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

发布 2024-04-15 12:25:02 阅读 9328

试题由京翰教育一对一家教辅导(提供。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教育著作是()。

a.《学记》

b.《论语》

c.《论演说家的培养》

d.《理想国》

2.人的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应该做到()。

a.相互衔接。

b.循序渐进。

c.长善救失。

d.教学相长。

3.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例如化学实验事故)作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特点。

a.复杂性。

b.示范性。

c.创造性。

d.长期性。

4.“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a.适应现象。

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d.味觉刺激。

5.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是()。

a.有利于教育的原则。

b.目标一致的原则。

c.可接受性原则。

d.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

6.心理咨询的根本目标是()。

a.解除学生的心理困扰,度过当前危机。

b.学会自己独立处理类似问题。

c.建立对咨询人员的信任。

d.学生对咨询过程的积极参与。

7.北京史家胡同小学开展“小博士”工程,利用课余时间,少则两周,多则三四个月,自己研究探索一个专题或完成一部童话作品。此活动的开展体现了()。

a.循序渐进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8.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

9.实施义务教育()。

①是国家对人民的义务②是学生对家庭的义务。

③是家长对国家和社会的义务④是公民应尽的一项基本义务。

a.①②b.②③

c.①②d.①③

10.现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别,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别,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a.爬山法。

b.逆向工作法。

c.手段一目的分析法。

d.尝试错误法。

11.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程,自小学()年级开始设置。

a.一。b.二。

c.三。d.四。

12.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

a.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

b.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

c.强调学科内容的归纳和整合。

d.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13.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

14.“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这主要说明新教材()。

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现成的结论②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③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统一。

④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

a.①②b.③④

c.②④d.①③

15.在下列主张中。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

a.学不躐等。

b.各因其材。

c.开而弗达。

d.温故而知新。

16.课堂导人方式多种多样。通过对旧知识的回忆、复习、做练习等活动,对照新内容,发现新问题,明确学习任务来导人新课。这种导人方式称之为()。

a.直接导人。

b.练习导入。

c.事例导人。

d.温故导入。

17.与封建社会教育特征不符的是()。

a.师生关系民主化。出现了双轨制。

b.教育具有阶级性和宗教性。

c.以“四书五经”等经典为教育内容。

d.官学与私学、书院和社学并存。

18.“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的教育目的观。

a.教育无目的论。

b.社会本位论。

c.科学本位论。

d.个人本位论。

19.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为()。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20.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应注意()。

a.强调德育的外在强制性。

b.注意功能实现的间接性。

c.注重个体的享用性。

d.尊重学习个体的主体性。

二、简答题。

1.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2.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有哪些?

3.练习设计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4.如何理解小学教育的性质和任务?

三、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找骆驼》中,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意思后,教师提出:商人找到骆驼后,回来的路上再遏老人,会对老人说什么,你的理由是什么?学生通过自己读课文后,想法很多,例如:

(1)对老人说:“谢谢,对不起,我错怪你了。”

(2)不和老人说话,不理老人,自己偷偷走掉。

(3)一个老头,闲着没事干,出来瞎溜达啥?等等。

学生说第一种想法时,教师引导他们从书上找理由,学生较快说出。当学生说到第二种想法时。教师问:“你的理由是什么?”

“这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商人。”一生说。

“对,我童话书里看到很多商人都是坏蛋。”又一生说。

“那如果你看到这样的商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教师试图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说出:

“老人帮你找到了骆驼,你应该谢谢他。”之类的话,可是学生却说:“这个坏蛋,打他一拳,让所有人都打他一拳。

”问题:请用学习方式的有关理念对以上材料进行简单评析。

2.教学“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时,原题的内容是一个粮店三月份售出面粉674袋,每袋25千克,一共售出面粉多少千克?这样一道例题让学生感觉与自己生活太远,和自己的关系又不是很密切,所以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果照着原例题讲,学生肯定会觉得枯燥无味。

于是,我们联系学生的生活来进行延伸。上课伊始,就让学生猜测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每天要白白流掉多少千克水?学生们一听是生活中经常能遇到的事情,兴趣盎然,有的猜测5千克,有的猜测l0千克,还有的猜测20千克,有个别学生看到了课后的内容说出来是l2千克。

教师接着问,照这样计算,一年要流掉多少千克水?学生马上算出平年是4380千克,闰年是4392千克。随着计算结果的出现,学生觉得非常吃惊:

“哇!这么多呀!”看着学生吃惊的样子,教师又提出新的要求:

“你家所住的楼房一共有多少户?如果按一家一个水龙头计算,一年要白白流掉多少水?”

问题:原题与改动后的题目比较有什么异同(包括与学生生活的联系、目标的维度、教学效果)?

四、教学设计题。

请为拼音“z,c,s”教学写一个教学设计片断。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a。解析:人类历史上最早、最完整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

2.【答案】c。解析:

“长善救失”意思是:教书的人要善于发现学子的错误,并加以纠正和指导,重视因材施教。善于因势利导,将缺点转化为优点。

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过程中部分机能的缺失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补偿。

3.【答案】c。解析: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不断更新和教育机智。

4.【答案】a。解析:“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在心理学中把这种现象称为感觉的适应。适应现象指的是在同一刺激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感受性提高或降低的变化。

5.【答案】a。解析:有利于教育的原则是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

6.【答案】b。解析:

心理咨询的根本目标是使来访学生在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可以自己独立处理。而不是动辄就寻找咨询者的帮助。直接目标是咨询者向咨询对象提供心理上的帮助,以使后者克服当前的心理问题,并提高自身应付挫折的能力。

7.【答案】d。解析:学生通过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自己动手研究,这种活动应该属于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8.【答案】b。解析:

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识记和回忆起干扰作用。倒摄抑制:

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消退抑制:是指条件反射由于没有受到强化而发生的抑制。

超限抑制:指当刺激物过强、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时,神经细胞不但不能引起兴奋。反而会发生抑制。

它能使神经细胞免于因兴奋过度而耗尽。因而又叫保护性抑制。故本题答案为8。

9.【答案】d。解析:

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选项中的①对应国家,③对应家庭,④对应社会。正确答案是d。

10.【答案】c。解析:

a项爬山法是指经过评价当前问题状态后,限于条件,不是去缩小,而是去增加这一状态与目标状态差异,经过迂回前进。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总目标。b项逆向工作法也叫目标递归策略。

这种策略是从目标状态出发。按照子目标组成的逻辑顺序逐级向初始状态递归。d项尝试错误法指经过多次尝试错误,最后找到答案。

c项,手段一目的分析法指认识到目标与自己当前的状态的差别,想出办法来缩小这种差异,从而达到目标的方法。为正确选项。

11.【答案】c。解析: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程,自小学三年级开始设置。

12.【答案】a。解析: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

13.【答案】a。解析: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14.【答案】c。

15.【答案】c。解析: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意思是:要引导学生,但决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要严格要求学生,但决不使学生感到压抑;要启发开导学生思考,但决不把最终结果直接给学生。这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

“学不躐等”是说学习不要超过等级,不按次序。不能有跳跃,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要按照顺序进行,强调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各因其材”强调因材施教原则。

“温故而知新”是说教学中要贯彻巩固性原则。

16.【答案】d。解析:考查温故导人的含义。

17.【答案】a。解析:封建社会的教育特点有:教育具有阶级性和宗教性;以”四书五经”等经典为教育内容:官学与私学、书院和社学并存。

18.【答案】b。解析:

“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出自《礼记?学记》,意思是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形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人手。表达了这样一种治学精神,即教育担负的最大责任不是传承知识,而是移风易俗。

“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意为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都体现了社会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观。

小学 202《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1.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2.了解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学习兴趣培养 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一般方法。3.了解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4.了解小学生医疗 保健 传染病预防和意外伤害事故的相关知识。5.掌握指导小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6.掌握小学生德育 美育和心理辅导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简述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意义。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按照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对他们进行教育,为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1 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

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教师资格考试必看高频简答题。1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 问题的特征 2 已有的知识经验 3 定势与功能固着 4 原型启发与联想 5 情感与动机状态 6 个性因素。2 教师课外辅导应注意的问题。1 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 2 目的明确,着重启发 3 组织学生互相帮助 4 善于总结,积累经验。3 教师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