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21《莫泊桑拜师》提优班阅读特训苏教版

发布 2024-05-06 13:55:06 阅读 6469

一、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9分)

《莫泊桑拜师》一文着重写了莫泊桑三次去福楼拜家中求教的情况,第一次求教是针对 ,指出要 ;第二次是针对 ,指出要 ;第三次是针对 ,指出不仅要还要 。福楼拜的特点: ,莫泊桑的特点:

。a.有所收获 b.没有什么好写的 c.不生动 d.发现特点 e.仔细观察。

f.勤学苦练 g.持之以恒 h.虚心好学、勤学苦练 j.循循善诱、教导有方。

二、课外阅读。(29分)

程门立雪。“程门立雪”这个成语家喻户晓。它出自宋代著名理学家杨时求学的故事。

杨时从小就聪明伶俐,四岁入村学,七岁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他一生立志著书立说,曾在许多地方讲学,备受欢迎。

居家时,长期在含云寺和龟山书院潜心攻读,写作教学。

有一年,杨时赴浏阳任县令。途中,他不辞劳苦,绕到洛阳,拜师程颐,以求深造。这天,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因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他俩一起去老师家请教。

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浓云密布。他们行至半途,朔风凛冽,瑞雪霏霏,冷飕飕的寒风肆无忌惮地灌进他们的领口。他们把衣服裹得紧紧的,匆匆赶路。

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侯先生醒来。

这时,远山如玉簇,树林披银装,房屋顶上也盖上了一层厚厚的积雪。杨时的一只脚冻僵了,冷得发抖,但依然恭敬侍立。

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和游酢,只见他们通身披。

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

“程门立雪”就由此而来,成为千古佳话,流传至今。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6分)

(1)家喻户晓。

(2)备受欢迎。

(3)天寒地冻。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6分)

(1)进一步学习以达到更高的程度。(

(2)任意妄为,没有一点儿顾忌。(

3.在短文中找出表示当时天气寒冷和杨时尊敬老师的语句,分别用“ ”和“ ”画下来。

(6分)4.阅读短文,问答问题。(11分)

1)当时杨时和游酢为什么要去找老师?(3分)

2)到了老师家门口,他们为什么不进去呢?(3分)

3)从中你感受到了杨时怎样的精神和品质?(5分)

答案。一、c f b e a g d j h

二、1.(1)指“程门立雪”的故事家家户户都知道。 (2)指杨时讲学在当时十分受欢迎,大家都爱听。 (3)指当时天气十分寒冷。

2.(1)深造 (2)肆无忌惮 4.(1)因为两人对某个问题有不同看法。 (2)因为老师当时正在打坐养神,他们不想打扰老师。 (3)从中我感受到了为求真知而不怕吃苦、坚持到底的精神和尊敬老师的可贵品质。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7 21莫泊桑拜师 第二课时 苏教版

21莫泊桑拜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福楼拜对莫泊桑的三次指点。3.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 勤学刻苦的精神。教学重点及难点 细读三次对话,感受二人的性格特点,了解怎样循序渐进地练习写作。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

教科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张石匠拜师

本文是一篇民间故事,讲张石匠手艺高超,但是愿意自夸,在与一个小伙子的比试手艺时,连连失败,他服输了,愿拜小伙子为师。故事告诉我们,技艺是没有止境的,人应该谦虚谨慎,不断地学习和锤炼,精益求精。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要让...

六年级语文提质措施

石林镇大坝小学六年级语文提质措施。2010 2011学年下期。转眼间,我和这个班的学生已经相处了一学期了。这学期,针对本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册教材的重 难点,我计划采取以下教学提质措施 一 加强常规管理,树立良好的班风。1 各方面严格要求班干部,让他们起好带头作用。2 开展小组竞赛,比成绩 比清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