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学 动力学知识要点

发布 2023-08-14 14:16:52 阅读 9424

《直线运动》知识要点。

一、基本概念:时间、位移、速度、加速度。

位移——路程l

速度v——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速度与速率。

加速度a——,物理意义。

二、基本模型。

质点。匀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竖直抛体运动)

三、基本规律(模型草图)

1.匀速直线运动:

2.匀变速直线运动:,

3.图象、图象(点、线、面积、斜率、截距)

四、基本方法(过程草图)

比例法——相等时间、相等位移。

逆向运动法——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运动,其它。

对称法——往返运动(竖直上抛运动)

平均速度法。

逐差法。图象法。

五、基本实验。

打点计时器。

纸带法测物体运动的时间、位移、速度(平均速度法)、加速度(图象法、逐差法)

六、难点题型。

1.刹车问题——刹车时间。

2.追击、相遇问题(草图、图象)

(1)相遇问题——同一时刻、同一地点。

(2)追击问题——关键:速度相等;

分析:速度相等前后;

结果:相距最近、最远,或能否追上。

3.相对运动:

七、易错点汇集。

1.纸带处理:,

2.矢量性:减速运动或往返运动中,加速度为负值(一般规定出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3.图象问题:用图象解决追击相遇问题。

4.答题技巧:抓关键词,统一单位,字母区别。

画过程草图,灵活选取公式——平均速度法。

动力学》知识要点。

一、分析基础。

1.受力分析。

物质性。力的概念相互性——牛顿第三定律。

作用效果——静力学效果:形变;动力学效果:加速度。

1)力重力——重心。

三种性质力弹力——产生、方向、胡克定律、轻绳轻弹簧中的弹力。

摩擦力——产生、方向、静摩擦与滑动摩擦、作用效果(阻碍)

(2)受力的分析。

①研究对象的选取——整体法与隔离法。

②受力分析的顺序——先主动力,后被动力(重力→弹力→摩擦力)

从受力较为简单的分析起。

③产生条件法、假设法、平衡条件或动力学条件。

(3)受力的计算——平行四边形定则、三角形定则、正交分解法。

2.运动分析。

(1)分析:过程草图——各阶段特点、各转折点状态。

(2)计算(矢量性),

(3)方法:比例法、逆向运动法、对称法、平均速度法、逐差法、图象法。

二、分析依据。

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无力,保持速度不变;有力,使速度只能渐变,不能突变。

2.牛顿第二定律:

(1)瞬时性——力变,加速度变。

(2)矢量性——a的方向与方向相同。

分解式 力的独立作用原理)

(3)系统的牛顿第二定律:

整体法。3.牛顿第三定律:转换研究对象;区别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

三、基本思路。

力←——运动。

受力分析←—→运动分析。

四、典型问题。

1.平衡问题。

(1)平衡状态:a=0,v=c——静止平衡、动态平衡(抓住不变,讨论变化——三角形)

(2)平衡条件:

①二力平衡:

②多力平衡:一个力与其他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闭合多边形(三力平衡,闭合三角形)

(3)某一个方向上的平衡条件:ax=0,——正交分解法。

2.超重失重问题。

(1)超重:a向上,fn >mg,fn =m(g+a)=mg’

(2)失重:a向下,fn *理解:重力产生两个效果——提供加速度和产生挤压拉伸效果。

(3)完全失重:a=g,fn=0,g’=0

3.整体法与隔离法。

整体法:“系统外力——整体法”——系统的牛顿第二定律。

隔离法:“系统内力——隔离法”

4.传送带问题。

关键:速度相等。

分析:第二阶段的运动性质。

注意:过程草图。

5.临界问题。

(1)临界状态——极端分析法。

临界条件——受力条件。

运动特点。(2)解析法——“假设法+受力条件分析”

6.动态问题——收尾速度模型、竖直弹簧碰撞问题。

五、重要实验。

1.**求合力的方法——等效法。

2.**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控制变量法、图象法、加速度和力的测量。

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传感器、图象。

六、易错点汇集。

1.力学单位制——统一单位。

2.弹簧弹力与绳杆弹力突变问题。

3.答题规范问题。

明确交代研究对象。

画好受力分析图和过程草图。

设置字母(注意区别不同物理量)

写原始方程(不写连等式)

牛顿第三定律、方向交代、单位检查。

动力学知识要点

1.两类力学模型质点 质点系。第九章质点动力学基本方程。1.三种形式。2.解决两类问题 力运动 积分 运动力 微分,求导 作业题 9 3 第十章动量定理。1.动量的求法质点 为矢量,质点系 无论刚体作平动,定轴转动,平面运动 方向与一致 刚体系统 2.动量定理质点 质点系 只有外力能改变动量。守恒是...

动力学知识要点

1.两类力学模型质点 质点系。第九章质点动力学基本方程。1.三种形式。2.解决两类问题 力运动 积分 运动力 微分,求导 作业题 9 3 第十章动量定理。1.动量的求法质点 为矢量,质点系 无论刚体作平动,定轴转动,平面运动 方向与一致 刚体系统 2.动量定理质点 质点系 只有外力能改变动量。守恒是...

动力学知识要点

1.两类力学模型质点 质点系。第九章质点动力学基本方程。1.三种形式。2.解决两类问题 力运动 积分 运动力 微分,求导 作业题 9 3 第十章动量定理。1.动量的求法质点 为矢量,质点系 无论刚体作平动,定轴转动,平面运动 方向与一致 刚体系统 2.动量定理质点 质点系 只有外力能改变动量。守恒是...

转子动力学知识

在常用的临界转速计算公式以及近似计算方法中,都假设支承为绝对刚性的。而实际上,轴承座 地基和滚动轴承中的油膜都是弹性体,其刚度不能为假设的无穷大,支承刚度越小,临界转速越低。因此支承刚度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将详细介绍一种支承的计算方法。1.支承中可装有一个或几个滚动轴承,如果装有几个轴承,可先分...

转子动力学知识

在常用的临界转速计算公式以及近似计算方法中,都假设支承为绝对刚性的。而实际上,轴承座 地基和滚动轴承中的油膜都是弹性体,其刚度不能为假设的无穷大,支承刚度越小,临界转速越低。因此支承刚度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将详细介绍一种支承的计算方法。1.支承中可装有一个或几个滚动轴承,如果装有几个轴承,可先分...

动力学知识回顾

一 基础回顾 1 定义重现。牛顿第一定律内容。惯性的概念。牛顿第二定律内容与公式。牛顿第三定律内容与公式。超重与失重的定义。二 考点与难点分析 1 国际单位制中的物理基本物理量和基本单位。2 三个科学家的观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 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在一个地方...

电动力学知识总结

1 库仑定律。1 库仑定律。如图1 1 1所示,真空中静止电荷对另一个静止电荷的作用力为。式中是真空介电常数。2 电场强度。静止的点电荷在真空中所产生的电场强度为。3 电场的叠加原理。个分立的点电荷在处产生的场强为。体积内的体电荷分布所产生的场强为。式中为源点的坐标,为场点的坐标。2 高斯定理和电场...

电动力学知识汇总

作者 日期 第一章电磁现象的普遍规律。1.1 电荷与电场。1 库仑定律。1 库仑定律。如图1 1 1所示,真空中静止电荷对另一个静止电荷的作用力为。式中是真空介电常数。2 电场强度。静止的点电荷在真空中所产生的电场强度为。3 电场的叠加原理。个分立的点电荷在处产生的场强为。体积内的体电荷分布所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