指以侵害行为之实施为构成要件的犯罪,或者以侵害行为之实施完毕而成立犯罪既遂状态的犯罪。前者如**罪;后者如偷越国境罪和脱逃。

结果犯,指以侵害行为产生相应的法定结果为构成要件的犯罪,或者以侵害结果的出现而成立既遂状态的犯罪。

如交通肇事罪,以危害行为导致的严重交通事故作为犯罪构成要件。

如故意杀人罪,死亡结果出现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状态。

四)实害罪与危险罪。

实害犯,指以行为出现法定的危害结果为构成要件的犯罪

危险犯,是指实施危害行为并出现某种法定危险状态为构成要件的犯罪。

如破坏交通工具罪。

危险犯分为具体危险犯和抽象危险犯。

犯罪构成的概念。

犯罪构成是有刑事实体法规定的,成立该种犯罪所必须的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总和。

犯罪客体的概念,犯罪客体是我国刑法所保护的,并且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刑法理论将不作为犯罪分为两种类型:

刑法明文规定只能由不作为构成的犯罪,即纯正不作为犯或真正不作为犯。

刑法条文没有明文将不作为表述为构成要件要素的情况,即通常由作为予以实现的构成要件而由不作为来实现的犯罪,即不纯正不作为犯或不真正不作为犯。

不作为犯罪构成要件。

1.行为人负有积极行为的法律义务。

2.行为人能够履行特定义务。

3.行为人不履行义务,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危害结果。

犯罪主体概念犯罪主体,指达到法定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的自然人或单位。

刑事责任年龄的立法划分。

1)绝对无责任年龄时期。行为人的年龄不满14周岁的,其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2)相对无责任年龄时期。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抢劫、贩卖毒品、放火、**、投放危险物质、应当负刑事责任。

3)完全责任年龄时期。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4)从宽责任年龄时期。对于实施了犯罪并需要负刑事责任的已满14周不满18周岁的人,应当一律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5)刑法修正案(八)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几种“特殊人”的刑事责任能力。

1)精神病人。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间歇期的精神病人在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醉酒的人。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3)又聋又哑的人和盲人。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单位犯罪。可以由单位构成为犯罪主体的行为。

犯罪故意概念: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犯罪故意的法律分类。

直接故意: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希望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间接故意: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间接故意一般存在以下三种情形:

1)为了追求某一危害结果,而放任另一危害结果的发生。

2)为了追求某一合法利益,而放任了另一种危害结果的发生。

3)突发性事件实施的危害行为,不计后果地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

犯罪过失概念: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犯罪过失的法定类型。

1、疏忽大意的过失 (没有预见应当预见)

2、过于自信的过失 (已经预见轻信能够避免)

认识错误包括法律认识错误和事实认识错误。

具体事实认识错误对定罪的影响。

一)对象错误。

二)方法错误,指由于行为本身的误差,导致行为人所欲攻击的对象与实际受害的对象不一致,但这种不一致仍然没有超出同一犯罪构成。

三)因果关系的错误,指侵害的对象没有错误,但造成侵害的因果关系的发展过程与行为人所预想的发展过程不一致,以及侵害结果推后或者提前发生的情况。

正当防卫概念。

为了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

正当防卫条件。

一)必须有不法侵害发生。

二)必须是正进行的不法侵害。

1.不法侵害是实际存在的。

2.不法侵害必须处于正在进行的状态之中。

三)必须是出于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收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不能认为正当防卫的行为。

防卫调拨;互相斗殴。

四)必须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

五)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轻)无限防卫,又称无过当防卫、特殊防卫。

对正在进行**、杀人、**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的,不负刑事责任。

紧急避险概念。

为了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个较小的合法权益的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紧急避险条件。

一)必须有危险发生。

二)必须是正在发生的危险。

三)必须是为了使合法权益免受正在进行的危险。

四)必须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实施。

五)避险不能超过必要限度造成损害。

辨析)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区别。

危害的**不同。

行为的对象不同。

实施行为的条件要求不同。紧急避险要求迫不得已。

对损害限度的要求不同。紧急避险要求对合法利益造成损害必须小于所保护的合法利益。

行为主体的要求不同。紧急避险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

意外事件概念。

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轻)特征是:

行为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

行为人主观上没有故意或者过失,一是不能预见;二是不能抗拒。

犯罪既遂概念。

行为人故意实施的犯罪行为已经具备了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某种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

主要形态1.结果犯2.行为犯3.危险犯。

犯罪未遂概念。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犯罪未遂条件(一)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二)犯罪未得逞。

三)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

犯罪未遂种类。

一)以犯罪行为是否实行终了为标准,可以分为实行终了的未遂和未实行终了的未遂。

1.实行终了的未遂 2.未实行终了的未遂。

二)以犯罪行为实际能否达到既遂为标准、可以分为能犯未遂和不能犯未遂。

1.能犯未遂 2.不能犯未遂 ①能犯未遂 ②不能犯未遂:对象不能;工具不能。

犯罪中止概念。

在犯罪的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名词解释)

犯罪中止条件(一)在犯罪的过程中。

二)必须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三)必须是有效地防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放弃重复侵害行为(简答题)

共同犯罪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共同犯罪成立条件①必须两个以上的人参与犯罪。

必须是故意共同实施犯罪,即具有共同犯罪的故意。

社会危害大。

实行过限。共同犯罪我国划分:将共同犯罪人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

继续犯概念。

行为从着手实行到由于某种原因终止以前,一直处于持续状态的犯罪。

想象竞合犯概念。

上饶中考物理考点整理

常量。1.光 电磁波 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c 3 105km s 3 108m s。光在其它透明物质中传播比在空气中传播都要慢。2.15 的空气中声速 340m s,振动发声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一般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3.水的密度 1.0 103kg ...

单片机考点整理

2.单片机有40个引脚,4 8 32双向输入输出口,另外六个rst复位引脚,ale,地址锁存允许引脚,程序存储器允许,设置内部和外部程序存储器的地址。xtal1和xtal2 晶振的引脚。还有两个引脚为acc,gnd。口的第二功能 串口的接收,发送引脚rxd txd,外部中断引脚和,时t0和t1,总线...

实务重点整理

实务资料。选择题 1.根据电信网的构成及功能,通常把电信网分为业务网 传输网和 d支撑 网。2.osi七层模型从下到上的第四层为 a传送层 3.采用电路交换方式的交换网能为任意一个入网信息流提供一条临时的专用 a物理 通路。4.现阶段我国长途网的结构为 a二级 结构。5.长途网中的dci间构成 c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