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丨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发布 2023-09-25 01:46:12 阅读 1401

初中语文丨特级老师总结的。

阅读理解答题技巧,掌握住,受益至少6年!

阅读一直是初中语文试卷分值很重的题目,在中考试卷中约占40分左右(含古诗文赏析),所以这部分题目的分一定要拿到。今天颜老师给大家分享一位特级教师总结的阅读解题技巧,掌握住,保你中学6年语文分数一定高!

记叙文阅读技巧。

1. 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2. 找主题句?

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3.文章内容?

方法:看题目。

1)核心人物。

2)核心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答: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表现了(赞美了)……

4.划分层次?

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4)总分总。

5.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

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7.为文章拟标题。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

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作者情感。

8.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补充交代的来历(背景、遭遇、境况等),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为下文写……作铺垫。

9.语言特色?

写作手法及作用?(表现手法)

什么表现手法+怎样写+写出什么内容+表达什么感情。

1)象征手法。

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2)对比手法。

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3)衬托(侧面烘托)手法。

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4)讽刺手法。

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5)欲扬先抑。

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6)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象征、烘托、对比、讽刺、渲染、欲扬先抑、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侧面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等。

10.修辞方法及作用。

什么修辞+怎样写+写出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感情。

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

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11.具体词语的含义与作用?

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

答:“×一词原指……,这里指……,写出了……表达了……

12.句子含义?

抓住关键词(难懂词),分析它的特点及含义,联系上下文、主旨和修辞效果再解释。

这个句子中什么词的含义+全句写出什么+表达了什么。

13.分析句子作用?(分为结构或内容两方面作用)

句子在开头:

1)开门见山,统领全文,开启下文(引出下文)——结构作用。

2)设下悬念,引起读者兴趣思考。——结构作用。

3)写出什么内容,表达什么感情——内容作用。

4)奠定全文感情基调——内容作用。

句子在中间:

1)总结上文、承上启下(过渡)、为后文作铺垫——结构作用。

句子在结尾:

1)总结全文、照应前文,使结构紧密。——结构作用。

2)点明中心,画龙点睛,深化主旨(指出什么道理,给人什么启示)——内容作用。

14.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15.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

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16.描写的种类及作用?

种类:人物(1)肖像(外貌)描写(2)神态描写(3)动作描写。

4)语言(对话)描写(5)心理描写。

环境描写(自然景物描写、社会环境描写)场景描写。

细节描写和白描。

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议**阅读技巧。

一、议**的三要素:

论点、论据、论证。

二、论证方法:

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

三、论证方式:

立论、驳论。(议**可由此标准分为立**与驳**二大类。)

四、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1、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

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格式: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引用论证:引用论证比较复杂,这与具体的引用材料有关,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佚事、笑话趣闻等各种情况,其作用要具体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

格式:使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或更有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

2、分析论据的类型和作用:

论据可分为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二种类型答题要点二个方面:

1)明确论据类型。

2)具体分析作用。这个题目就其实质是考查论据与论点的关系,无论是与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都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所以,规范性答题格式如下:这是……论据,在文中起着证明……(论点,如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

)补充论据作为一种新题型正在流行,做这种题目,注意以下二个方面:

1)看清楚要求补充的论据类型,即看清楚要求的是名言还是事例。

2)补充名人事例要注意字数限制。当然,作为应考,可以准备“勤奋”、“处世”等常见主题的名人事例和名言。名言字数要少,事情要熟悉,不要为求新而准备那些较长名言或不熟悉的名人事例。

3、文章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

文章标题点明中心论点;

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

文章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

文章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论点。

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始终围绕……展开论述。

4、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首先应该了解一般议**的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分析议**的论证思路,其实,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做这个题目,尤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

开头的内容有:

1)提出中心论点。

2)引出论题;以上二个方面,要具体回答出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论题的具体方试,有的是通过名人名言、有的是通过名人佚事、有的是通过趣闻笑话等。

结尾的内容:

1)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

2)重复或强化……的中心论点;

3)发出……的号召或劝勉人们……;

4)补充论证了……。有时候会考查这方面作用,其作用是使论证更严密。)

做这个题目,就是把文章的引论、本论、结论具体化地陈述出来。如《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一文,我们可以这样表述:首先引用法国思想家帕斯卡的名言“人是一枝有思想的芦苇”提出中心论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然后举阿基米德、王尔德事例证明了“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甚于外在的物质财富”,最后举一个火车上读书的少女为例向人们发出“人应该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的劝勉。

5、议**语言特点分析:

议**语言特点分析的角度比较固定,只有二个角度:

1)语言特点。

2)语体特点。做这类题目,要掌握语言风格一些关键词:简明平实、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含蓄委婉、富有文采等)。

而语体特点,就是抓信逻辑严密四个字做文章就可以了。一个应特别注意的事项就是做这类的题目一定要有具体文句支撑,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体例句为例子进行分析。

6、议**写作特点分析。

议**写作特点分析的角度比较多,如修辞手法、论证方法、写作手法等。

1)修辞:如比喻,可结合比喻特点谈,那就是形象生动;如排比,增强了文章论证的气势;如引用古诗文,使文章富有文采等。

2)论证方法:参考论证方法的作用谈。

3)写作手法比较固定,常见的就是:

举例论证与道理论证相结合(夹叙夹议)

以……论证方法为主。

同样,做这类的题目一定要有具体文句支撑,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体例句为例子进行分析。

7、文段结构作用:

1)引出(全)下文。

2)总结前(全)文。

3)承上启下。

作为议**段的作用,必须结合文体特征具体加答。

如开头段作用往往起着引出中心论点(论题),那么,我们可以参考下面的二个具体答题规范格式的例子使用或变通使用:

开头通过写……的事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

开头通过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

开头通过引用名人趣事(或……的奇闻趣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也起到吸引读者下读的作用,增强了论述的趣味性。

结尾段的作用,请参照4:“结尾的内容”回答。

说明文阅读技巧。

一、说明文基本知识。

1、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用、制作方法、发展过程以及内在事理的一种实用文体。

2、与其它文体的区别:议**以理服人,哲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记叙文以情感人,形象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说明文以知授人,知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

3、说明文的分类。

事物说明文:如《苏州园林》,说明“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征。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内容提要 根据新课标及目前中考的实际情况,中学语文阅读理解在考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中学生在这方面失分很多,本文概括了阅读理解考试中的典型题型,并告诉我们相。应的答题技巧。关键词 阅读理解新课标典型题型答题技巧。现在全国各地的初中语文教学和考试都在进行大的变革,体现在中考上有这么几点 一是基础知...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1 注意标题,领悟基本内容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它有时暗示主旨 有时是行文的线索 有时启迪文章思路的作用 有时指出主要人物,这一切都为我们答题提供答题的方向等。2 浏览全文,对文章的结构层次有一定的了解 有助于我们回答好要点概括型题。3 精读首尾,揣摩主题思想 首尾往往发现作者所表达的中心。文意把握型...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摘要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在考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中学生在这方面失分很多,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除了要注重学生平时的知识积累外,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和方法。阅读理解主要用来考查学生的阅读速度 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通过我们长期的教学实践,阅读理解题的解题应分以下几个步骤 一 纵观全文,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