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反思

发布 2024-04-30 23:40:09 阅读 7169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反思。

石羔正南小学向菊香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是新旧教材《比例》这一内容的最大不同之处。

针对这一新内容,。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有自己的朴素认识。但是,这一认识是感性的、概括的、模糊的,只能是基于自身经验的理解,不能清楚地用数学的语言描绘变化的关系。

而数学上的图形放大与缩小则是指按一定比例放大与缩小,它是一种定量的刻画。这一差距正是我们进行教学时需要加以利用的。教学中,我先出示很小**,由于太小,学生就产生让老师将图像放大的想法。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学习的价值自然就蕴含其中。接着我出示了三幅**(b、只放大长、c、只放大宽、d、长和宽都按一定比例放大),不出现数据。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此时由于图形b、c变形比较严重,一致认为d放大比较好)。

我适时提问:为什么d比较好呢?在学生思考的时候我出现了相关的数据。

经过学生的观察、讨论与交流,学生对于图形放大后相应边的变化有了清晰的认识,完成了真实的数学理解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的学生有了自己独特的体验。

其次是做到重视放大与缩小的比的理解。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述图形放大与缩小的过程,我觉得按什么比放大与缩小比较难理解。教学中,当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了图形a到图形d的变化过程后,我随之追问:

“我们怎样将图形d变为图形a”。你怎样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你是怎样理解 “2:

1”的?”(1、我觉得这个比是现在与原来的比。2、我有一个重大的发现,将图形放大比的前项就大,将图形缩小比的后项就小。

3、要说清楚是按怎样的比放大或缩小的,只要先算出对应边的比,再看看是放大还是缩小,将前项或后项调整一下就行了……学生的智慧碰撞,内心的欣喜溢于言表)

通过教学,使我深深地认识到,学生脑中并不是一片空白,他们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当学习之舟泊在学生的已有海域之上就会激起**的激情,掀起思维的浪花。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空间会使作为老师的我领略更多的精彩!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教学设计。玉潭中心小学左杏。教学内容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科书56 5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2.通过 使学生知道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与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从而体会图形相似变化的特点。并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将简...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课堂活动设计单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课堂活动单。班级姓名 活动1 阅读课本p59页的内容。1 课本的四幅图,分别呈现了照相 放大镜 投影 人的影子这四种现象。其中把物体放大的是把物体缩小的是。2 生活中还有类似的放大或缩小的现象吗?各举一两个例子,然后和同伴交流一下。放大的 缩小的 活动2 1 按2 1画出上面三个图...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课后反思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课后反思。一 创设情境,感知表象 生活中的放大与缩小学生有很丰富的感性认识,所以我采用了学校升旗仪式上本班三名旗手的 入手,请学生欣赏 通过太小看不清楚需要放大 放大到一定程度 开始模糊就需要缩小的感知,初步建立图形放大和缩小的表象。再通过判断生活中常见的放大与缩小现象的问题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