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2019贸易条件历史分析

发布 2023-08-14 18:37:01 阅读 4653

[摘要]本文分析了2001―2023年中国****条件的变化过程。从历史角度,通过对中国在国际市场中所处分工阶段,结合国内经济发展状况全面地分析在这一时期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条件;加工**;**摩擦。

一、引言。**条件的变化并不是短时间造成的,而是深受一国所处的历史阶段和采取发展战略的影响,特别是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入世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问题也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参与全球化经济活动而逐渐暴露甚至凸显,突出表现在**摩擦剧增、环境问题日益尖锐,这些问题的加剧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的健康运行。

因此将入世后这一时期作为一个历史阶段去考察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分析入世后整体****条件的变化,并对****条件变化的原因进行**,希望能够对**条件的变化给出合理的解释,并为未来对外**的发展提供借鉴。二、入世以来中国对外**条件变化。

进入21世纪初,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进步迅猛,推动世界经济快速增长。巴西、印度这样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明显增强,国际经济格局发生明显变化,多极化趋势愈加明显。2023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第143个成员国,伴随着对外**的快速增长,**条件的走势也在发生变化。

1、中国整体对外**条件。

2001―2023年对外**条件持续下降,2023年全球经济复苏,反映在**条件上是上升的,2023年继续下降。gdp和出口额的不断增长伴随着国内内需不足和制造业部门的产能过剩,过量的产能寻求海外市场压低了出口商品**,商品竞争力逐渐下降。因此可见,中国所处国际分工地位整体偏低,出口**整体下降,主要是因为低端产品份额的不断上升。

以上现象综合反映在**条件上整体呈现下降的态势。(1)2、进出口****条件及进出口结构。

px、pm的变动都会引起****条件的变化,2023年至2023年,中国进口与出口的**指数均处于上升的阶段,但是进口**指数上升的趋势更明显,大于出口**指数的趋势,因此整体****条件呈现下降。2023年全球经济复苏,进口**指数反而大幅下降,出口**指数趋于平缓,表现在**条件上呈现短期的上升。结合进出口需求比较,入世以来中国经济长期保持高速增长,产业结构调整速度的加快促进了对高技术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需求的上升,提高了这类产品的进口**;另外对初级产品的进口特别对原料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对这类产品需求的上升也导致进口**的上升,因此增加了2023年以来中国进口**指数上升的幅度。

综上所述,入世以来整体****条件不断下降,**条件的变化与国内经济环境有很大关系,当一国的国内环境恶化时,其****条件必然下降。因此,从国内的发展状况找寻**条件变化的原因是十分必要的。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整体****条件呈下降趋势,有其合理的一面。通过以上对入世以来整体**条件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第一,中国作为发展中经济大国,2023年gdp排名第三,但这种总量的庞大,依靠大规模的投入和粗放式的生产是没有竞争力的发展。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制造随处可见,但中国的商品大多是轻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国内人力资本优势逐渐减弱,在国际市场上**优势已经丧失,这种传统产业的衰落严重影响整体****的变化。因此,中国必须改变将gdp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唯一指标的情况,更多的要提倡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提倡不断研。

发新产品、开发新技术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减少传统产品的出口,引导国内企业走技术创新的道路。

第二,20世纪末,中国抓住了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也因此被称作世界工厂。2023年金融危机导致经济全球化处于低潮,但不会改变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而且经济危机后则会催生新的技术和新的产业。

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发达国家加大新能源和新技术的投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向有优势的发展中国家转移一般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而亚洲仍是全球产业转移的基地。中国一方面要抓住这次机遇,提升各行业的技术水平,加大高技术产品的出口份额。

第三,一国的产业结构与该国的**条件密不可分,几乎可以认为**条件就是该国国内产业结构在国际市场的外在反映,该国某一优势产业的发展过程就是其**条件不断增加的过程。国内传统产业的已经进入发展的瓶颈,产能过剩,在国际中只能以低价换取市场,因而**条件逐步恶化。中国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大,更应该利用国内市场,提高内需,适当减少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加快传统产业转型,提升产品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在国际市场获得定价权,降低外贸依存度,改善**条件,也有利于国内产业结构的提升,使得经济合理的增长,而不是依靠大量的低价出口来拉动gdp的快速增长。

参考文献:

1]陈震,秦慧丽。中国**条件恶化**[j].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00,l,(6).

[2]黄宁。基于比较优势动态化的中国**条件研究所[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8:11.[3]林桂军,张玉芹。

我国**条件恶化与贫困化增长[j].国际**问题,2007,(1.)[4]刘志永。

对外**中贫困化增长问题及对策分析---基于**条件变动趋势的角度[j].国际经济合作,2009,(2).[5]汪素芹,史俊超我国工业制成品**条件变动的实证研究:

1995-2006[j].财贸经济,2008,(8)

6]刘绍坚,承接国际软件外包的技术外溢效应研究[j].经济研究,2008,(5)[7]吴延兵,自主研发、技术引进与生产率――基于中国地区工业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8,(5)。

作者简介:刘冰,女,山西省朔州人,(1989-),在读硕士,主要从事经济史研究。

贸易实务案例

fob案例 某公司从美国进口特种异型钢材200公吨,每公吨按900美元fob vessel new york成交,支付方式为即期l c并应于2月28日前开达,装船期为3月份。我方于2月20日通过中国银行开出一张18万美元的信用证。2月28日美商来电称 信用证金额不足,应增加1万美元备用。否则有关出口...

贸易实务试题

名词解释什么是对外 关税,进口税,壁垒,出口信贷,样品,唛头,品质公差,提单,信用证,汇票,值,量,反倾销税,从价税,进口配额制,外汇管制,我国对外 政策,区域经济一体化,询盘,发盘,接受,样品,复样,回样,贴现,支票,电汇,信汇,票汇,托收,不可抗力。fob free on board 船上交货 ...

贸易实务考点 市营

1.fob 术语的几个变形。2.象征性与实际 货的区别。3.寄售 经销出口商与进口商之间的关系。4.信用证的相关内容。5.托收的几个类型的含义与区别以及银行的作用。6.投保金额的规定。7.含佣价的计算以及表示方法。8.的表示方法。9.提单几个类型 根据收货人格内填法不同 之间的区别。10.汇付几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