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学目标重难点

发布 2024-04-30 21:30:09 阅读 2420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基于“课程标准”细化的。

教学目标、重难点。

第一单元负数。

单元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理解正数、负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

2.理解并掌握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结论,知道可以分为正。

数、0、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基于“课程标准”细化的。

教学目标、重难点。

第一单元负数。

单元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理解正数、负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

2.理解并掌握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结论,知道可以分为正。

数、0、负数,理解分类讨论思想。

3.初步掌握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正、负数的方法,体会数形结合思。

想。单元教学重点:

1.理解正负数的意义,能正确读、写正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掌握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正、负数的方法,能够在数轴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

单元教学难点:

能够准确把数轴上的点和相应的正数、0和负数建立一一对应关系。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课题:负数。

教学内容:p2-4页例1、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理解正负数所表示的实际含义,知道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2.认识正负号,能正确地辨认和读写正、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理解分类讨论的思想。

3.能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负数,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负数产生的必要性和价值,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的应用意识。

4.结合负数历史,进行数学史的教育,培养良好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辨认和读写正、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难点:负数意义的理解。

第二课时:课题:在数轴上表示正数、负数和0

教学内容:p5-7页例3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正、负数的方法,能够在数轴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体会0是正、负数的分界点,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2.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将生活情境数学化,发展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能够在数轴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会用正数、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小数、分数,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第二单元百分数。

单元教学目标:

1.理解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的含义,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会进行相关计算。

2.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

推理等活动,提高解决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

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单元教学重点:

1.理解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的含义,会进行相关计算。

2.提高解决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难点:

通过百分数在生活中的这些特殊应用,巩固有关百分数的数量关系,能解决复杂的利率及折扣等问题,提升应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5课时。

第一课时:课题:折扣。

教学内容:p8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理解折扣的含义,能把折扣问题转化为百分数问题并进行相关计算。

2.通过迁移、比较、分析等活动,正确解决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举例、解决实际问题,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折扣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折扣的含义,正确解决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原价、现价与折扣之间的关系,正确解决稍复杂的折扣问题。

第二课时:课题:成数。

教学内容:p9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理解成数的含义,能准确将成数转化成百分数,并进行相关的计算。

2.通过迁移类推,正确解决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提高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成数的含义,正确解决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正确解决稍复杂的成数问题。

第三课时:课题:税率。

教学内容:p10页例3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收集税收的信息,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理解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了解纳税的种类。

2.能利用百分数的知识,根据实际情况计算税款,解决有关“税率”的实际问题。

3.通过查找税率、计算税款,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税率及应纳税额的含义,根据实际情况正确计算税款。

教学难点:税种、应税额及税率的确定,能正确解决稍复杂的有关税率的实际问题。

第四课时:课题:利率。

教学内容:p11页例4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收集信息理解储蓄的意义,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了解主要的存款方式。

2.知道本金、利息、利率三者之间的关系,能正确应用公式。

计算存款利息,并尝试用不同方法解答,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

3.通过对利率的理解和计算,了解相关金融知识,培养理财。

意识,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重点: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正确计算有关利率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明确利率与存期的对应性,正确选择有关条件解决稍复杂的利率问题。

第五课时:课题:购物中的折扣问题。

教学内容:p12页例5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理解不同“**”方式的具体含义,并根据情况正确计算实际花费。

2.通过两种不同优惠方式的对比,知道打折的方式更省钱,并明确什么情况下两种**方式的差别越小,什么情况下差别越大。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感受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发展数据分析观念和应用意识,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不同“**”方式的具体含义,能正确计算优惠后的金额。

教学难点:“满100减50”的具体含义。通过实际计算明确什么情况下两种**方式的差别越小,什么情况下差别越大。

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

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并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2.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

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通过观察、设计和制作圆柱、圆锥模型等活动,了解平面图形。

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

4.理解除了研究几何图形的形状和特征,还要从数量的角度来研。

究几何图形,如图形的面积、体积等,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5.通过圆柱和圆锥体积公式的探索,体会转化、推理、极限、变。

中有不变等数学思想。

单元教学重点:

1. 掌握圆柱、圆锥的基本特征,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

联系,发展空间观念。

2.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

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通过对圆柱和圆锥面积、体积等公式的探索,体会数形结合、

转化、推理、极限、变中有不变等数学思想。

单元教学难点:

1.能应用面积、体积公式计算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体会数形结合、转化、推理、极限、变中有不变等数学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新课课时:7课时。

第一课时:课题:圆柱的认识。

教学内容:人p17-19页例1、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认识圆柱,建立圆柱的几何模型,知道圆柱各部分的名称及特征,理解圆柱侧面展开的长方形与圆柱的关系。

2.通过动手制作圆柱和旋转实验及探索圆柱侧面特征,直观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及分析、判断、合情推理等能力,掌握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知道圆柱各部分的名称及其特征,理解圆柱侧面展开图与圆柱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圆柱侧面展开的长方形与圆柱的关系。

第二课时:课题:圆柱的表面积。

教学内容:p21-22页例3、例4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圆柱表面积。能正确计算圆柱表面积并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自主探索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空间观念,感受符号和几何直观的作用。

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掌握求表面积、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正确解决生活中有关圆柱表面积的实际问题。

第三课时:课题:圆柱的体积。

教学目标:1.经历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得出体积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圆柱体积并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能独立思考,在推导过程中体会转化、极限等数学思想,发展空间观念,感受符号和几何直观的作用。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包括下面的内容 一是美丽的地球,二是文明的足迹,三是牵手地球村,四是爱护地球家园。教学目标 一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社会走向文明 文明的社会需要文明的生活 追求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自觉抵制黄赌毒和不良的生活嗜好。二 让学生初步了解近代中国曾经经历过的屈辱和苦难,了解中国人民面对列强侵...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作者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一 教学内容。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负数 圆柱与圆锥 比例 统计 数学广角 整理和复习等。教学重点 百分数的应用 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正比例和反比例 扇形统计图 转化的解题策略以及总复习的四个板块的系列内容。教...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数的认识1 教学反思。本节复习课是对整个小学阶段有关 数 的知识的总复习,我按照数的回顾 数的整理 数的运用的框架模式,力争在梳理中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一句 有30位同学准备好了,占全班总人数的 引导学生自我回忆所学的数,紧接着在激活学生头脑中已经储存的知识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整理知识,通过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