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建设工程监理实务

发布 2023-10-16 04:40:03 阅读 1655

第一章。监理概述。

1.铁路建设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以标准化管理为手段推进安全风险管理。

2.四个支撑手段:机械化方面、工厂化方面、专业化方面、信息化方面。

第二章。测量。

1.开工前监理工程师要对施工放线进行检查,测量不合格不准开工,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控制和检查,对发生的误差随时调整,避免误差的扩大。

2.放线测量是控制几何尺寸最基本、最关键的手段。

3.永久导线基桩每400m左右设置一个,与原设计的导线点组成复合导线,永久导线基桩可兼做永久水准基桩。

4.中线最后贯通应以桥隧中线为依据进行引测,注意检查该直线上建筑物是否超限、路基中线最大偏差是否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5.隧道工程测量包括:①洞外控制测量资料;②洞内控制测量;③洞内施工及竣工测量。

6.由洞外引向洞内的测角宜在夜间或阴天进行。

7.隧道贯通后,应测定实际贯通误差。

第三章。混凝土工程。

1.混凝土工程监理的基本要求包括:①原材料检验;②电子计量设备检查;③砂石含水量检查;④坍落度检查;⑤混凝土强度检查;⑥检查混凝土的养生;⑦混凝土的断面尺寸;⑧混凝土表面的修饰;⑨混凝土的施工缝检查。

2.监理人员必须注意含水量的变化,以便在加水量中计算进去。

3.桥墩台等大体积混凝土灌注中:段与段间的竖向接缝方向应与墩台截面尺寸较小的方向平行。

4.视为进入冬期施工:室外昼夜平均气温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

5.当室外温度不低于—15℃时,地面以下的工程或表面系数不大于15m-1的结构,应优先采用蓄热法养护。

6.喷射混凝土时,每次作业长度不宜超过6m,自下而上进行喷射。

7.高性能混凝土在配制上的特点是采用低水胶比、选用优质原材料,且必须掺加足够数量的矿物细掺料和高效外加剂。

8.高性能混凝土拌合时,计量的最大允许偏差:胶凝材料(水泥、矿物掺合料等)±1%、外加剂±1%、拌合用水±1%和粗细骨料±2%。

9.高性能混凝土浇筑前,应先对混凝土的坍落度、扩展度、泌水率、含气量和拌合物温度等性能指标进行检测,待全部满足要求后方可施工。

10.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当因故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并且要通过试验确定。

11.混凝土的蒸汽养护可分为:静停、升温、恒温、降温四个阶段。浇筑结束4—6h后方可升温,升温速度不宜大于10℃/h,降温速度不宜大于10℃/h。

第四章。路基工程。

1.路基工程的监理重点是要求填料的质量和压实度符合规范要求,工地旁站要着重检查填料的摊铺厚度、均匀程度及填料的含水量,试验室主要检查材料和压实度。

2.地基处理(加固)方法:①排水固结法(塑料排水板、袋装砂井);②挤密桩复合地基(砂桩和碎石桩);③浆体(粉体)喷射搅拌桩;④强夯;⑤灰土挤密桩;⑥cfg桩;⑦打入桩。

3.路堤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主要应对路基试验段、路堤基底、填料、压实密度四个环节的质量进行控制和检查。

4.路堤基底属于隐蔽工程,必须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并签证,方可进行路堤的填筑。

5.膨胀土路堑基床换填应紧随开挖完成,防止底土暴露时间过长。

6.挡土墙施工:在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地段,应按挡土墙结构适当分段施工。

7.通信、信号电缆槽应与路基同步施工同步完成。

第五章。桥梁。

1.在新旧钻孔距离相距5m以内桩的钻孔与挖方,应在邻桩浇筑混凝土24h后或另一桩尚未开钻前进行。

2.每根钻孔桩都必须进行无破损检验。

3.架梁前应检查支座垫石的位置、标高、混凝土强度及预埋钢板的准确性。

4.打入桩的桩尖设计位于松散软土层时,以桩尖高程(设计)控制为主、贯入度为辅。

5.墩台基础的沉降控制严格,其工后沉降量不应超过下列容许值:

一)墩台均匀沉降量:①有渣桥面桥梁30mm;②无渣桥面桥梁20mm。

二)静定结构相邻墩台沉降量之差:①有渣桥面桥梁15mm;②无渣桥面桥梁5mm。

6.既有线桥涵顶进施工:工作坑中线应与桥涵设计中线一致。

7.既有线桥涵顶进施工:顶进时管前挖土,在铁路道床下不得超过管节前端10cm,道床外部分不得超过30cm,并随挖随顶进。

8.混凝土材料中的水:ph值小于4和so4含量超过1%的酸性水不得使用。

9.预制梁架设的方法:①吊装架设;②浮运架设;③架桥机架设。

10.支架现浇是矮墩桥梁施工中常用的施工方法。

11.合龙梁段应采用膨胀性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强度宜提高一级。

12.合龙梁段混凝土应在一天中气温变化平缓时快速、连续浇筑。

13.钢桥的主桁节点及纵横梁连接处,每一螺栓群检查数量为其总数的5%,每个主桁节点不得少于5个。

14.桥面铺设卷材防水层时,应从低处开始,搭接方向为顺水流方向;搭接宽度不少于10cm,上下两层接缝应相互错开1/3幅度,上下两层不宜相互垂直铺贴。

第六章。隧道。

1.石质隧道破碎带施工原则:“先支护、后开挖、短进尺、弱爆破、快封闭、勤量测”;黄土隧道施工原则:“先探测、管超前、非爆破、严控水、强支护、早衬砌”。

2.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主要内容:①地区地质分析与宏观地质预报;②不良地质及灾害地质超前预报;③重大施工地质灾害监警预报。

3.隧道施工期超前地质**预报方法:①地质分析法;②超前平行导坑预报法;③超前水平钻孔法;④波反射法;⑤红外线探水。

4.波反射法:

tsp(隧道**勘探法):**掌子面前方及周围临近区域地质状况;

地质雷达法(电磁波反射法):探测隧底、边墙、隧顶外围岩的不良地质;

hsp(水平声波反射法):主要对断层、岩层面、岩脉反映较好,可预报100m;

**反射法(负视速度):识别前方不良地质体界面和两侧岩性、密实程度的变化,预报距离100m以上;

陆地声呐法:用于对断层、岩脉、岩溶洞穴等不良地质体的预报。

5.仰拱及边墙基础的开挖施工:仰拱及边墙基础开挖深度必须满足要求,不得超挖,若有超挖时必须用同级混凝土回填密实。

6.隧道监控量测的目的:对量测数据及时分析整理,为施工提供有关围岩稳定性、支护可靠性、二衬合理施作时间、围岩级别及支护参数调整、施工方法改变的信息和依据,确保施工和结构安全。

7.二衬施作时机的控制:变形基本稳定:拱顶下沉速度小于0.15mm/d。

第七章。轨道。

1.轨道工程材料质量控制包括:钢轨、轨枕、道渣、扣件、道岔。

2.钢轨焊接方式宜优先采用闪光焊,道岔最终焊联采用铝热焊。

3.采用“零应力综合放散法”对单元轨进行应力放散,其原理是:在放散段自然温度的条件下,轨下垫滚筒,松开全部扣件使其失效,使钢轨能自由伸长或缩短,并用撞轨器沿钢轨走行方向依次撞轨,当钢轨发生**现象时,即视为零应力,此时温度为锁定温度。

4.线路锁定时,实际锁定轨温必须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左右两股钢轨及相邻单元轨节的锁定轨温差均不得大于5℃,同一区间内各单元轨条的最高与最低锁定轨温差不得大于10℃。

第八章。铁路站场与给排水工程。

1.当管道工作压力≥0.1mpa时,对管道进行水压试验或气压试验;当管道工作压力<

0.1mpa时,对管道进行闭水试验。

第九章。铁路工程检测技术。

1.衬砌厚度、强度及背后空洞状态的检测方法:①打击声法;②声波反射法;③电磁波法;④超声波法;⑤弹性波法;⑥红外线法。

2.钢结构焊缝质量检测一般可用外观检查和无损检测,当前最明确可靠且应用较广的检测方法是超声波探伤、射线(x/γ)拍照、荧光检测三种。

3.施工监控(施工控制)包括:①几何(变形)控制;②应力控制;③稳定控制;④安全控制。

4.高性能混凝土工程检测方法:①混凝土的电通量快速测定方法;②水泥或胶凝材料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快速试验方法;③矿物掺合料及外加剂抑制碱—骨料反应有效性试验方法;④混凝土抗裂性试验方法。

5.混凝土的电通量快速测定方法不适用于掺亚硝酸钙的混凝土。

第十章。环境保护与施工安全监理。

1.线路两侧各500m范围内的天然植被和地表硬壳均不得破坏。

2.各种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品应分库存放,临时存放施工现场时,相互间距不得小于30m,跟其他建筑不得小于25m。

3.架空线应采用绝缘导线,并架设在专用电杆上,不得挂在树木、脚手架上。

4.风力4级停止防水层作业,风力5级时停止吊运安装、桥梁防水层作业,风力6级时停止吊装、装卸、高处作业、水塔的水柜安装、浮运梁、泵送混凝土等一切作业。

5.沉桩基础打桩应从营业线一侧开始,逐排向外打。

6.当用帽檐式钢板刃角处理土质较差又易出现坍塌的路基(道床)时,应按规定安装钢板刃角。

7.铺设无缝线路时应按设计轨温锁定,如不符合要求,必须重新进行应力放散。

建设工程监理实务

1 土建监理在基础阶段应将开挖 支护 定位放线 标高控制 控制桩保护等作为监控重点,特别是具有城市规划的群性连体工程,相互间的标高控制及轴线控制非常重要,否则就会出大错。例如,某大型工程为四连体,跨度近300米,由三家施工单位施工。工程进展各不相同,且有围墙相隔,基础施工前各家单位都从同一基准高程引...

建设工程监理档案的管理实务

蓬设差 譬 第 期 总第。监理工作。建设工程监理档案的管理实务。毕。佳,李。冬。大连。大连理工工程建设监理 辽宁。摘要 结合有关规范和监理工作实际情况,指出监理档案的重要性 分类及档案。内容,分析了现阶段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优化管理措施。关键词 监理档案 重要性 具体内容 建议。中图分类...

建设监理实务

200.在地下防水工程中,防水混凝土所用的材料应符合什么规定?1 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不得使用过期或受潮结块水泥 2 碎石或卵石的粒径宜为5 40mm,含泥量不得大于1.0 泥块含量不得大于0.5 3 宜用中粗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0 泥块含量不得大于1.0 4 半只混凝土所用的水,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