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是古诗文教学好方法

发布 2019-06-05 05:47:57 阅读 9721

诵读是古诗文教学的好方法。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多读精背是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学习语文的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特级教师于漪也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可见,诵读是古诗文教学的好方法。

下面,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谈点诵读教学的体会。

一、模仿练读,读出韵味。

读准字音,读清句读,只是诵读的第一步。我们诵读的目的是让学生能恰当地理解作者寄寓文中的喜怒哀乐之情和沉郁顿挫、奔腾激越的情感。这些情感孕于无声的语言中,要通过朗读将其外化,就需要先定出感情基调,再据此指导正确的朗读方法,让学生在诵读时达到眼观文、口出声、耳悦音、心会义、神会情的多重效果,在抑扬顿挫、轻重舒缓中领悟情感。

教学中,我们让学生注意听录音,小声跟读,再模仿诵读,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

首先,注意重音。重音处理得好,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高音显得响亮,表示兴奋、喜悦的感情;低音显得幽沉,表示肃穆、悲哀的感情。

如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重音落在“千帆过”“万木春”上,为什么?因为这六字形象地展现出未来的美好,表现一种激昂、乐观的生活态度。

其次,注意语调。语调指由于思想感情、语言环境的不同,或为某种表达效果,在声音上表现出来的升降、高低的变化。诵读时,根据内容处理好语调的平淡、上升,就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感情。

如仿读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商女”读得平缓,“不知”开始上升,“亡国恨”达到顶点,”恨”更重。通过模仿,读出正确的语调,激起心中的忧愤,领会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的情感。读出诗的韵味。

第三,注意节奏。诵读中的节奏须着眼于全篇。感情欢快的,可用快节奏,感情忧郁的,可用慢节奏。

如诵读《木兰诗》木兰归家一段,感情基调是热烈、欢快的。第1节节奏最快,极力渲染喜庆的气氛;第2节放慢,表现木兰恢复女儿妆时轻松、喜悦的心情,末句轻读,为高潮蓄势;第3节再加快节奏,着力表现伙伴的惊奇感。我们充分发挥学生的模仿能力,在声情并茂的朗读训练中,北方人民的豪迈气概,木兰的巾帼英雄形象重现眼前。

五年级古诗文诵读篇目

五年级古诗文诵读必背篇目 50 1 杂诗。2 浣溪沙。3 满江红。4 黄鹤楼。5 客至。6 月夜。7 题扬州禅智寺。8 钱塘湖春行。9 西塞山怀古。10 城上高楼接大荒。11 观沧海。12 饮酒。13 归园田居。14 渔家傲。15 山居秋暝。16 望江南。17 题李凝幽居。18 寒食。19 论诗绝句...

五年级古诗文诵读计划春

诵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 灿烂的中华文化因古诗文千古流传,伟大的民族精神靠古诗文四海传扬,浩然的人间正气凭古诗文代代承递,精深的汉语汉文借古诗文光大发扬。中华古诗文是中国人民永远的骄傲,也是世界文化宝库永恒的亮点。在活动中让学生们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为精彩人生奠基。一 诵读目的。...

五年级古诗文诵读串词

男 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 女 华夏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男 读千古美文,同经典相伴。女 今天我们相聚,一首摇曳的小诗让我们心醉。听,明媚的阳光带来了春的声音。请欣赏古诗新唱 春晓 男 诵中华经典,与圣贤同行。女 今天让我们重读 论语 一起感受这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