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圆锥的体积》优秀教学设计与说明

发布 2024-04-30 21:15:09 阅读 6158

苏教版六年级《圆锥的体积》优秀教学设计与说明。

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第29~30页的例5,随后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八第1~3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认识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基础上,经历操作、猜想、估计、验证、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推导圆锥的体积公式;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能应用公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过程。一、定向明法。

1.复习旧知。

谈话:我们已经研究了立体图形圆柱,谁来说说,你掌握了有关圆柱的哪些知识?(学生回忆圆柱的特征和侧面积、表面积、体积计算方法)

相机板书: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明确:对于一个立体图形,我们可以从它的特征、表面积和体积等方面来研究。

【说明:课始让学生回忆前阶段关于对圆柱的认识,旨在让学生通过简单的交流对立体图形的研究点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教师画龙点睛般的肯定,也为下面学生聚焦圆锥的体积指明了方向。】

谈话:我们还认识了圆锥,谁来说说它的特征?

揭题:今天我们来研究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

2.认识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

谈话:请各小组比一比台上的圆柱和圆锥,你们有什么发现?

指名交流,并追问:你是怎么比的?

明确:像这样底和高分别相等的圆柱和圆锥,我们可以说这个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

【说明:认识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是本课学习的基础。对于这一特殊关系,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动手来比一比或量一量,说一说,亲自获得直观而清晰的认识。】

3.估计圆锥和圆柱的体积关系。

出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直观图,要求:请大家估计一下,这个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有怎样的关系?(这个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1/3。)

4.明确实验方法。

提问:这仅仅是我们的估计,那可以用什么方法来验证我们的估计呢?(做实验)

再问:这个实验如何来做?要注意什么?请各小组商量商量。

交流并明确:

(1)实验思路:在圆锥容器里装满沙子,然后倒入空圆柱容器,看几次正好倒满,就能得出这个圆锥体积与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

(2)实验注意点:① 装沙子要装满,又不能多装;② 倒的时候要小心,不能泼洒;③ 小组内的同学要做到合理分工。

【说明:学生学数学,不光要学习掌握数学知识,更要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获得发现数学知识的方法,发展思维能力。这一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围绕等底等高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进行了“体积关系的猜想——研究方法的确定——实验思路的计划”等层层讨论,培养学生具有积极主动的问题意识和有条理、有计划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苏教版六年级《圆锥的体积》优秀教学设计与说明

设计与说明。教学内容。六年级 下册 第29 30页的例5,随后的 试一试 练一练 练习八第1 3题。教学目标。1 使学生在认识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基础上,经历操作 猜想 估计 验证 讨论 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推导圆锥的体积公式 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能应用公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2 使学生在活动...

人教版六年级《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第25页例2和相应的练习。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计算公式求圆锥的体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2 培养学生的观察 操作 分析表达,归纳概括能力。3 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 意识,引导学生掌握正确地学习方法。教学重点 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

六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圆锥的体积人教新课标

圆锥的体积 教学反思 以前教学圆锥的体积时,由于教具的制作非常麻烦,多是先由教师演示等底等高情况下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正好是圆锥的体积,再让学生验证,最后教师通过对比实验说明不等底等高的差异,但收到的效果不佳,计算圆锥的体积时容易忘掉乘。学生对 等底等高 这一重要条件掌握并不牢固,理解很模糊。在本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