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要如何跨越比较优势陷阱

发布 2019-08-15 08:28:57 阅读 5567

跨越“比较优势陷阱”

一、“比较优势陷阱”的基本含义。

所谓“比较优势陷阱”(也有人称为“李嘉图陷阱”),是指一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完全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并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则在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经济发达国家的国际**中,虽然能获得利益,但**结构不稳定,总是处于不利地位,从而落入“比较优势陷阱”。

比较优势陷阱有两种基本类型:

第一种是初级产品比较优势陷阱。它是指执行比较优势战略时,发展中国家完全按照机会成本的大小来确定本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运用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从而只能获得相对较低的附加值。并且比较优势战略的实施还会强化这种国际分工形式,使发展中国家长期陷入低附加值环节。

由于初级产品的需求弹性小,加上初级产品的国际**下滑,发展中国家的**条件恶化,甚至是贫困化增长现象的出现就不可避免了。

第二种类型是制成品比较优势陷阱。由于初级产品出口的形势恶化,发展中国家开始以制成品来替代初级产品的出口,利用技术进步来促进产业升级。但由于自身基础薄弱,主要通过大量引进、模仿先进技术或接受技术外溢和改进型技术等作为手段来改善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并有可能进入高附加值环节。

但是这种改良型的比较优势战略由于过度的依赖技术引进,使自主创新能力长期得不到提高,无法发挥后发优势,只能依赖发达国家的技术进步。

二、中国**发展已受到“比较优势陷阱”的制约。

近年来,我国对外**取得了长足发展,从**数量与金额来看,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国。但与此相伴的是不断升级的国际**摩擦。持续不断的**摩擦提醒我们,需要警惕“比较优势陷阱”。

长期以来,受国际**中“比较优势”理论的影响,我们一直把“劳动力成本优势”视为对外**中的“比较优势”,并相应地大力发展诸如纺织企业等众多以出口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但是随着高新技术产品日益成为世界**的主要品种,加之国际市场上劳动密集型产品严重供过于求,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正日渐下降,它们赖以生存的低成本“比较优势”越来越不成其为“优势”。纵观近年来中国曾经遭遇和正在经历的**摩擦,绝大部分都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品。

从全球范围来看,大凡**保护的对象,也大都集中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

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假设前提下,产品是同质的,不存在非**竞争,比较优势直接体现为**竞争优势,并形成对外**的有利条件。“比较优势”理论在中国通常被理解成“劳动力成本优势”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压低工人工资,形成产品出口**的比较优势。

在此情况下,劳动力的数量成为了竞争优势发挥的保障。但是,在现实中,国际**市场结构往往是不完全竞争的,而且越来越表现为非**因素方面的竞争。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逐渐进入一个以智力资源和知识要素占有、分配、生产和消费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总量、人才素质和科技实力将代替资本成为竞争的根本要素,智力资源的丰缺程度将成为国际分工和国际**的决定性因素,自然禀赋状况的重要性日益被削弱,以自然资源为中心的分工体系逐渐被以知识技术为中心的国际分工体系所代替,科学技术知识将成为国际**发展的新的重要动因。

在这种情况下,规模经济、技术进步成为引发国际**的重要因素,传统劳动密集型比较优势难以形成竞争优势。如果我们仅仅按照比较优势进行国际**,过于强调劳动力成本优势,忽略出口结构中的非**因素,就会陷入“比较优势陷阱”。

事实上,2004年以来,东南沿海的“民工荒”已经使依靠低劳动力成本的外贸企业陷入了两难境地。如果为保持低成本优势继续压低工资,会遇到用工短缺;如果提高工资待遇来缓解用工短缺,则劳动力成本增加,丧失在国际市场的**优势。这表明,以往单纯依靠低劳动力成本的外贸模式已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从当前的外贸形势看,我国的出口产品在国际分工中长期处于相对低端的位置。较低的附加值、较短的产业链一方面对国内产业拉动十分有限,加剧了**摩擦的发生频率;另一方面又因大量廉价输出中国亟需的能源资源,降低了中国的经济安全系数,增加了对外经济依存度;同时,长期实施的低工资发展战略的负面影响已经开始显现。比如劳动者无力进行自我人力资本投资,产业结构升级所需的高素质劳动力得不到补充;消费者消费需求不足,阻碍了经济的持续增长等。

这些弊端表明:比较优势不等于竞争优势,也不存在只要拥有比较优势就可发展壮大的国际分工。因此,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如果一味遵从比较优势,就会永远落在发达国家的后面,陷入“比较优势陷阱”。

三、“比较优势陷阱”对中国**发展的启示

中国必须要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突破比较优势战略的束缚,实行竞争优势战略。所谓竞争优势战略就是指以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产业结构升级为特征,全面提高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以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参与国际竞争,分享国际**利益的一种强调**动态利益的**发展战略。它强调**利益的动态性和长期性,为了获得稳定的、长期的**利益,甚至可以牺牲一些中短期的比较优势。

竞争优势战略注重产业内部的交换关系和产业的生产率以及产业替代的因果关系,能适应当前国际**中产业内**不断上升的趋势,它所关心的是如何将一国的潜在优势转变成现实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战略是发展中国家改变在国际**中不利地位,充分发挥对外**作用的一个必然选择。

从**增长方式来看,要改变当前主要靠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格局,就要从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增加产品技术与知识含量两方面着手,提高出口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和知识含量。我们不能以“世界工厂”沾沾自喜。事实上,我们目前还只是以低科技含量和低附加值为特征的“世界加工厂”。

中国要跨越“比较优势陷阱”,必须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之路,才能形成劳动和技术双密集型新的比较优势,进而提高出口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和竞争力,这也是解决我国国际**争端、促进对外**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