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统计学复习

发布 2019-06-04 13:45:57 阅读 2235

第一章绪论。

统计学: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数量表现、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进行描绘和分析的计量活动;简言之,是指对客观事物的数量方面进行核算和分析。

总体:指在某种共性基础上由许多个别事件所组成的整体。

总体单位: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总体和总体单位都是客观存在的食物,是统计学研究的客体。

无限总体:总体单位无限多的总体。

有限总体:总体单位数有限而可数的的总体。

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可分为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

变异:总体单位之间品质和数量的差异,即可变标志在在总体各单位之间所表现出来的差异。

数量标志:凡反映总体单位数量特征,需要用数字回答的标志。

品质标志:凡反映总体单位属性(品质)特征,只能用文字来回答问题的标志。可分为不变标志和可变标志。

不变标志:所有总体单位都共同具有的特征。

可变标志:在总体各单位之间必然存在差异的标志。

变量:可变的数量标志。

指标: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

第二章统计调查。

统计调查误差:指调查所得的统计数字与调查对象的实际数量之间的差异,即调查所得的数量大于或小于调查对象的实际数量之差。

普查:为搜集某种社会经济现象在某时某地的情况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其特点是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时间性强、耗费较多、组织工作复杂。

重点抽样:只对总体中为数不多但影响颇大的重点单位进行研究的一种非全面调查。

典型抽样:根据对调查对象的初步了解,有意识地从中挑选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研究的一种非全面调查。

第三章统计整理。

统计整理: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的要求对统计调查所取得的各项资料进行科学的分组和汇总的工作过程。

统计分组:根据社会现象的特点和统计研究的目的的要求,按照某种重要标志把总体分成若干部分的科学分类。

全距:总体中的最大标志值与最小标志值之差。

重合式:相邻两组中,前一组的上限与后一组的下限数值相重。

不重合式:前一组的上限与后一组的下限,两值紧密相连而又不相重复。

统计资料汇总:在统计分组的基础萨哈那个,将统计资料归并到各组中去,并计算各组和总体的合计数的工作过程。

集中汇总:把统计调查资料集中在组织调查的最高机关或由它指定的机构进行汇总。

逐级汇总:按照一定的统计管理系统,由各级机构自下而上地逐级将调查资料汇总上报。

会审汇编:把下级统计工作人员集中到上级机关,共同审核和汇**计资料。

综合汇总:对各级都需要的基本资料实行逐级汇总,对调查所得的其他资料则进行集中汇总。

分布数列:反映总体单位在各组的分布状况的一系列数字。

第四章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统计表:集中而有序地显示统计资料的**。结构由标题、横行与总行、数字资料三部分组成。

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所达到的总规模。总水平或工作总量的综合指标,又叫绝对指标。

总体总量:即总体单位数,由每个总体单位加总而得到的。

时期指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量。

实物指标:指采用实物单位计量的总量指标。

价值指标:指采用货币单位计量的总量指标。

劳动量指标:劳动时间为单位计量的总量指标。

时点指标:表明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在某一时点的总量。

无名数::是一种抽象化的数值。通常表示为成数,系数,倍数,百分数,千分数等。对比双方为同类事物,性质、形态、计量单位相同。

有名数::指有具体内容的计量单位的数值。它有单名数和复名数之分。对比双方非同类事物,不存在可比性。

第五章平均指标。

平均指标:即平均数,是同质总体某一数量标志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所达到的一般水平,是总体的代表值。

算术平均数:指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总和除以总体单位总数得到的平均数值。

交替标志:又称是非标志,它是一个只有两种答案的标志。

调和平均数:又称倒数平均数,是变量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

几何平均数:n个变量连乘积的n次根。

众数:指变量数列**现次数最多或频率最大的变量值。

中位数:将总体单位的某一数量标志的各个数值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居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数值就是中位数。

第六章变异度指标。

变异度指标:又称标志变动度指标,是综合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及其分布的差异程度的指标。

全距:总体各单位标志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又称极差。

第七章抽样调查。

类型抽样 :又称为分层抽样或分类抽样,是指对总体各单位先按主要标志加以分类,然后再从各类中按随机原则抽选一定单位构成样本的抽样组织方式。

等距抽样 :又称机械抽样或系统抽样,是将总体全部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列,而后按固定顺序和间隔来抽选样本单位的抽样组织形式。

第八章假设检验。

假设检验:是利用样本的实际统计量,去检验事先对总体某些数量特征所作的假设是否可信,进而为决策取舍提供依据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原假设和备选假设(了解):原假设又称虚无假设或零假设,一般用表示,常常是根据已有的资料,或经过周密考虑后确定的;备选假设又称择一假设,即原假设被否定之后而采取的逻辑对立的假设。

显著性水平(了解):在进行假设检验时应该事先规定一个小概率的标准,作为判断的界限,这个小概率标准称为显著性水平。

第九章相关与回归。

相关关系:现象之间数量上不确定、不严格的依存关系。这种依存关系的特点是:某一现象在数量上发生变化会影响另一现象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在数量上有一定的随机性。

第十章时间数列分析指标。

时间数列:亦称为动态数列或时间序列,将表明社会现象在不同时间发展变化的某种指标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成的数列。

绝对时间数列:指由一系列同类的总量指标数值所构成的时间数列。

时期数列:由反映某种经济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发展过程累计量的总量指标所构成的绝对数时间数列。

时点数列:由反映某种现象在一定时点上的发展状况的总量指标所构成的绝对数时间数列。

平均数时间数列:由一系列同类的平均数指标数值所构成的时间数列。

平均发展水平:指将不同时间的发展水平加以平均而得到的平均数。

第十一章时间数列**方法。

移动平均法:指根据时间数列资料,逐项递推移动,依次计算包含一定项数的扩大时距平均数,形成一个新的时间数列,反应长期趋势并进行外推**的方法。

指数平滑法:一种特殊的加权平均法。它是利用本期实际观察值和本期趋势**值,分别给予不同权数进行加权,求得一个指数平滑值,作为下一期趋势**值的**方法。

第十二章统计指数。

指数:(1)广义:是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变动与差异程度的相对数,如产值指数、产量指数、出口额指数、出口**指数、出口购买力指数、**条件指数等。

(2)狭义:它虽然也反映事物变动或差异的程度,但所反映的对象是一种特殊的总体,如产品的总产量、市场上流通商品的**总水平等。

指数体系:是指在经济意义上和数量上相互联系的一系列指数。如物量指数。

物价指数与物值指数就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指数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当一个指数以基期的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时,另一个指数就应以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这样才能保持指数体系的平衡。

指数数列:是指由同一指数的一系列数值所组成的数列,用于反映事物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连续变化的情况。

居民消费**指数:是指反映一定时期居民生活消费所必须的商品与服务项目**变动情况的指标。

二。简答题与相关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1、 统计科学的学派有哪些?

答:统计科学的学派有:记述学派、政治算术学派、图表学派、数理学派、社会学派,而今天的统计学已形成一门统一的学科。

2、统计学有哪些特点?最基本的特点是什么?

答:一、统计的特点:数量性、具体性、综合性。

其中,统计学最基本的特点是以数字为语言,用数字说话。

3、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是基本理论和方法有哪些?

答:统计学以客观事物的数量方面作为研究对象、

统计学作为研究统计工作规律的科学,它既要研究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的一般规律,又要结合各个部门的业务实践来研究各个部门统计工作的具体规律。具体内容包括:一、统计调查。

包括调查统计的意义和原则、种类、方法、方案、统计调查误差及防止方法。 二、统计整理。包括统计整理的意义和程序、审核、分组、汇总、分布数列和统计图表。

三、统计分析。描述和分析客观事物的数量表现、关系和变化。

4、 标志有哪几类?

答:标志按照不同的分法可分为: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不变标志和可变标志。

5、 标志和指标的区别和联系。

答:(1)指标和标志的区别有两个:一个是指标用于说明总体,标志则用于说明总体单位。

二是指标只说明总体的数量特征,所有指标都要用数字表示,但标志却说明总体单位的品质特征和数量特征;品质标志用文字表示,数量特征才用数字回答问题。(2)联系:主要表现为许多指标的数值是由总体各单位某种数量标志的标志值汇总而来的,品质标志本身虽无数值,但许多指标却是按照品质标志分组计算出来的。

此外,由于一个客体是作为总体还是作为总体单位可随统计研究任务的变换而变换,故指标和数量标志亦可在一定条件下转化。

第二章统计调查。

1、什么是统计调查,其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统计调查是指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搜集统计资料的过程。

准确性原则——要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

及时性原则——要及时反映,及时预报。

完整性原则——要数字与情况相结合。

2、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有哪些?

答: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有(1)普查,(2)抽样调查,。抽样调查包括随机抽样调查和非随机抽样调查,其中,非随机抽样调查又包括重点抽样、典型抽样、任意抽样、配额抽样。

(3)定期统计报表。

3、收集统计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答:收集统计资料的方法有直接观察法、报告法、采访法、通讯法、实验调查法和网上调查法等。

4、调查误差有几种情况及产生的原因?

答:统计调查误差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调查工作中的失误所造成的误差,叫工作误差;另一种是以部分推断总体时必然存在的误差,叫代表性误差。

产生误差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因调查方案规定不妥而产生的设计误差。

2)因调查过程中记录不准和转抄有误而产生的登记误差。

3)因计量器不准、计量单位折算和数据汇总有误而产生的计算误差。

4) 因被调查者故意弄虚作假而产生的立意误差。

5.什么是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报告单位和调查单位有什么不同?

医学统计学复习

第1章绪论。医学统计学是一门 运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医学科研中有关数据的收集 整理和分析的应用科学。1 个体 又称观察单位,是统计研究的最基本单位,也是构成总体的最基本的观察单位。2 总体 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某项指标测量值 观察值 的集合。分为有限总体 明确规定了空间 时间 人群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