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企业安全文化提升安全生产监管水平

发布 2023-09-12 16:35:45 阅读 3510

安全是企业的生命。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避免造**员伤害和财产损失事故,采取了各种预防和控制措施。构建安全文化就是企业长治久安的战略之举。

一、构建企业安全文化的紧迫性。

无危则安,无损则全。近几年我国的安全形势日趋严峻,那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由于忽视安全所造成的一幕幕悲惨场面令人不寒而栗。据统计,2023年全国各类事故死亡13.

6万人,2023年死亡12.7万人,2023年死亡11.2万人,2023年死亡9.

8万人,2023年死亡9.1万人,2023年死亡8.3万人,另外,每年还约有70万人致伤致残。

从2023年到2023年的59年间,全国累计有70.5万职业病患者,全国每年“显性”职业病报告病例达1.5万人左右,仍呈上升趋势。

近几年来,我国各类事故的年均直接损失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5%,间接经济损失一般是直接经济损失的10到100倍。

对各类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调查后惊人的发现,85%的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安全隐患不仅仅存在于施工现场,主要存在于人的思想、作风、管理、制度和作业行为等各方面。思想上的隐患,包括中重生产轻安全、麻痹大意、侥幸心理等;作风上的隐患,包括令行不能禁止,对防范措施纸上谈兵,浮于表面等;管理上的隐患,如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监控不力等;制度上的隐患,如制度缺失、标准滞后、执法不严等。

各种不安全行为主要来自于人的安全知识不足,安全意识不强,安全习惯不佳。这三者又源于企业没有完善的安全文化体系及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预防各类事故的基础性工程,是安全生产系统稳定运作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构建企业安全文化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紧迫的。无怪乎****总局已将安全文化建设列入2023年的工作重点。

二、构建企业安全文化的科学性。

引起事故的直接原因一般可分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要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问题主要依靠安全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一般采用管理的方法,即用管理的强制手段约束被管理者的个性行为,使其符合管理者的需要。但是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要受到科技发展和经济可行性的制约,达不到本质安全化,需要用管理手段作为补充。

而管理手段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被管理者的监督和反馈。被管理者对安全规章制度的漠视与抵制,必然体现在他的不安全行为上,大量不安全行为的结果是必然发生事故。在安全管理上,时时、事事、处处监督企业每一位职工遵章守纪,是一件十分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事情,这就必然带来安全管理的漏洞。

为了弥补安全管理手段的不足,企业安全文化便应运而生。

安全文化之所以能弥补安全管理的不足是因为:

其一,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企业安全管理要从以事和物为中心,转到以人为中心,真正树立起“人是安全的动力,人是安全的主体,人是安全的目的”的基本概念。只有坚持不懈的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才能使员工从被动地服从安全管理制度,转变为自觉主动地按安全要求实施其正确的工作行为。

其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是本质安全。本质安全具有三个特征:一是行为的可靠性,无论在什么环境,什么条件下,员工都能够自觉遵章守纪确保个人安全;二是状态的可靠性,无论是动态还是静态,设备设施始终必须处于安全状态;三是系统的可靠性,建立和完善人机互补、人机制约的安全关联系统。

这是安全生产的治本之策。

其三,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方法是理念渗透。安全文化通过对人的观念、道德、伦理、态度、情感、品行等深层次的人文因素的强化,利用教育、宣传、奖惩、创建良好群体氛围等手段,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改进其安全行为。安全价值观存在于人的内心,融于思想,引导思维,制约着人的安全行为,成为人们的安全行动规范的向导和思想基础,最顽固的影响着人的心态和行为,一旦改变将会对人的安全价值及安全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形成质的飞跃。

积极有效的安全文化不仅是企业实现本质安全的基石,使安全生产处于稳定向好的状态,也是企业内增凝聚力、外增影响力、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法宝。

三、构建企业安全文化的可行性。

企业安全文化是多层次的复合体,由安全物质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精神文化、安全价值和行为规范文化四个层次组成。就大多数企业而言,安全物质文化和安全制度文化已有一定的基础,只要加以完善就可以了。构建安全精神文化及安全价值和行为规范文化,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需要下大力气才能完成。

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关键,精神文化的熏陶就会形成一套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没有物质谈精神是没有凭据的空想,没有制度谈精神是超越现实的幻想,没有精神文化谈行为和价值观是不切实际的瞎想。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一场深刻的企业文化变革和管理创新,需要时间、精力和责任的投入,需要有计划、有组织、有手段、长期持续地推进。pdca循环法既是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也是整个企业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又是构建企业安全文化的有效载体。

企业文化建设一定要做到五个保证:决策保证、组织保证、规划保证、教育保证、物质保证;实现五个结合:与企业经营战略制定和实施相结合,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相结合,与企业制度创新和管理改革相结合,与员工队伍建设相结合,与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

即是从企业自身的实际出发,按照“先简单后复杂、先启动后完善、先见效后提高”的思路,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不断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日积月累。既要打“阵地战”,又要打“持久战”。只有不断促进、完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水平,才能有效地保障企业平安健康的发展。

构建企业安全文化,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构建企业安全文化,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当今世界,企业文化早已成为做强做大企业的重大战略问题。企业间的竞争不仅仅是经济实力 科技实力的竞争,说到底,是文化力和文化优势的竞争。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把企业文化有效融入公司安全管理工作中,全面提高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促进公司安全稳定与和谐...

构建企业安全文化稳定企业安全生产

安全文化是人类安全活动所创造的安全生产 安全生活的精神 观念 行为和物态的总和。这种定义建立在 大安全观 和 大文化观 的概念基础上,在安全观方面包括企业安全文化 全民安全文化 家庭安全文化等 在文化观方面既包含精神 观念等意识形态的内容,也包括行为 环境等实践和物质的内容。有效的过程管理,是实现安...

构建企业安全文化促进企业安全生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一些企业为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致使事故频繁发生,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企业的安全生产越来越备受关注。煤矿企业由于其生产环境的特殊性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保证安全生产尤为重要。尽管 和企业都采取了很多措施避免在生产中发生 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