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石》第二课时

发布 2024-05-22 15:55:10 阅读 7475

《搭石》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组“人间真情”的第二篇课文——《搭石》。

基于的课程标准:能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初步感受作品中的优美语言。

教材分析:搭石》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组“人间真情”的第二篇课文。作者是当代的著名诗人刘章,他用质朴的语言为我们营造了秀美的意境,文中那一方方小小的搭石,就那样精心踩踏;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满意后才肯离去;一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序,声音踏踏,招手礼让,闲话家常;若是谁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负过溪……一幅幅画面,质朴生动,让人感动。

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强烈地感染着学生的心,激发他们善良的人性美,使他们充满为他人奉献的热望,这也正是“搭石”于默默无闻中凸现出的精神。

学情分析:一是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二是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

学习目标:1、学生能感情朗读课文,在读书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2、学生通过读、找、议的方法学习课文内容及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写作方法。

3、学生在感情读文的过程中,能抓住文中重点字词感受美,分析美,体会美,80%左右的学生能在班级中交流美的所在,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4、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能结合生活实际谈出美。

评价设计:1、用简笔画导入,促进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通过读、找、议的学习方法学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其中的人性美。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一、 激情导入,唤出美。

1、师画简笔画。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幅简笔画,谁说说老师画的是什么?(生:水、流水、河流、小溪……)

我再添上几笔,你能给这幅画取个名字吗?(生回答,师板书课题:搭石)

课堂上,伴着一曲轻松的乐曲,加上老师展现在黑板上的简笔画,不仅唤起学生对“搭石”的感知,也帮助他们理解“搭石”的含义。)

2、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文中是怎么告诉我们的?

3、指名读。

4、如果家乡没有搭石,人们是怎么过小溪的?(脱鞋绾裤)

5、所以到了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就必须靠搭石过小溪了。(师也找到了这句话,齐读这句话)

二、细读课文,体会美。

1、师:由此可见,搭石在家乡为人们的出行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作者刘章爷爷称“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2、出示本句话,齐读,你是怎么理解“风景”的?文中的一幅幅风景图处处呈现出了美,有看得见的美,有看不见的美,这节课,我们就采用读、找、悟的学习方法来学习课文,从文中感受美的所在。出示读书任务,自由读2—4自然段。

明确读书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读课文,读书的目的性自然体现,又增加了语言的积累。以“美”为切入点,带着学生走进了小村庄,开始感受“搭石”,欣赏“搭石”,寻找美的画面。)

师:相信一幅幅画面已在大家的脑海中呈现,谁能说说哪些美的画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让学生通过读文,自由从书本中寻找答案,发挥了学生的自主作用)

一)学第2自然段。

上了点年岁的人……离去。”

1、你从中体会到哪些美?

2、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

3、当老人踩到不平稳的搭石时,会怎么想?怎么做?

4、老人摆搭石可真认真,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谁再来读读老人摆搭石的句子?

5、多么善良、多么可亲的老人,男生一齐再读课文,感受一下老人那美好的心灵吧!(男生读)

6、小结:通过老人的动作,我们感受到他那美好的心,在我们眼前仿佛呈现了一幅关心他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心灵美景,搭石连同老人一齐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通过读书,找重点字词,让学生在文中体会美的所在。)

二)学第3自然段。

每当上工、下工……”

1、这句话中,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美?

2、“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

能通过朗读通这美妙的声音送给大家吗?

1、联系上下文理解“协调有序”——生找、读。

2、“清波漾漾、人影绰绰”是什么样子?你能读出美感吗?

师:真美,这既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又像是一首清丽的小诗,你看(打开大屏幕: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

3、小结:因为走搭石的人不抢路,不突然止步,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才有了这如诗的画面,正是有了人的活动,这普普通通的搭石才美了起来,也因为和谐,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乡亲们走搭石像一首诗,又像一幅画,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三)学第4自然段。

如果……才相背而行”

1、从这幅画面中你感受到哪些美?从中体会到什么?(谦让)

2、把这种友好、亲切带进句中读出来。

3、“青年”“老人”又是怎么走搭石的?

4、青年背老人过搭石中,哪个动词打动了你?“伏”是什么意思?从这个“伏”字你看出了什么?(板书:尊老)

5、 “总要”一词又体会到什么?

6、 你的这份美好的情感也是——家乡的一道风景。

7、 到了对岸年轻人要老人道谢了吗?为什么?

8、 这一代又一代人的“理所当然”已积淀成山村淳朴的乡风、民风,所以“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生起读)

9、 景美情更美,这更是家乡的——(生接“一道风景”)

三、升华情感,品味美。

1、师:同学们,这搭石任人走、任人踏,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就像刘章爷爷家乡的乡亲们,其实这搭石就是善良、可亲的乡亲们,乡亲们又像这普普通通的搭石,让我们饱含赞美之情来齐读最后一自然段(出示句子,学生深情齐读本自然段)

2、师:从这句话中,你觉得搭石具有什么样的精神?作者仅仅在赞美搭石吗?他赞美谁?

文章最后一句话含义深刻,不易理解。在学生对文中所流露出的人性美有了感悟之后,再来理解句子,含义就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了。)

3、师小结:正是因为乡亲们都有这样的精神,所以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四、拓展延伸,发现美。

1、搭石这么小的事物中都包含着美,你觉得刘章爷爷是怎么在这平凡的事物中发现这不平凡的美,写出这不平凡的文章的?

2、你发现自己的身边有哪些美?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平凡事物中寻找美。)

3、最后,我们来读一读这首小诗,从中再来体会一下美吧!

出示小诗:美是一把挡雨的小伞。

美是一句风中的问候。

美是一个关怀的眼神。

美是一片温暖的阳光。

让我们以美的心去对待他人。

以美的言去温暖他人。

以美的行为去帮助他人。

让世界因我们而充满爱。

“美”作为全文的主线,贯穿课堂始终。学生们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到相互关爱,生命才更有意义,人生才更美。)

板书。搭石一心为他人着想。

谦让心灵美。

尊老。一道风景。

基于标准的教学”教学方案。

搭石》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五里堡小学。

王慧丽。2011年4月。

搭石第二课时

搭石 第二课时设计。一 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 师板书课题 师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对搭石有了哪些初步的了解?谁来说说?2 但是作者却说它构成了 生接 家乡的一道风景 师 请齐读这句话 搭石,构成了 生齐读,师板书 风景 师 普通的石头而已,作者为什么说它构成了家乡的风景呢?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

《搭石》第二课时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搭石 导学案。本周习惯 我会大胆交流编号 21 课时 第二课时课型 新知 主备人 王小芬审核人 林强学习小主人 学习目标 1 我要细细品味由 搭石 引发的感人的场景。2 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3 我要学习作者仔细观察 生动描写的方法。学法指导 自读自悟...

《搭石》第二课时

3 这幅画美在 整理搭石助人之美 4 一件平常的小事,我们从老人的一举一动中感受到了他关心别人的美,请一位同学把这种美读出来。第二幅画面 第三段 1 读读这部分,说说画面中哪儿让你觉得美?怎么美?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