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探析

发布 2019-07-15 02:14:17 阅读 9159

二、家园合作中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角色认知上的偏差。

对于家长而言, 幼儿入园并不是教育责任的移交, 而是教育资源的丰富、教育合作伙伴的增加, 家庭在幼儿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并不会因为幼儿进入专门的教育机构而减弱, 相反,家庭除了要充分发挥原有的作用外, 更应该与幼儿园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很多家长认为,孩子送到幼儿园,那教育就是学校的事 ,学校应该全权负责,而有的教师则说,教育孩子不仅仅是幼儿园的事,更是家长的事。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在家里受的教育和影响比在幼儿园要多,因此孩子能不能能不能成才,家长也负有很重要责任。

不能把孩子身上出现的不良行为的责任一概都推给幼儿园,推给老师,这是不合理的。由于这种片面而狭隘的角色认知,使得双方都看不到家园合作教育孩子的重要性,互不信任,相互埋怨,从而严重地影响着家园合作的积极开展。

二)教育观念上的分歧。

本人提到的教育观念的分歧,主要是指一些教师和家长在如何教育孩子成才的观念上所出现的分歧。伴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幼教改革的深入,新的教育理念逐步地被广大幼教工作者所理解和接受。不少幼儿园和教师正逐步地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对幼儿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上,特别是幼儿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可是不少家长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从眼前的利益出发,认为只要先把孩子的“智育”搞好就行,这种教育观念上的分歧,当然影响到家园合作。

三)缺乏信任、理解和互动。

由于家园双方对合作意义的认识不够,加之双方教育观念的分歧,相互之间就缺乏。

了理解、信任和互动。而恰恰理解、信任和互动,正是搞好家园合作至关重要的前提条。

件。三、实现家园合作的途径。

一)依靠幼教法规。

在家园合作中之所以会出现很多问题,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一些家长和老师对家园合作的目的和意义认识不够,对《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家长教育行为规范》等法规不够了解,《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配合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长教育行为规范》中规定:“家长要和学校、社区密切联系,互相配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这些幼教法规,为家园合作提供了政策依据,为家园合作指明了方向。只有用法规铺路,让教师、家长都认识到家园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把两个积极因素加在一起,家园合作才能顺利地开展起来。

二)加强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

家园共育, 需要教师与家长以儿童发展为中心,进行经常性的沟通。教师要随时向家长介绍孩子在园里的生活、学习情况, 家长也要向教师反映孩子在家里的表现与变化, 双方商讨、沟通, 取得共识。由于幼儿的发展是迅速多变的, 因此, 这种沟通应该是经常性的。

幼儿园是专门的保教机构, 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和完整的教育内容体系, 而家庭教育往往随意性大。为了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值得注意的是,家长不可能都能够按幼儿园的教育计划和教育内容去实施教育, 教师要善于选择那些适合家庭特点、适合社会环境的教育内容, 并采用适当的方式让家长明白, 增强家庭教育的可操作性, 以便形成教育合力。

三)用信任加强家园合作。

家园能否合作,则需要双方的信任。有些家园之所以合作不成功,相互缺乏信任是重要。

原因之一。如何让家庭和幼儿园、家长和教师相互信任呢?一是双方要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幼教法规的精神,理解了这些法规的精神,就知道了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是双方应消除对幼儿教育中各自所扮角色职责的片面和狭隘认知,这样双方就有主动交流、沟通的动力和愿望。有了沟通,就有了理解,有了相互信任。只有相互信任,才能让家园牵手,共同努力,切实培养好下一代。

四)统一教育理念。

对孩子的教育,是把素质教育放在第一位,还是把应试教育放在第一位 ? 这在一些家长及老师之间的认识是存在分歧的,正是这种分歧的存在,才阻碍了家园合作的顺利开展。所以说要使家园合作顺利开展,就必须解决好教育观念这个问题。

因为只有观念一致了,认识统一了,就不会各吹各的号了。在这个问题上关键是用新教育理念宣传家长教育家长,只有用新的教育理论武装广大幼儿家长,家园才能统一认识,才能使家园同唱一首歌。

四、总结。家园合作,是幼教事业发展的必然,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总之,只有幼儿园和家庭,教师和家长积极主动的组织和参与家园合作的工作,才能把我们下一代培养好教育好,使年轻的下一代成为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符合时代需要的高素质、多方面能力,特别是身心健康而且具有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一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