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记录本 普外科

发布 2019-07-24 23:50:57 阅读 5030

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

管理记录本。

科室: 急诊科。

年度: 2014 年。

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

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

持续改进记录表填写说明。

1、科室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由科主任负责。

2、每年度科室要制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改进计划及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控制指标。

3、每月对科室质量与安全进行检查,并对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控制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4、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活动,并做好记录,根据存在问题制订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由科主任审阅后签字负责。

5、如果将科室培训列为改进措施之一,就请将培训记录附在此表单后面。

6、暂未开展临床路径的科室可以不用填写临床路径管理指标监测统计分析表。

7、每年底对本年度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控制情况进行总结。

目录。第一部分:急诊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组成。

1、医疗人员组成。

2、护理人员组成。

第二部分:急诊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职责。

第三部分:急诊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第四部分:急诊科疾病诊疗指南和临床操作规范。

第五部分:急诊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计划。

第六部分:急诊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专题活动记录。

第七部分:急诊科抗菌药物使用。

第八部分:科室诊疗小组考核记录表。

第九部分: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改进半年度总结。

第十部分: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改进年度总结。

第一部分急诊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组成。

组长: 成员:

医生基本情况登记。

**基本情况登记。

质量与安全管理组下设以下管理小组:

1. 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组。

组长: 成员:

2. 急诊科病案管理组。

组长: 成员:

3. 急诊科疫情管理组。

组长成员:

4. 急诊科应急突发卫生事件管理组。

组长成员:

5. 急诊科医疗分组。

组长第一组:

第二组: 6. 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组。

组长成员:

7. 急诊科“三基三严”培训及考核管理组。

组长成员:

8. 急诊科查房及危重病例讨论制度。

1.科主任查房及危重病例讨论:时间每周四上午,参加人员全科医疗人员、**长及相关人员(进修、实习医师)

2.医疗组长查房:时间每周。

一、二、三、五上午,参加人员各医疗组成员。

3.主治及住院医师查房:时间每天上下午各一次。

4.护理查房:每季度一次。

9. 急诊科行政管理组。

科主任: 副主任: **长: 副**长。

教学秘书: 科研秘书住院总医师:

10. 急诊科物价管理组。

组长成员:

11. 药事管理组。

组长成员:

第二部分:急诊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职责。

1. 贯彻落实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医院的各项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2. 对本科室的医疗质量全面负责,应进行实时监控、指导,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

3. 制定本科室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并监督落实;

4. 本科室拟开展新技术的审议、申报与日常管理;

5.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协调处理医患关系;

6. 科室医师资格准入、临床岗位准入考核及在本科室轮转培训的青年医师的业务培训及考核;

7. 研究制定科室单病种质控实施办法,做好单病种质控管理工作;

8. 定期对本科室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进行检查、研究,对违反相关制度的责任人进行批评教育及处理,并做好有关记录。

第三部分:急诊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1. 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制度汇编(版)

2. 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医院管理年”、“三好一满意”活动相关知识(版)

3. 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卫生法律法规选编(版)

4. 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管理制度(行政管理分册版)

5. 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管理制度(护理管理分册版)

6. 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管理制度(工作人员岗位职责版)

7. 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医院员工手册(应知应会版)

8. 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汇编。

9. 危急重症抢救流程。

第四部分:急诊科疾病诊疗指南和临床操作规范。

第五部分:急诊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计划(2014年)

1. 抗生素使用工作。

2.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

3. 科室消防安全及建立无烟病房工作。

4. 临床路径工作。

5. 手术质量与安全管理。

6. 病案质量检查。

7. 迎接等级评审工作部署。

8. 加强科室优势专长工作计划。

9. 腹腔镜手术培训及授权工作。

10. 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11. 急诊科科研工作、副主任医师选定特长方向工作计划。

12. 年终工作总结,制定下一年度工作计划。

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表。

2014 年 1 月。

1、抗生素使用工作。

会议时间:2014-01-10 8:00-8:30

会议地点:急诊科医师办公室。

参会人:成灵才主任、郑冰副主任医师、刘斌主治医师、曾陈阳主治医师、甚内固主治医师、药学科曾永聪。

会议内容:讨论急诊科ⅰ类切口预防性抗生素使用原则;并结合本科室情况进行分析总结;

1、急诊科ⅰ类切口预防性抗生素使用原则:

1) ⅰ类切口手术一般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确需使用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药物选择、用药起始与持续时间。

2) 给药方法要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有关规定,术前0.5-2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首次给药;

3) 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l,术中可给予第二剂;

4) 总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2、结合我科室应用情况对我科室ⅰ类切口预防性抗生素使用进行分析总结、动态评估及改进措施;

我科ⅰ类切口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比例高于标准(标准为30%),分析原因:

1) 目前腹股沟疝均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补片为植入异物,相应应用抗生素时间有所延长;

2) 甲状腺手术防止引流及创面防止止血纱布,亦需延长抗生素使用时间;

3) 多数体表肿物切除仅术中应用抗生素一次;

总结以上数据分析,我科需要进一步加强ⅰ类切口预防性抗生素使用规范,争取控制在卫生部要求使用比例。

2、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

会议时间:2014-02-18 星期二下午2:30-5:00

会议地点:急诊科医师办公室。

参会人:急诊科全体医师、医务科龚福祥等相关人员;

会议内容:对我科住院医师规范培训工作进行综述;

一、培训阶段划分:

按卫生部近年颁布的《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培训分二个阶段。

第一阶段:三年,在二级学科范围内,轮转参加本学科各主要科室的临床医疗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临床工作基本训练。

二、规范化培训的基本做法。

1.以临床实践、专业必修课、公共必修课专业课为培训的主要内容,要求住院医师在二个阶段分别通过考试取得相应课程学分。

2.培训的方法:临床实践以在岗培训为主,由科室集体指导。外语及专业必修课主要通过自学完成,部分公共必修课和选修课则通过业余办班面授完成,也可通过自学、参加该课水平测试获得学分。

3.对工作满5年,学分符合要求者,经临床能力考核合格,发给住院医师培训合格证书,作为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必备条件。为部分在职临床医师申请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所需,对从事临床工作3年以上,完成住院医师第一阶段规范培训并通过考核者,可发给《初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

在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应根据“知识宽、基本厚”的要求,注重医德培养,强调三基训练,先宽后专,循序渐进,加强临床实践,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原则。制度中注意:①培训——考核——晋升相结合,以利于调动培训的积极性;②实行以实践为主、技能为主,自学为主,业余为主的在岗培训,以利于改变轻实践的倾向;③知识结构力求合理,注重医疗、医学科研相结合,以打好扎实的基础。

三、考核与评估。

住院医师培训的考核必须规范,并逐渐达到标准化的要求。考核分平时考评和阶段考试、各医院自行组织考核和省、市高等学校统一组织的理论考试、计算机考试等不同方式,其考核内容和程序如图3所示。

1.科室考评。

每一科室轮转结束,由科主任组织考评小组人员,以无记名投票方法对住院医师的医德医风、临床技能、教学能力作出综合评价,记入轮转手册。医德医风的内容包括:①对工作的责任心、服务态度,遵纪守法、劳动纪律的评定;②医疗作风的评定;③有否差错、事故;④团结互助、顾大局、识大体的表现。

评为优或良者为合格,如医德医风不合格者,则该年该轮转中临床实践均不记学分。对临床技能如病史采集能力、全面体检能力、操作及手术技能,采取面对面考核的办法,并须达到规定的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