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教案

发布 2023-08-17 23:49:52 阅读 3380

四、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3、专门为这堂课制作的ppt课件。 4、相关的**音频资料。

5、配套实用的“导学案”资料。

五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背诵并翻译课文,掌握相关文言实词;

2、技能目标: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并尝试在写作中使用;

3、情感目标:通过理解作者那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引导学生正确确立自己的志趣追求。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

1朗读并背诵课文,体会文章精妙新颖的构思和语言的音韵美。

2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及本文的主旨。

课文的篇幅短小,语句读起来琅琅上口,一方面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一方面又可达到在多次诵读之后能基本了解课文大意,因而我把多形式诵读及当堂背诵定为教学重点;短文使用托物言志的写法,表述了作者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这对正在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的初一学生而言很有现实意义,因此我把如何理解短文的主旨定为教学难点。)

七、教学方法。

教法:设疑、启发、诱导、分析、归纳、总结

学法:朗读、讨论、领会、圈点批注、概述。

八、教学时数。

一课时。九、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生在悠扬古雅的古筝**中**修复后的安徽和州刘禹锡故居--陋室的**。

2、老师激情导语:

同学们,这座破旧简陋的房子,虽然没有流光溢彩的屋檐,也没有金碧辉煌的陈设,更没有珠光宝气的点缀,但是它却成就了唐代诗人和哲学家刘禹锡的千古名篇《陋室铭》,正如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所说:“花香不在多,室雅何须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陋室,共同感受作者超越世俗的志趣和情怀。

出示课题。

二、作者介绍及写作背景

1、作者刘禹锡是何许人也,下面请看介绍:

2、老师补充:当时他被贬到和州做刺史时,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的屋子。可是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

半年之内让他搬家三次,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让他住进了一所非常简陋的小房子。他在愤激之中,一气呵成,写成了《陋室铭》,并请有名的书法家柳公权刻写在碑上,竖在门外,以明心志。

三、解题 陋室,意为简陋的房子。

铭”古代是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教师补充:我们常说的“座右铭”是指写在座位上的一两句话或格言,用以自我鞭策或勉励。

四、展示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文。

2、掌握一些文言词语的含义,能够疏通文意。

3、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在文中寄寓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高尚的品格和情操。

五、朗读并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熟悉生字读音,揣摩停顿、语速、语调,感知文章内容。

2、检查学生掌握生字情况。:下列生字怎么读?

德馨(xīn) 鸿儒(hóng)(rú) 案牍(dú) 调素琴(tiáo)

3、让一名学生试读全文,师生评价优劣(评价停顿、语速、语调、感情处理是否得当)。

4、听名家朗读课文,师生欣赏评价。

5、学生同桌结合练习朗读,把握好停顿、语速和语调。

6、再让一名学生朗读,师生评价、指导。

7、全班齐读。(师:这篇铭文,由于多数句子押韵,读来琅琅上口,现在我们全班同学一起带着感情再读一遍,好吗?)

六、理解字词、疏通文意

1、学生先自个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文意,把重点字词和不理解的词句做上不同的标记。然后同桌再讨论交流疑难词句,仍不能解决的,请做上符号等一会儿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解决。(老师巡视指导,解疑)

2、让学生把小组内没有理解的字词句提出来全班共同解决。

3、通过练习,检查学生理解程度。

1)有仙则名(闻名)(2)惟吾德馨(品德高尚 )(3)无案牍之劳形(使…劳累)(4)往来无白丁(没什么学问的人)(5) 斯是陋室( 这 ) 6) 有鸿儒( 大 ) 7)可以调素琴 ( 弹奏 )(8)无丝竹之乱耳(这里泛指乐器发出的声音 )

4、翻译句子。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译:这(虽然)是间简陋的房子,只是因为我品德高尚,(也就不感到简陋了)。苔藓的痕迹蔓延到台阶上,现出碧绿,芳草的颜色映入帘内,显得青葱。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译:苔藓的痕迹蔓延到台阶上,现出碧绿,芳草的颜色映入帘内,显得青葱。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译:(这里)谈笑的有渊博的学者, 往来的没有无知的庸人。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译:没有(嘈杂的)**扰乱耳鼓,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孔子曰:“何陋之有?译:(正如)孔子所说:“(虽然是陋室,但只要是君子住在这里)有什么简陋的呢?”

5、试着由一名学生口头翻译全文。

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水不在于深,有龙(居住)就灵异了。这(虽然)是间简陋的房子,只是因为我品德高尚,(也就不感到简陋了)。苔藓的痕迹蔓延到台阶上,现出碧绿,芳草的颜色映入帘内,显得青葱。

(在这里)谈笑的有渊博的学者, 往来的没有无知的庸人。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扰乱耳鼓,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它好比) 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杨子云的草亭。(正如)孔子所说:“(虽然是陋室,但只要是君子住在这里)有什么简陋的呢?

文中那一句点明了文章主旨?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七、自主**、品味赏析

一)学习(1—3句):用山水做比,引出陋室,点明主旨。

1、朗读,文中那一句点明了文章主旨?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思考:文章起笔写山水似乎与陋室无关,为什么要写这些?

开头用比喻起兴,引出陋室,以虚衬实,进行类比。

补充:“陋室”好比“山、水”,“德馨”之人犹如“仙、龙”。“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点明全文主旨,说明房屋虽然简陋,但室主人品德高尚,就不觉其“陋”, 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一语统领全篇。

3、指导背诵。

二)学习(4—7句):写景叙事

1、齐读(4—7句):

2、思考:作者是从那几个方面写陋室的?作者的语言朴素而清新、精美而含蓄,请你任意选出一两句朗读并赏析。赏析时可以分析那个字词用的好,好在那里,也可以分析句子的修辞及作用。

居室环境(景)、交往人物(人)、日常生活(事),表达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

3、指导背诵。

八、合作**,品味赏析。

一)学习句) :

1、朗读。2、思考:作者为什么提到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师:诸葛、子云分别指谁,他们是怎样的人?作者在本文提到他们有何用意?

作者运用类比,把自己的陋室与古代贤人的茅庐和玄亭做类比,意在以古代圣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言外之意是:希望自己像他们一样,因为高雅脱俗而获得别人的尊敬与景仰。

3、文章结尾为什么引用孔子的话?

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以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

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进一步说明陋室不“陋”,突出了主题,与前文“斯是陋室”遥相呼应,这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以问句作结,警策有力,引人深思。

4、托物言志:作者借助对陋室的描写,含蓄的表达了自己感情、抱负和志趣,这就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5、在充分领略作者高洁伟岸、不随世俗的志趣和抱负后,请同学们思考,作者为什么会有如此情怀?这种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在当今有什么意义呢?

学生思考、交流。

明确:性格、志趣的产生与时代是密切相关的。刘禹锡写此文时,唐王朝正一天天地衰落下去。

在宫中,宦官专权;朝廷上,牛、李两党互相倾轧,妒贤害能,任人惟亲。在这种情况下,官僚士大夫阶层大多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刘禹锡对此深感忧虑,却又无可奈何,只能独善其身,保持自己高洁的人格,特立独行,避而不与那些庸俗的官僚来往。

至于“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在当今的意义”这个问题,学生可肯定,也可否定。教师不可规定统一答案,学生思有所获就是创新。

九、小结 1、(1—3句)比喻起兴,引出陋室。

2、(4—7句)写景叙事,描写陋室。

句)古贤自比,表明心志。

本文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这篇铭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格调高雅、构思巧妙,意境隽永、韵味深长、文句精美而脍炙人口,久为传诵。

十、 教学反思。

附:检测题答案:1.

,2. d 4.(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4).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5. 保持高洁傲岸节操;安贫乐道;托物言志6. 略)

22陋室铭教案

课题22短文两篇 陋室铭。总课时。2第1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文言文中一些特殊的倒装句 省略句及实词。2 过程与方法目标 翻译课文后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对多种问题的分析。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真正理解陋室不陋的原因,让学生懂得内在美才是真。的美,自身价值的提高才是决定美丽的重要因...

《陋室铭》22教案

陋室铭 教案。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背诵课文,掌握文言常用实词,理解文言大意 2 了解 铭 的特点和托物言志的特点。过程与方法 1 对照注释利用工具书了解文言大意。2 合作学习,疏通文意。3 讨论,拓展延伸,联系生活,发表意见。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 理解作者不慕荣利 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 ...

仿写《陋室铭》

仿写 陋室铭 友谊铭九 4 王园园友不在多,有心就行。情不在深,志同就行。斯是好友,谈天说地。书籍桌上放,话语满天飞。谈笑有同学,往来无小人,可以看名著,观电影。无小人之乱耳,无作业之劳形。古时高山流水,今日琴瑟合鸣。古人云 何乐之有?生活铭九 4 刘明政房不在大,有家则成。名不在响,有志则灵。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