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教案2

发布 2023-08-17 20:49:46 阅读 9444

《激光》教案。

教学目的】1、了解激光的特点。

2、了解激光的应用。

教学重点】激光的应用。

教学难点】为什么激光具有特殊的性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引入。

从偏振的介绍我们发现,光波作为一种电磁波,比起机械横波有它的复杂性。本节课,我们将介绍一种特殊的光波,以及它的应用——

一、激光。1、概念:激光准确内涵是“来自受激辐射的放大、增强的光”。

由于它的英文全称为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可以被缩写为laser ,中文也常常音译为“镭射”。

2、产生机理:

a、设置工作物质(发光物质——可以是气体、液体或固体);

b、泵浦——*能把大量的处于基态能级的电子激发到高能级上去的装置。常见的泵浦有光源、化学能源(固体工作物质多用光照射法,气体工作物质多用放电法)(补充能量)实现粒子数反转——*属于高能态的电子比属于低能态的电子数多(所谓“反转”,是因为这种状况突破了“正常”的玻耳兹曼分布规律)→受激辐射;

c、谐振腔(内连续来回反射、振荡)诱发同性质的跃迁→使同频率、同相位的受激辐射得以放大。

3、激光的特点:a、单色性;b、方向性;c、相干性;d、高亮度(能量)。

4、发展大事记:

a、1916年,爱因斯坦提出“受激辐射”(和“自发辐射”对立)理论;

b、1928年,德国的光谱学家拉登堡(发现“负色散现象”;

c、1947年,兰姆( ,jr.)和雷瑟福(指出,通过粒子数反转可以期望实现感应辐射(即受激辐射);

d、1953年,美国的汤斯小组制成“微波激射器”;

e、1958年,肖洛和汤斯的**《红外区和光学激射器》论证了将微波激射技术扩展到红外区和可见光区的可能性;

f、1960年,美国的梅曼制成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

g、1961年,我国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在长春光机所诞生。

5、激光器的分类:

a、气体激光器(氦氖激光器、氩离子激光器、“**杀手”二氧化碳激光器);

氩离子激光器:它可以发出鲜艳的蓝绿色光,可连续工作,输出功率达100多瓦。因为人眼对蓝绿色的反应很灵敏,眼底视网膜上的血红素、叶黄素能吸收绿光,所以在眼科上用得最多。

氩离子激光器发出的蓝绿色激光还能深入海水层,而不被海水吸收,因而可广泛用于水下勘测作业。

“隐身”激光器:二氧化碳激光器可称“隐身人”,因为它发出的激光波长为10.6微米,“身”处红外区,肉眼不能觉察,它的工作方式有连续、脉冲两种。

连接方式产生的激光功率可达20千瓦以上。脉冲方式产生的波长10.6微米激光也是最强大的一种激光。

人们已用它来“打”出原子核中的中子。二氧化碳激光器的出现是激光发展中的重大进展,也是光**和核聚变研究中的重大成果。

b、液体、化学和半导体激光器(“变色龙”染料激光器、“死光”氟化氢激光器、砷化镓激光器);

“变色”激光器:工作物质就是染料,如碳花青、若丹明和香豆素等等。气体产生的激光有明确的波长,而染料产生的激光,波长范围较广,或者说有多种色彩。

染料激光器的光学谐振腔中装有一个称为光栅的光学元件。通过它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激光的色彩,就像从收音机里选听不同频率的无线电台广播一样。这种激光器主要用于光谱学研究。

化学激光器:是用化学反应来产生激光的,如氟原子和氢原子发生化学反应时,能生成处于激发状态的氟化氢分子。当两种气体迅速混合后,就能直接从化学反应中获得很强大的光能。

这类激光器比较适合于野外工作,或用于军事目的,令人畏惧的死光**就是应用化学激光器的一项成果。

c、固体激光器(红宝石激光器、钇铝石榴石激光器)。

二、激光的应用。

1、天文领域:激光望远镜测天体距离。

上海天文台60厘米卫星激光望远镜:上海天文台的第三代卫星激光测距系统建立于1986年,主要由60厘米口径的望远镜、自滤波锁模激光器、高精度时间间隔计数器和时频系统等部分组成。由于采用了先进的单光子雪崩二极管接收器,以及卫星跟踪和测量过程由计算机自动控制,使测量精度大大提高。

目前这台仪器可测量的最大距离是二万公里,精确度为1.5-2厘米。经过多年努力,1998年上海天文台的slr系统在国内第一个实现了白天激光测距,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从而不仅使观测数量增加一倍,还能保证所有卫星轨道都能取得观测资料,对提高定轨精度及应用研究极为重要。

上海天文台slr站是中国slr联测网的负责单位,也是国家大科学工程“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的重要观测基地之一,同时与国外slr站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是国际激光测距服务(ilrs)和西太平洋激光跟踪网的重要组成单位。

2、工业材料的加工:激光雕刻、切割、焊接。

3、医学领域:激光手术。

4、信息技术领域:a、信息传输(激光光纤);b、信息存储(激光刻录cd 、*** 、软件)。

激光在贮存信息方面有全息照相、光学计算机、光盘等。以往的光学图象只能记录光的强度,利用激光既可以记录光的强度又可以记录光的相位,即可以记录光的全部信息,因此称为全息照相。照出的图象是立体的。

利用激光的相干性,人们正在研究光学计算机。光学计算机与电子计算机相比,具有运算速度快、信息容量大的优点。它的信息处理过程接近于人眼和大脑的观察与识别外界事物的过程。

光盘即激光视盘,是利用激光贮存信息的“唱片”。它是由两片透明塑料组成,塑料片上涂有一层反射膜。光盘的厚度约1毫米,直径为20~30厘米,两面都可使用。

用光盘**时,首先由半导体激光器发出激光,一台小型计算机控制激光来扫描,得到以数字形式输入的脉冲信号,再由计算机转换成电视信号传给电视机。用光盘**的音像质量高,使用寿命长,而且光盘中记录的每幅图象都有编号,可以任意选取,非常方便。

5、军事领域:a、激光制导炸弹;b、激光热**。

激光**分为激光制导炸弹和激光热**两种。激光制导炸弹在攻击目标时,由目标指示飞机发射激光,照射目标,由运载机投弹,制导炸弹(即导弹)则根据从目标反射回来的激光飞向目标。这种炸弹偏离目标不大于10米,而普通炸弹则通常平均偏离目标在100米左右。

激光热**是利用激光的热效应来破坏目标的。轻型的激光热**可称为激光枪,可用来杀伤人员,重型的称为激光炮,可烧毁装甲车、飞机、导弹和卫星等。激光热**的优点是速度快,命中率高。

缺点是不能大面积摧毁目标。制造激光热**要求有大功率的激光器,目前有一些技术难题尚未完全解决,还处于研制阶段。

三、小结。本节课,我们了解了一种特殊的光波,和它的一些相关应用。介绍停留在常识的层面,对于深层次的知识,因为篇幅和时间的关系,没有涉及。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中学阶段的“抛砖引玉”引起对于前沿科技的兴趣,进而树立起攀登科学高峰的信念。

法制教案 2

玲玲能住在生母家吗。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明白 收养法 2 懂得用法律手来保护自己。教学难点 应用法律保护自己。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举例导入。玲玲从小就被杨老汉收养。前不久,玲玲去看望亲生父母,生母见玲玲又懂事又会干活儿,十分喜欢,就让玲玲留在身边,不让她回杨老汉家。杨老汉几次催促都遭到拒绝。请问...

樱花》教案2

樱花 教案。教学内容 了解日本风俗人情,学习歌曲 樱花 了解日本五声调式 都节调式 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开展欣赏 歌唱 律动 听辨等丰富的教学活动,启发 调动学生体验 感受亚洲国家各具特色的民歌的美,体会 无国界的独特魅力。在美妙动听的歌声中让学生自我感知只有民族的才是最美的 最具生命...

2教案三工作分析

教案。2008 2009 学年第一学期。课时授课计划。课次序号 3 一 课题 第三讲职务分析。二 课型 课堂讲授。三 目的要求 掌握职务分析的含义与内容。掌握职务分析的工作要素。了解职务分析的方法。四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 职务分析的含义 内容和工作要素。教学难点 职务分析有关概念的区分。五 教学方...

科技制作教案2 喷泉

喷泉的制作。一 教学目的 1 通过理解制作原理和解释喷泉形成的原因。2 客观形象地认识到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实际应用。3 巩固物理知识如一定质量的密闭气体的压强随体积的变化规律,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等等。4 通过动手制作喷泉,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二 教具准备 1 外壳比较厚实的饮料瓶 2 喷水管 用...

安全用电教案理 2

理论课授课教案。课程。安全用电名称授课时间计划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2课时。第一章 触电与触电防护第二节 触电方式。授课班级实用课时。2课时。审批签字。1 了解触电方式。2 了解安全电流与安全电压的一般知识。教学重点与难点授课类型教具参考资料复习提问。了解触电方式。理论。教学方法。讲授。无。触电方式。...

校园安全教育教案 2

前进中学校园安全教育教案 2 备课人 李玉龙审核 朱勇。授课班级 八年级授课人 李玉龙朱育飞。授课时间 2016.3.15 教学目标 1 能够清楚了解校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2 掌握安全知识,树立 安全第一 的思想。3 进行预防灾害,提高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教学重点 掌握安全知识,树立 安全第一 的思...

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教案2

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打点计时器的计时原理,理解纸带中包含的物体运动的信息 时间和位移 2.会安装并使用打点计时器,理解利用纸带测量速度的原理。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自己看打点计时器的说明书,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2.通过实验得出物体的运动信息,用数学的方法表述出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小结教案

第二章本章小结。一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使学生掌握知识结构与联系,进一步巩固 深化所学知识 2 通过对知识的梳理,提高学生的归纳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2 过程与方法。利用框图对本章知识进行系统的小结,直观 简明再现所学知识,化抽象学习为直观学习,易于识记 同时凸现数学知识的发展和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