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03造型工岗位操作规程 铸铁件部分

发布 2019-06-25 03:32:57 阅读 1869

q/j技术标准。q/hyzb b0503-2013

造型工岗位操作规程。

铸铁件粘土砂造型部分)

受控:2013-02-31发布2013-04-01实施。

发布。q/hyzb b0503-2013

造型工岗位操作规程。

1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干模及潮模铸铁件手工造型工艺过程中的一般性规则。

2 造型部分。

2.1 首先根据工艺图上的要求,检查木模的尺寸、芯盒、活块、筋条、芯头是否完整无缺,合乎工艺图上的要求。

2.2 检查模型的活动部分是否容易取出。

2.3 检查浇冒口系统,模型是否齐全,尺寸、形状是否正确。

2.4 如发现木模损坏或变形,应向班长提出修理。

2.5 考虑合理的浇注系统,内外冷铁,满足铸件收缩与出气的一定数量的冒口(如有工艺,按工艺图准备)

2.6 造型底板的尺寸应比砂箱稍大,不得弯曲和凹凸不平,当采用两块平板拼合时,应保证舂砂时平整稳固。

2.7 根据工艺图要求选用砂箱,砂箱吃砂量应符合表2-1规定。

2.8 箱带下端与木模有一定吃砂量,一般铸件为25~40mm,大件为40~80mm。

2.9 砂箱各部分的氧化铁皮、残余干砂和铁水渣在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

2.10砂箱如发现箱壁或箱带断裂(箱带指大箱带),缺少吊轴或吊轴有裂纹,箱带妨碍浇冒口的正确位置等不能使用,箱带与直浇冒口、冒口间的距离,不得小于30mm。

表2-1手工造型的吃砂量mm

2.11打箱后的热砂箱不能使用。

2.12为了使铸型牢固地附在砂箱内,可在砂型内壁和箱带上涂上泥浆水。

2.13准备造型,选择面砂、背砂和加强砂型强度的铁丝铁棒等。

2.14摆木模时,泥芯头安放出气孔,在适当的地方放好出气位置。

2.15按工艺规定的位置、数量、尺寸,放浇冒口和冷铁、泥芯撑(冷铁、泥芯撑必须除锈)。

2.16为了方便起模,应事先考虑好吊盘的位置和方向。

2.17填砂前应将模型和底板打扫干净,如有型砂粘附模型时,应用麻头或棉纱浸煤油擦净。

2.18一般铸件面砂的厚度为20~35mm,特殊要求的另外规定。车板造型必须先车转背砂,再车转面砂,面砂的厚度为30~40mm。

2.19 型砂内插入浸附泥浆的金属钩子时,钩子距木模表面8~lomm,并且应牢固地挂在箱带上且不过高的突出型砂面外,钩子的数量、安置位置,应保证应有的强度。

2.20铺面砂后,在模型及浇冒口有凹入或不易舂实的部分,舂砂前应先用手将此部分型砂压实,然后再加背砂逐层舂实,舂砂时,每次填砂不可太厚,按铸件大小及形状不同,采用如下标准:

a.用手工舂砂时,型砂填入厚度为75~100mm:

b.用风动工具舂砂时,型砂填入厚度为l00~150mm。

2.21舂砂时砂舂得不得太靠近木模,应保持20~30mm的距离。

2.22舂砂时不得使模型活动部分,浇冒口系统及冷铁变动位置。

2.23舂砂时应使砂型松紧均匀。

2.24舂砂时严格执行安全规程,集中精神,避免舂头砸伤脚。

2.25舂砂后的砂型应有足够的硬度,硬度决定于铸件的大小及由型砂底部至浇口杯高度,一般为50~90单位。

2.26潮模造型时,舂砂特别注意浇注系统及转角等地方的硬度较其它地方高些。

2.27填满型砂后,用φ5~φ8mm的铁钎插通气孔,每箱不得少于3~5个,通气孔距模型表面为10~15mm左右。

2.28放有直浇口的箱角要用面砂春紧(大件放浇口砖),特大铸件防止射箱。

2.29为了从较大的泥芯中导出出气孔,可在填砂之前,在泥芯部分,放置适当的通气管或木棒,通到砂型表面。

2.30取出浇冒口,保证内部光滑,修平四周,干模造型要刷好涂料。

2.31砂箱要精确的定位,打号泥至少三面三点定位做基准,且细、直。

2.32在附近适当的地方打一平地,平地表面松软,以备翻箱、起模和修理。

3 起模部分

3.1 将砂箱放于平板或已备好的松软平地上。

3.2 开箱后,翻转上箱,然后松去带样的铁丝和铁棒,将砂箱放在已备好的松软平地上。

3.3 重量为50公斤以下的砂箱可以人工起模,超过50公斤的可用天车起模。

3.4 修整分型面,干模造型,使披缝不得超过3mm,潮模造型不得超过1mm。

3.5 起模前,在摇动木模时,为了不损坏模型,敲模时应使用木垫板。

3.6 起模时,起模针应固定在模型的重心处,避免起模时将砂型碰坏。

3.7 木模松动后,再平衡地仔细取出模型。

3.8 轻轻地敲动活动块部分和浇注系统部分,再仔细地取出。

4 修型部分。

起模后要检查不同的地方的砂型硬度情况,当发现局部松软或损坏的部分,应仔细地用面砂填补,修补后,必须插钉子和气孔,以保证必要的强度和通气。

4.2 木摸起出后,发现有背砂的地方,要挖掉后补上面砂。

4.3 修型时,不应损坏砂型的几何形状,浇注系统应光平和尺寸正确。

4.4 潮模修型时,不能使用墁刀在一处往复墁平,以免起皮、掉砂。

4.5 所有砂型的凸面处、吊砂、沟槽、浇注系统各部分凹凸面及棱角处都应用水笔稍微润湿,并插钉子加固,大平面的部分应插钉子加固,以免起皮、起夹子等。

4.6 芯头部分不允许大修理,小修理时,不应损坏其几何形状及尺寸精度。

4.7 下芯时,应用卡板或量具检查有关尺寸,应保证泥芯安装牢固,泥芯头排气通畅。

4.8 用工具作出填砂时未做出的芯头出气通道。

4.9 与木模、工艺图校对是否有搭子和筋条等遗漏。

4.10干模造型,修完型后,底箱、盖箱、分型面、平面都要刷涂料。

4.11潮模造型,修完型后,用微弱的压缩空气或皮老虎轻轻地吹去表面浮砂,然后用粉袋的方法,均匀地撒上一层石墨粉,必要时可用造型工具抹平,然后用气轻轻地吹去多余的粉末。

4.12潮模制造较厚的铸件时,如工艺卡片中规定用的液体涂料,则按工艺卡片规定喷、刷。

4.13泥芯厚大的部分与泥芯头处,在进窖前要掏到焦炭或煤渣止。

5 手工制造大、中、小、泥芯部分。

5.1 制造泥芯前的准备工作。

5.1.1检查芯盒是否符合所制定的铸造工艺要求。

5.1.1.1有无变形、裂纹以及定位不精确和不牢固的情况。

5.1.1.2活动部分是否齐全和易于取也。

5.1.1.3检查固定部分的紧固程度和精密度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5.1.1.4有无做出通气道和吊盘位置的标志。

5.1.2造型材料及辅助工具的检查。

5.1.2.1泥芯砂性能是否符合造型材料工艺守则的规定。

5.1.2.2芯骨的尺寸、形状、强度的检查。

5.1.2.3填充物(煤渣、焦炭渣)是否适用。

5.1.2.4泥浆水、涂料及造泥芯用的手工工具是否齐全。

5.1.2.5准备芯板,如泥芯不是平的,须具备填砂用的木框或特制泥芯托架等。

5.2 泥芯的填砂。

5.2.1芯骨要保证以下要求:

a.保证有支持泥芯各部分的必要强度。

b.不妨碍铸件的正常收缩。

c.不影响泥芯的正常收缩。

5.2.2芯骨的材料可根据要求,采用铸铁、铸钢、焊接件,小泥芯可采用软铁丝,退火后的铁丝或铁棒等。

5.2.3芯骨的大小由泥芯决定。

5.2.3.1芯骨与芯盒边的距离:

大芯:50~80mm;中芯:30~80mm;小芯:10~30mm

5.2.3.2铸铁芯骨横梁的一般尺寸。

500×1000mm泥芯35×30mm; 2000×2500mm泥芯50×40mm

5.2.3.3芯骨插齿粗细(直径)

芯骨高1000 x 1500mm 25~35mm

芯骨高500 x 700mm 15~25mm

5.2.3.4圆形泥芯,芯骨直径尺寸。

泥芯直径30~loomm 4~18mm

5.2.4金属芯骨应按工艺图的形状、尺寸进行制备。

5.2.5除了高度较小或较薄泥芯外(低于200mm),一般此类泥芯都作成空心的,泥芯内部加煤渣、焦炭渣等。

泥芯砂层厚度:500×l000mm, 60~100mm;

2000×2500mm,100~150mm

5.2.6在泥芯填砂前,要将芯盒内腔擦干净,芯盒形状比较复杂的,要定期用滑石粉涂擦。

5.2.7芯骨应事先放在泥浆中浸湿,然后放在芯盒中已轻轻地舂实的芯砂层上,再逐步填砂,逐层舂紧为止。

5.2.8对凸台及易于垮砂部位应事先放上吊砂钩、铁棒,必要时应与芯骨扎紧。

5.2.9在制作大型泥芯时,按放泥芯撑的位置,可预先放上耐火砖或铁板等。

5.2.10如需要安放内外冷铁,则应按工艺规程规定执行。

5.2.1l泥芯的通气。

5.2.11.1如填砂面是芯头时,应挖出通气道。并沿通气道用3~5mm铁针向泥芯四周放射方向,均匀插通气孔,各孔相距15mm,不应插穿泥芯的表面。

5.2.11.2如果填充面是芯头,同时砂中放入了填充物,可在填充物上放木棒或铁棒,高出芯盒平面,制完芯子,取出木棒或铁棒作为出气孔。

5.2.11.3用合适的制模工具,在泥芯分型面处挖通气道,用直径3~5mm铁针,在通气道四周插孔,每孔相距15~25mm,不应插穿泥芯的表面。

5.2.11.4高的泥芯要在芯头中间挖凹,并用直径3~5mm的铁针插通气孔。

5.2.11.5圆形泥芯通气孔尺寸:

5.2.11.6对要求比较复杂的泥芯,铁针难以达到的地方,要用其它的代用品作通气道,其尾端必须与泥芯通道或芯头部分相连。

5.2.12如在泥芯表面装入活动块时,必须在装这些活块的位置挖出一些芯砂,弄松后,将活动块仔细地放入,垫上木板再敲入。

5.2.13泥芯填砂面上,如有深大的凹处,须先铺报纸,再用填充砂或者其它的砂子,填满凹的地方为止,泥芯板不平或者填砂面为曲面而没有合适的泥芯托板时,则在泥芯托板上须按形状填一层砂。

5.3 泥芯的修正。

5.3.1制好的泥芯,应检查各部分填砂是否均匀,对已发现的缺陷,应仔细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