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四单元3 公共安全多提防教案格式教育

发布 2023-09-12 16:36:52 阅读 3169

教学内容。

第四单元:安全生活每一天。

3.公共安全多提防。

1珍爱生命,知道生命的可贵,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

教学。2.养成安全意识,远离危险,并具备初步的自护自救能力。目标。

3.了解在公共生活中,可能存在的一些危险,掌握一些安全常识。教学重点:养成安全意识,远离危险,并具备初步的自护自救能力。重点。

难点难点:了解在公共生活中,可能存在的一些危险,掌握一些安全常识。教学。

观察自己生活中的安全标志,可以做一些模型。准备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一、引题并板书课题。

1.引言:同学们,我们听过、看过哪些会给我们的身体和心灵带来伤害的危险呢?2.板书课题:公共安全多提防。

二、活动一:危险在**教材第74-75页**。1.看图说图意。

2.小结:时刻注意安全,树立安全意识。3.说一说: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安全隐患?如:触电、高空坠物、溺水、电线杆下……三、总结。

第二课时。一、复习。

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安全隐患?二、活动二:远离危险。

1.认识警示标志:你在**见过这些标志?它们是什么的。

个人补充内容。

意思?2.说一说: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安全标志?或你还认识哪些安全标志,认识安全标志有什么好处?3.展示安全标志。

三、活动三:珍爱生命教材第77-78页。

1.观察图画。说一说:这样的情景你经历过或看见过吗?当时你是怎样做的?

2.结论:要远离危险,不要逞强,注意观察,以防万一,预想后果。

四、拓展。联系实际想一想:在生活中远离危险还应该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3.公共安全多提防。

远离危险不要逞强注意观察以防万一。预想后果。

第四单元知识总结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但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它只能通过社会主义自我发展 自我完善加以解决。改革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5 什么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的作用是什么?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遍人,也包括杰出人物。劳动...

公共安全课教案

如何预防火灾。1 怎样预防电器引发的火灾 预防电器火灾,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电器的选择,二是导线的选择,三是安装和使用,四是不要擅自使用大功率电器。对电器应选择名牌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安装要符合规定,使用要按说明书的要求,不乱拉电线。教学工作必须使用较大功率电器时,要请专业电工人员安装专用线路,...

公共安全与生命教育

公共安全与生命教育 教学计划。一 指导思想 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我们的生命爱之父母,成于社会,凝集了大多的情感,寄予了无限的希冀。珍爱生命,珍视健康,也是我们在人生道路上的必修课。中小学公共安全与生命教 课程将带领同学们一同理解生命的意义,学会快乐的生活 掌握安全知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培养安全防...

道德与法制第四单元教案

美丽的冬天。一 教学目标。1.欣赏冬天,体验冬日的情趣与乐趣。2.观察并简单分析各地冬天不同的游戏 美食等形成的简单原因,初步养成爱观察 爱 的学习习惯。3.了解冬天特有的游戏 美食 节日。二 教学重点。欣赏冬天,体验冬日的情趣与乐趣。三 教学难点。观察并简单分析各地冬天不同的游戏 美食等形成的简单...

四上《公共安全与生命教育》优秀教案

第一课科学饮食每一天。教学目的 1 让学生初步了解营养均衡 适量饮食的重要性。2 以食物 金字塔结构 图,帮助学生理解每天饮食的规律。3 初步让学生学会合理搭配食物,懂得身体健康离不开科学饮食。教学重点 了解饮食结构是否合理会影响身体健康。教学难点。学会科学 合理地搭配饮食,改变不正确的饮食观念。教...

四下公共安全与生命教育计划

小学。四年级 公共安全与生命教育 教学计划。2011 2012学年度下期 一 指导思想。公共安全与生命教育是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期将继续教育学生学会快乐的生活,掌握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能力,培养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树立了安全第一的思想。提高卫生科学知识水平,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发育,为学...

第四单元交通安全伴我行

第一课时。一 学习目标。1 认识常见的交通信号灯和标志,了解交通安全的常识。2 增强交通安全意识,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3 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增强社会责任感。二 学习重点。知道各种交通信号灯和标志,增强交通安全意识。三 学习难点。设计一个交通安全标志。四 学习准备。多 课件。五 学习过程。一...

2019数学二下第四单元教案

活动四 认识毫米。1 估计一下数学课本的厚度。2 际测量数学课本的厚度。不到1厘米 教师讲解 不到1厘米的长度,我们可以用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毫米 来表示。活动五 了解毫米和厘米的关系。1 观察尺子上的小格,看看1厘米中间有多少个小格。2 学生观察并进行汇报,得出 1厘米 10毫米 板书 3 教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