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优质课教案小学四年级数学“猜数游戏”

发布 2024-02-11 00:55:11 阅读 7004

“猜数游戏”教案。

南山区北师大附小赖华东。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72~73页。

教材与学情分析:

猜数游戏”是在学生认识了方程并会解简单方程的基础上,学习解形如“ax±b=c(a≠0)”这样的方程,经历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完整过程,对学生继续学习用方程解决问题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创设了“猜数游戏”这个有趣的情境,设计了解读游戏、列方程解决问题、做猜数游戏的问题串,让学生经历从“头”到“尾”的思考过程。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些解方程和用方程解决问题的经验,但对形如“ax±b=c(a≠0)”这样的方程,先消去a还是先消去b不太容易理解,对方程思想也需要进一步感悟。

教学目标:1.通过猜数游戏,会用等式性质解形如“ax±b=c(a≠0)”这样的方程。

2.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

3.在解决问题中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4.通过验算养成检验的习惯。

教学重点:从具体情境中找出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

教学难点:会解形如“ax±b=c(a≠0)”这样的方程。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喜欢)

师:智慧老人和淘气正在玩猜数游戏,我们一起去看看,好不好?

二、新课学习。

一)因势利导导入方程。

师:懂了这个游戏的朝老师点点头。

师:谁来把游戏的玩法给大家介绍介绍。

生介绍,生介绍规则的同时,教师择机出示等量关系。)

师:智慧老人猜出淘气心里想的数是30,智慧老人是怎么猜到答案的呢?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可能有三种想法:一是尝试,二是逆推,三是方程。对于尝试的方法,不强求;对于逆推的方法,板书学生的思路,并结合等量关系带领学生理清楚;对于方程的方法,引导学生一起去探索。)

二)经历过程解决问题。

1.找等量关系式。

师:方程要依据什么来列?(等量关系,如果学生想不到,ppt呈现前面学习过的内容。)

师:猜数游戏中的等量关系是什么呢?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2.列方程。

师:有了等量关系式,你能列出方程吗?

直接让学生来说,并择机告诉学生要把x表示什么交代清楚。)

3.解方程。

师:这个方程会解吗?请大家尝试一下。

1)学生尝试,教师巡视,收集学生的写法。

2)呈现完整的做法,引导学生清楚每一步的依据,并讨论“为什么两边要先减去20”?

3)呈现简写的方法。

4)记录写法,梳理解法。

5)检验:x=30这个结果对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6)呈现错误的解法,与学生一起讨论。

过渡:用方程的方法去猜数,大家会了吗?怎样才能知道大家会了呢?

三)前后照应反馈对比。

师:好,我们换个规则。屏幕呈现:“规则:心里想一个数,乘4,再减去2,等于多少?”

师:按照这个规则,我心里想了一个数,得到的结果是42,你能用方程猜出我心里想的数吗?记得,先设未知数再列方程解答啊。

学生独立做,师选择一个同学的展示。

学生说自己的做法,其他同学补充。

教师对这个方程的解法记录。

师:这两道方程,是我们今天新学会的。前几天我们学会了哪些方程呢?请看屏幕。请大家看,今天学的方程和前几天学的方程有什么不同?

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今天所学知识的理解。)

过渡:看来,用方程去猜数,大家真的会了。如果用方程去解决其他问题,你还有信心吗?

三、巩固运用。

页第3题第1小题。

学生读题,明确要求后先说一说等量关系,再列方程解答。

机动题:p73页第3题第2小题。

四、全课小结。

回忆一下,这节课学到了哪些新知识?

深圳优质课教案小学四年级语文触摸春天

17 触摸春天。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 同学们,美丽的春天已经悄悄向我们走来,你能描绘一下你眼中的春天吗?师 我们眼中的春天是这样多姿多彩,充满生机!可是,双目失明的盲人看不到这一切,他们是怎样感知春天的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 触摸春天 师 齐读题目。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问的吗?导语 今天我...

深圳优质课教案小学四年级语文《忆江南》

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语文科书 四年级下册 忆江南 教学设计。参赛学校 宝安区西乡小学设计者 王亚苹。教材分析 忆江南 这首词是小学语文人教实验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古诗词三首 中的第三首,是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原题下共有三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这首词作者直抒胸臆,用简洁...

深圳优质课教案小学四年级语文搭石

21搭石 教学详案 周红永 1 导入 美景 导入 师 孩子们,请欣赏!美吗?美 可以用上自己积累的好词来描述吗?生 绿树成阴 鸟鱼花香 桃红柳绿 溪水潺潺。师 是啊,真美!看,这是作家刘章的家乡。他的家乡不仅风景优美,而且还有一道独特的风景 搭石。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家乡去看一看这搭石!伸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