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方法期末考试重点

发布 2019-05-21 10:53:57 阅读 6205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

近代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产生的原因?

1)资本主义社会会中大量社会问题的出现;(2)自然科学方法的渗透;(3)人口普查的需要。

在社会科学领域中,最为常见的研究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实验研究、调查研究、实地研究和文献研究。

1.实验研究:一种经过精心的设计,并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研究者通过操纵某些因素,来研究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研究者通过操纵一个变量(自变量),以观察和分析它对另一个变量(因变量)所产生的效果。由实验组和对照组、自变量和因变量、前测和后测三组最基本要素构成。

2.实地研究:一种深入到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无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社会现象的社会研究方式。

其中最主要的资料收集方法是参与观察和无结构访问。

3.文献研究:一种通过收集和分析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来**和分析各种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及其他社会现象的研究方式。

包括不同的类型,最常用的有内容分析、二次分析和现存统计资料分析。(内容分析:是一种对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大众传媒的内容进行客观的、系统的、定量的描述和分析的方法,它通过对文献的抽样,对文献内容的编码、录入和统计分析,来揭示文献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社会现象指间的相互关系。

)4.社会调查(调查研究):一种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通过直接的询问,从一个取自总体的样本那里收集系统的、量化的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

社会调查的基本要素:

抽样。问卷。

统计分析。5.普遍调查:

简称普查,指的是对构成总体的所有个体无一例外地逐个进行调查。 特点:(1)工作量大,费时、费力、费钱(2)需要高度集中的组织和高度统一的安排(3)调查项目不能多,只能了解某一方面必不可少的基本情况。

6.抽样调查:从所研究的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取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并将在这部分个体中所得到的调查结果推广到总体中去。

优点:(1)非常节省时间、人力和财力(2)十分迅速地获得资料数据(3)比较详细地收集信息,获得内容丰富的资料(4)应用范围十分广泛(5)准确性高。

7.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

1)选题阶段(是一项调查活动的起点,是整个调查工作的第一步。调查问题一旦确定,整个调查活动的目标和方向也就随之确定。调查问题选择得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调查工作的成败。)

2)准备阶段(为实现调查目标而进行的道路选择和工具准备。)

3)实施阶段(也称收集资料阶段或调查方案的执行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具体贯彻调查设计中所确定的思路和策略,按照调查设计中所确定的方式、方法和技术进行资料的收集工作。这个阶段往往需要深入实地,接触被调查者,所投入的人力也最多,遇到的实际问题也最多,需要很好地组织与管理。)

4)分析阶段(也称研究阶段,主要是对实地调查所收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系统的审核、整理、统计、分析。包括对原始资料的清理、转换和录入到计算机中等工作,也有用各种统计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的工作。主要是定量的统计分析。

)5)总结阶段(撰写调查报告,评估调查质量,应用调查成果。是对整个社会调查工作的全面总结。)

8.选题的标准:

1)重要性(调查课题所具有的意义或价值,即用途或用处。)

2)创造性(创新性或独特性,与众不同的地方。)

3)可行性(研究者是否具备完整这一调查的主、客观条件,即行不行得通。)

4)合适性(所选的调查课题最适合研究者的个人特点。)

没划)9.选题的途径和方法:1从现实社会生活中寻找2从个人经历中寻找3从现有文献中寻找。

10.调查课题的明确化:通过对调查课题进行某种界定,给予明确的陈述,将最初比较含糊的想法变成清楚明确的调查主题,将最初比较笼统、比较宽泛的研究范围或领域变成特定领域中的特定现象或特定问题。

11.文献查阅的作用:

1)帮助研究者熟悉和了解本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

2)为研究者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12.查阅文献的方法:

1)查找相关的文献。

2)对文献进行选择。

3)实际阅读和分析文献。

13.明确调查目的。

1)描述性调查:所关注的焦点通常在于回答总体的各种结构和分布是怎样的,即它回答的主要是人们的特征、行为或态度“是什么”,或者研究的现象的特点、分布以及趋势“怎么样”,而不在于回答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结构或分布。在方法上要求做到系统性和全面性。

(对社会现象的描述要注意描述的准确性和描述的概括性。)

2)解释性调查:用于回答社会生活中的“为什么”,说明社会调查现象发生的原因,解释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理论性更强,通常从理论假设出发,经过实地调查,收集经验材料,并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来检验假设,最后达到对社会现象进行理论解释的目的,比描述性调查跟严谨,针对性更强。

在分析方法上,它往往要求进行双变量和多变量的统计分析。

14.确定分析单位。

1)个人。2)群体。

3)组织。4)社区。

5)层次谬误:又称为区群谬误、生态谬误或体系错误,指的是在社会调查中,研究者用一种比较大的集群分析单位作研究,而用另一种比较小的或非集群分析单位做结论的现象。或者说,研究者在一个比较大的集群的分析单位上收集资料,而在一个比较小的或非集群分析单位上来下结论的现象。

15.抽样的概念:

1)总体(population,是构成它的所有元素的集合,而元素element,则是构成总体的最基本单位)

2)样本(sample,就是从总体中按一定方式抽取出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

3)抽样(sampling,从组成某个总体的所有元素的集合中,按一定的方式选择或抽取一部分元素的过程,或者说,抽样是从总体中按一定方式选择或抽取样本的过程)

4)抽样单位(sampling unit,一次直接的抽样所使用的基本单位)

5)抽样框(sampling frame,一次直接抽样时总体中所有元素的名单)

6)参数值(parameter,总体值,关于总体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或者说是总体中所有元素的某种特征的综合数量表现)

7)统计值(statistic,样本值,关于样本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或者说是样本中所有元素的某种特征的综合数量表现)

8)置信水平(confidence level,置信度,指的是总体参数值落在样本统计值某一区间内的概率,或者说,是总体参数值落在样本统计值某一区间中的把握性程度,反映抽样的可靠性程度)

9)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上面所说的“某一区间”就是置信区间,指在一定的置信水平下,样本统计值与总体参数值之间的误差范围,反映抽样的精确性程度。置信区间越大,置信水平越高。)

抽样的基本作用:向人们提供一种实现“由部分认识总体”这一目标的途径和手段。

16.抽样方法。

17.概率抽样:以概率理论为依据,通过随机化的机械操作程序取得样本,所以能避免抽样过程中的人为因素的影响,保证样本的客观性。

虽然随机样本一般不会与总体完全一致,但它所依据的是大数定律,而且能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因此可以正确地说明样本的统计值在多大程度上适合于总体,根据样本调查的结果可以从数量上推断总体,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总体的性质,特征。概率抽样主要分为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类抽样,整群抽样,多阶段抽样等类型。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抽样调查都采用概率抽样方法来抽取样本。

概率抽样之所以能够保证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其原理就在于它能够很好地按总体内在结构中所蕴含的各种随机事件的概率来构成样本,使样本成为总体的缩影。)

非概率抽样:又称为不等概率抽样或非随机抽样,就是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方便或主观判断抽取样本的方法。它不是严格按随机抽样原则来抽取样本,所以失去了大数定律的存在基础,也就无法确定抽样误差,无法正确地说明样本的统计值在多大程度上适合于总体。

虽然根据样本调查的结果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总体的性质,特征,但不能从数量上推断总体。非概率抽样主要有偶遇抽样,主观抽样,定额抽样,滚雪球抽样等类型。

18.抽样分布:根据概率的原则而成立的理论分布,它显示出:从一个整体中不断抽取样本时,各种可能出现的样本统计值的分布情况。

19.中心极限定理:是概率论中讨论随机变量序列部分和的分布渐近于正态分布的一类定理。

这组定理是数理统计学和误差分析的理论基础,指出了大量随机变量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条件。设从均值为μ、方差为δ²(有限)的任意一个总体中抽取样本量为n的样本,当n充分大时,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近似服从均值为μ、方差为δ²/n的正态分布。

20.抽样的一般程序:

1)界定总体。

2)制定抽样框。

3)决定抽样方案。

4)实际抽取样本。

5)评估样本质量:对样本的质量、代表性、偏差等等进行初步的检验和衡量,其目的是防止由于样本的偏差过大而导致调查的失误。(评估样本的基本方法是:

对研究者实际抽取样本的具体方法和程序进行分析与检查,看其是否做到了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已知且相等的概率被选入样本。)

21.概率抽样方法。

1)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也称纯随机抽样,是概率抽样的最基本形式。指按等概率原则直接从总体n个单位中任意抽取n个单位作为样本(n>n)。

2)系统抽样:又称等距抽样或间隔抽样。它是把总体的元素进行编号排序后,在计算出某种间隔,然后按照这一固定的间隔抽取元素来组成样本的方法。

它和简单抽样一样,需要有完整的抽样框,样本的抽取也是直接从总体中抽取元素,而无其他中间环节。

3)分层抽样:又称类型抽样,它是先将总体中的所有元素按某种特征或标志划分成若干类型或标志划分成若干类型或层次,然后再在各个类型或层次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子样本,最后,将这些子样本合起来构成总体的样本。

4)整群抽样: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些小的群体,然后由所被抽出的若干个小群体内的所有元素构成调查的样本的方法。它的抽样单位不是单个的元素,而是整群的元素。

整群抽样中对小群体的抽取可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或分层抽样的方法。

5)多段抽样:又称多级抽样或分段抽样,它是按抽样元素的隶属关系或层次关系,把抽样过程分为几个阶段进行。适用于总体规模特别大或者总体分布的范围特别广时。

22.非概率抽样方法:不是按照概率均等的原则,而是根据人们的主观经验或其他条件来抽取样本,因此样本的代表性往往较小,误差大而又无法估计。

23.样本规模:又称样本容量,指的是样本中所含个案的多少。(样本规模的几个计算公式:p88)

影响样本规模确定的因素:

1)总体的规模;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期末考试试题

一 填空题 每空l分。共10分 1 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首先是社会的 另外还有形形色色 种类繁多的具体对象。2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文化专指 3 社会调查研究方案可行性研究的常用方法大致有逻辑分析 经验判断和 三种。4 一项测量的结论在普遍应用时的有效性是指 5 按照简明的文献分类方法,称作原...

社会调查方法复习

社会调查复习资料。1 普遍调查和抽样调查。1 普遍调查。概念 普遍调查简称为普查,它指的是对构成总体的所有个体无一例外地逐个进行调查 普遍调查主要采取两种方式进行 一种称为统计报表,它是由普查部门 通常是国家行政部门 制定普查表,由下级有关部门根据所掌握的资料进行填报。另一种是建立专门的普查机构,组...

社会调查方法复习要点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复习要点。第一篇概述。第一章社会调查和社会调查学。1.1 社会调查及其任务。1.1.1社会的定义和社会现象的特点。社会的定义社会现象的特点。主观目的性,极大偶然性,错综复杂性,高速流动性,高度模糊性。1.1.2 社会调查的定义及其任务。社会调查的定义 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对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