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古诗词中的哲理

发布 2019-07-31 12:38:37 阅读 4914

本学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部分内容,激发了我们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兴趣,而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智慧,多潜藏于诗歌之中。

可理解掌握古代著名思想家的理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并发扬中国本土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哲学。本学期我们学习的四部分内容

a意识是从何而来的(本质)

b世界的状态是怎样的

c物质世界是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d矛盾是事物运动的源泉和动力

从意识和物质的关系上来理解意识的本质,具体来说是从意识和人脑的关系、意识和外部客观存在的关系来理解意识的本质。从前者看意识的本质表现为,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从后者看意识的本质表现为,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1古代人眼中的世界状态: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互相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

变化。生成和消逝。这种原始的。

朴素的。但实质是正确的世界观是古希腊哲学家的世界观,而是由赫拉克利特最先明白地表述出来的;一切存在。

而又不存在 ,因为一切都在不断地生成和消逝。

2.近代人眼中的世界状态:古代的朴素辩证法“虽然正确地把握了现象的总画面的一般性质,却不足以说明构成这幅总画面的各个细节;而我们要是不知道这些细节,就看不清总画面。

为了认识这些细节,我们不得不把它们从自然的或历史的联系中抽出来,从它们的特性。它们的特殊的原因和结果等等方面来分别地加以研究。这首先是自然科学和历史研究的任务,这种考察方法被培根和洛克从自然科学中一直到哲学中以后,就造成了近几个世纪所特有的局限性,畸形儿上学的思维方式。

”3.现代人眼中的世界状态:自然界是检验辩证法的试金石,而且我们必须说,现代自然科学为这种检验提供了极其丰富的、与日俱增的材料,并从而证明了,自然界的一切。

归根到底是辩证的而不是形而上学地运行的……因此,要精确地描绘宇宙、宇宙和人类的发展以及这种发展在人们头脑中反映,就只有用辩证的方法,只有不断地注视生成和消逝之间、前进的变化和后退的变化之间的普遍的相互作用才能做到。近代的德国哲学一开始就是以这种精神进行活动的。以下是我们对部分古诗词中哲理的赏析。

题目】潍县署中画竹(清郑燮)

诗词原文】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哲理】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但是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进行思考,却往往会形成不同的认识和结论。从人的主观因素来说,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立场不同,世界观不同,知识构成不同等因素造成的。

诗中描述的祈雨场面就非常鲜明的告诉我们,在阶级社会中,由于人们分属于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阶级立场,因而,他们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反映)都大相径庭。我们要正确地认识事物,首先必须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去看问题。

题目】琴诗(宋苏轼)

诗词原文】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哲理】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双方的联系。

因此,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头和琴声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内,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与琴、指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间的关系。前者是**产生的根据,后者则是**产生的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题目】戏为六绝句(之一)

唐杜甫) 诗词原文】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哲理】(1)从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前后相继的发展过程,离开了对历史联系的分析,我们不仅无法正确认识昨天的历史,也无法正确认识今天的是未。割断历史、否认联系,盲目的嗤笑传统、否定前人,必然导致民族虚无主义。 (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研究任何我,都不能割断历史,都不能以今天的成熟去否定昨天的幼稚。对前人要采取历史主义的态度,不能用今天的淹灌和标准去看待和衡量过去,更不能苛求古人。 (3)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观点看问题,一方面,要正确分析和区分前人的成就和缺陷、是与非、功与过、精华与糟粕等;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分清哪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哪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等。

题目】八阵图 (唐杜甫)

诗词原文】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减流。

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整体和部分(全局和局部),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首先,整体和部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其次,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在某种条件下,关键的部分甚至能够对全局和整体起决定性作用。诸葛亮多年苦心经营,巧妙布置八阵图,都是为了一个全局性的战略目标——“吞吴”,而刘备的报仇之举则是部分、局部的小目标。办事情只有从整体着眼,统筹全局,才能选择最佳方案,以求实现最有目标。

刘备意气用事,仅从局部着眼,贸然发动进攻,结果不仅局部遭到失败,而且还从根本上破坏了诸葛亮苦心筹划的战略大局,使“吞吴”大计泡影。这首诗以生动鲜明的历史事实昭示后人:树立全局观念,局部服从全局是多么重要。

题目】观书有感 (宋朱熹)

诗词原文】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哲理】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

这种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一个人的学问也就回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了。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

题目】草 (唐白居易)

诗词原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哲理】说明世界上的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而这种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基本的秩序,都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这首诗常被用来比喻新事物的强大啊生命力。尽管有严寒相逼,有野火摧残,旧事物的威力可谓横肆暴虐,却无法改变客观规律。新事物在春风吹拂下,正蓬蓬勃勃,一派生机。

古诗词鉴赏

论古诗词鉴赏对大学生的教育。金融1044 林媛媛。大一第一个学期的选修课,我就选了古诗词鉴赏这节课。因为,从小到大我都非常的喜欢古诗词,简短精炼的句子,荡气回肠的押韵,背后动人有趣的故事,这一切的一切都吸引着我。在这一个学期的学习中,我又重温了一遍古诗词的历史进程,从先秦文学到清代 在每一章节中又欣...

关于爱国的古诗词

梅花 宋 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惊雪唐 陆畅。怪得北风急,前庭如月晖。天人宁许巧,剪水作花飞。别董大唐 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关于节日的古诗词。水调歌头 宋 苏东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

古诗词教学反思

进入八年级下学期,教材中古诗文的篇目多,内容深,要求背的篇目比以前多了一倍。难怪学生 特别是差生 对古诗文有反感心理。这不能不引起教者的在的深思。为了克服学生对古诗文的厌倦情绪,调动他们内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教学中,我结合。学生实际采取了相应的教学方法,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一 加强对古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