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行为学知识要点

发布 2023-07-27 09:39:13 阅读 8717

1.消费:是指人们为满足需要而消耗各种物质产品及非物质产品的行为和过程。

2.消费品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1)便利品:消费者不需要费力就能买到的**便宜的商品。

2)选购品:一般要比便利品的**高而且销售它的商店也要少。

3)特殊品:当消费者广泛地寻求某一特殊商品而又不愿意为此接受替代品时,这种商品即为特殊品。

4)非寻求品:一项产品不为其潜在的消费者所了解或虽然了解也并不积极问津,这项产品就叫做非寻求品。如保险、丧葬用品、百科全书等物品。

3.消费者市场:是由为满足个人生活需要而购买商品的所有个人或家庭组成,是产业市场乃至整个经济活动为之服务的最终市场,它同其他市场相比有以下特点:

1)顾客多、范围广。

2)需求差异性大。

3)需求弹性大。

4)购买量少、频率高。

4.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内容:

1)消费者为什么购买(购买需求和动机)

2)怎样购买(购买决策过程)

3)影响购买行为的各种因素(包括个人的、环境的和营销方面的)。

5.消费者行为研究的理论**:经济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市场营销学。

6.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7.心理现象的内涵:心理现象分为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四个方面。

1)心理动力。主要包括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

2)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a.认知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语言等。人在处理事物的时候,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手摸,这就产生感觉和知觉。

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人在活动中不仅感知当前的事物,并且要记住它,有时还要回忆过去经历过的有关事物,这是记忆。若要认识事物的特点和意义,必须利用感知的材料和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思考,深入理解事物的本质,掌握事物的规律,这就是思维。

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都是为了弄清客观事物,都是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活动。

b.人在认识客观世界的时候,不仅反映事物的属性、特征及联系,还会对事物产生—定的态度,引起满意、喜爱、厌恶、恐惧等,这些现象叫情绪。它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凡是符合个体需要的客观事物人就会产生积极情绪;反之就产生消极情绪。

c.心理学把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叫意志过程。

3)心理状态。心理状态是指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里出现的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例如,在感知活动时可能会出现聚精会神或漫不经心的状态;在思维活动中可能会出现灵感或刻板状态;在情绪活动时可能会产生某种心境、激情或应激的状态;在意志活动时可能会出现犹豫或果敢的状态等。

事实上,人的心理活动总是在睡眠状态、觉醒状态或注意状态下展开的,这些不同的心理状态体现着主体的心理激活程度和脑功能的活动水平。

4)心理特征。心理特征就是人在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那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意识特性,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8.心理学的发展。

1)从哲学的心理学到科学的心理学。

自从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着心理现象,但心理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才是近一百多年的事。在此前的漫长的时期内并没有形成科学的心理学,只能称之为哲学的心理学。

19.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得到更迅速的发展,特别是生物学、生理学等学科的发展积累了大量关于人体的知识。德国生理学家、哲学家冯特受到前人的启发,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于2023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并在他的主持下开展了对感觉、知觉、情感和联想等系统的研究。

至此,心理学真正脱离哲学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2)现代心理学的三大学派。现代心理学历史不长,流派却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

a.精神分析心理学。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是从事心理**“起家”的,他是心理**中的“心理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他认为心理上的病态是人的本能冲动被压抑的结果。当一个人觉得自己的冲动严重地违背了“做人的原则”时,他就会压抑这些冲动。压抑的结果是:

虽然再也意识不到这些冲动,并且已经可以心安理得地相信自己“没有”这些冲动,但这些冲动依然存在于意识不到的内心深处。弗洛伊德认为,这种“冲动”与“对冲动的压抑”之间的冲突,就是导致心理失常的**。他还发现,病人的那些被压抑的冲动,往往会“改头换面”地表现在他们的梦境之中。

因此,他认为**者应该通过深入的分析去破译梦的“含义”。2023年,他正式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最有影响的著作《释梦》。同年,他又着手写他的另一本很有影响的著作《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把他对病人的研究扩大为对一般的正常人的研究。

弗洛伊德认为,推动人们去做各种各样事情的“原动力”,是那些人与动物所共有的本能欲望的冲动,其中特别重要的是“性冲动”和“攻击的冲动”。在弗洛伊德看来,人按其本性来说,总是想不择手段地为所欲为的,但社会不允许人这样做。弗洛伊德并不主张“放纵”,相反,他认为对人的本能加以控制是完全必要的,如果人类放纵自己,必将自取灭亡。

但是他所从事的心理**又使他认为,一味地压抑人的本能冲动不仅会使人生活得不痛快,而且会使人生病,所以也是不行的。他认为可取的办法既不是放纵,也不是压抑,而是“升华”。如果要对升华作一个最通俗的解释,那就是把原本用于做坏事的心理能量用来做好事。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命运就取决于人类的文化能在何种程度上使人的本能程度得到升华。

b.行为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于20世纪初产生于美国。

华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他将心理学列为自然科学一个纯粹客观的实验分支。他反对研究意识,他把人和动物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

他从人和动物行为中所找到的基本因素是刺激和反应,并且断言:“我们能够将我们的一切心理学问题及其解决,都纳之于刺激和反应的规范志之中。”刺激一反应公式就成为华生心理学的基本公式。

在行为主义心理学基础上,又出现了“新行为主义”心理学。最著名的是创立“强化学说”的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斯金纳用他的“斯金纳箱”做了大量的动物实验。

他认为,通过动物实验也能揭示人的行为的规律,因为人的行为和动物的行为基本上服从于同样的规律。斯金纳认为,最重要的问题不在于各种各样的行为是由什么样的刺激引起的,而在于已经出现的行为为什么有的能够巩固下来,有的却没有巩固下来,没有形成习惯。他用大量的实验证明,已经表现出来的行为会因为得到奖励而增加它重复出现的可能性,换句话说就是给予奖励能够“强化”已经出现的行为。

c.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对于人来说,最本质也是最可贵的东西,不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那些“本能”,而是那些动物所没有的,只有人才有的“潜能”。

2023年,马斯洛所著的《动机与人格》一书问世。他在书中提出了现在已经为大家所熟悉的、以自我实现的需要为最高层次需要的“需要层次理论”。所谓“自我实现”,就是通过发挥人的潜能来实现人的价值。

马斯洛所说的人所特有的潜能,如爱的潜能、创造的潜能,都是“善的”,而不像弗洛伊德所说的本能那样是“恶的”。但是人的这些潜能与人的动物本能相比要软弱得多,它们只有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下,才能由“潜在的可能性”变为“现实”,在恶劣的环境中,是很容易被摧残的。马斯洛认为,理想的社会就是能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实现的社会。

9.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实验法”: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引起某种心理现象产生,从而对它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实验法有两种形式: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1)实验室实验法:是在专门的实验室内借助于各种仪器来进行的。其对心理现象的产生原因、大脑生理变化以及被试者行为表现的记录和分析都是比较精确的。

2)自然实验法:是由研究者有目的地创造一些条件在比较自然的条件下进行的,它既可以用于研究消费者一些简单的心理活动,又可用于研究较复杂的心理活动。由于自然实验法是在实际情况下进行的,所得到的结果比较接近于实际。

又由于自然实验法是由研究者有目的地改变或控制某些条件,因此比较具有主动性和严密性,所得到的结果也比较准确。

10.感觉是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所产生的对该刺激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根据感觉刺激是来自有机体外部还是内部,可把各种感觉分为两大类:

1)外部感觉。接受机体外的刺激,反映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属于外部感觉的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2)内部感觉。接受机体内的刺激,反映身体的位置、运动和内脏器官的不同状态。属于内部感觉的有肌肉运动感觉、平衡感觉、内脏感觉等。

11.消费行为学主要研究与消费者行为比较密切的几种外部感觉:

1)视觉:我们的各种感觉器官从客观现实接收的信息有85%是从眼睛输入的。营销人员经常利用视觉刺激来沟通和传达其营销讯息,以此来吸引消费者的购买。

视觉上的刺激主要包括颜色、外型、大小等。

a.颜色具有重要的感官内涵,它可以直接影响我们的情绪感受。心理学家对此曾经作过许多实验。

他们发现,在红色的环境中,人的脉搏会加快,血压有所升高,情绪会兴奋冲动。而在蓝色环境中,脉搏会减缓,情绪也较沉静。冷色与暖色是依据心理错觉对色彩的物理分类,对于颜色的物质性印象,大致有冷暖两个色系产生。

冷色与暖色除去给我们以温度上的不同感觉外,还会带来其他一些感受。比方说,暖色偏重,冷色偏轻;暖色有密度大的感觉,冷色有稀薄的感觉;冷色有退却的感觉,暖色有逼近感。有研究发现,黄色的墙壁和装潢使店内的顾客移动较快;而快餐店内的橘色装潢使人感到饥饿;医院内的蓝色和粉红色调则可以使病人减轻焦虑。

因为文化的关系,颜色感知在不同的国家之间也有所不同。一项研究发现,中国和日本的消费者将紫色与昂贵的产品相联系,而将灰色与便宜的产品相联系。这恰好与美国的消费者相反。

b.外型、大小:苹果计算机将个人计算机赋予彩色透明的外壳,而转变了过去个人计算机给消费者的冰冷呆板的形象,让个人计算机也能展现它活泼轻快的一面,从而吸引了注重计算机外表这一属性的顾客。

2)听觉:声音按照它们是否有周期性而分为乐音和噪音两类。乐音是周期性的声音振动,如乐声、歌声等。噪音是非周期性的声音振动。

营销人员常用**和声音来影响消费者的感知、情绪与行为。比如,广告人员频繁地使用**作为背景来创造对品牌的积极联系。例如,有学者通过变换餐厅内的**节奏,来观察其对餐厅顾客的消费金额与停留时间的影响,结果发现**对于餐厅消费者的停留时间和消费金额有显著影响。

另外,也有学者针对卖场的**进行变换,来观察其对顾客的消费金额与停留时旷问的影响,结果发现当**速度较快所引发的正面情绪较低,而负面情绪则较高,在购买时间上也较短,同时单位时间购买金额也较低。

3)嗅觉:其刺激物必须是气体物质。在视觉、听觉损伤的情况下,嗅觉作为一种距离分析器具有重大意义。

盲人、聋哑人运用嗅觉就像正常人运用视觉和听觉一样,他们常常根据气味来认识事物,了解周围环境,确定自己的行动方向。

一项研究中,两种不同的香味被加入到同一种面巾纸上,消费者感知其中一种是上等的和昂贵的,而另一种被认为是在厨房中使用的。

4)味觉:分布在舌尖、舌面和舌侧三处,少数分布在口腔内部。人类的基本味觉至少有酸、甜、苦、咸四种,而四种味觉的“味蕾”在舌头上的分布是不同的:

甜在舌尖,酸、咸在舌两边,苦在舌根。味觉并不是独立的,它常常与其他感觉相互影响。比如,吃东西的时候,经常是既有味道刺激舌头,又有气味刺激鼻孔,更有颜色刺激眼睛,即所谓的“色、香、味俱全”。

可见,口味只是产品的属性之一,很多蒙眼测试的结果都发现,在隐藏品牌的状况下,产品并没有太大差异,而当揭露品牌时,消费者却明显受到品牌偏好的影响。

《消费行为学》试卷B卷

消费者行为学 b卷 一 名词解释 20分 1 消费群体。2 注意。3 消费需求。4 消费者的审美心理 二 填空 20分 1 消费心理是消费行为而消费行为则是消费心理活动的一般消费理论用的模式来表示消费行为的基本过程。2 消费需求的内容包括对商品的需求,对商品 的需求,对商品 的需求,对商品 的需求,...

2023年消费行为学平时作业

要求 自拟题目撰写 正文部分 以上的小 学号末位与题目的对应情况如下。注 各班班长收齐电子版后,按照学号排列,于10月14日早上12点之前收齐交到50班班长手中,再由她发我 不接受某位同学任何推迟上交的理由 1 试举例分析如何激发消费者对问题的认知。1.试举例分析经典性条件反射 或操作性条件反射 理...

消费者行为学试卷

亳州中药科技学校2012 2013学年第一学期。消费者行为学 期末考试试卷 考核形式 a 卷 使用班级 中专一年级命题人 张辉。1。消费。2 消费者行为。3.代际效应。4.消费者购买决策。1.下列不属于便利品的是 a米 b面 c汽车 d卫生纸。2.下列不属于选购品的是 a 家具 b服装 c汽车 d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