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游到了纸上第一课时 孙苗雨

发布 2024-05-22 05:15:17 阅读 8416

《鱼游到了纸上》第一课时教学设计6稿。

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生字新词读准确,会书写生字“港”,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2、感知课文内容,能借助词语说一说事情的主要内容。

3、理解重要语句,知道鱼是怎么游到纸上的,体会青年的画技高超以及画画的认真、忘我。

教学重点:设疑释疑,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理解鱼游纸上的原因。教学难点:体会青年画鱼的心静以及鱼游到心里的境界。

教学过程:第一次见面,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礼物,想看吗?这是一个小魔术,让我们静静欣赏,一起见证奇迹。

老师发现大家看得都目瞪口呆了,你来说一说哪些地方你觉得不可思议呢?(预设:鱼怎么会从画上变到鱼缸里呢?

为什么鱼又从鱼缸游到了画里呢?画里的三条鱼怎么都一下子游到了水族箱里?评价:

这可真是不可思议啊。是不是让你百思不得其解啊?老师也猜不透其中的奥秘呢!

)这就是魔术啊,猜不出其中的奥妙。

魔术看完了,能上课了吗?(上课——问好)一、浅疑鱼游纸上。

刚才我们看到的是魔术版的鱼游到了纸上,今天我们去欣赏现实生活中的鱼游到了纸上,看老师板书课题。谁来读一读课题?(评价:

读正确了,很不错;你注意到了停顿,真不错;读课题也这么有感觉,真棒。咱们一起读课题。(请三个学生读,再齐读)二、感知鱼游纸上。

1.那让我们捧起书本来读读这篇课文吧!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读课文,把生字新词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开始吧!2.指导读写部分字词。

花港清澈见底赏心悦目忘我境界呆呆地。

绣花挥笔速写一丝不苟。

1)同学们读得很认真,文中的词语都读准了吗?先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2)谁来读第一组来?个别读,读准确。(一组一组地读)

评价:“港”是后鼻音,你读得很标准;请你带着大家读读这个词语)(3)第二组,谁想读?(“境”也是后鼻音,你注意到了。我们一起读。)(4)请一个小组来读读第三组词语吧!

5)想不想一起来读读这些词语,一起读吧。(齐读)

6)同学们,这个“港”字,老师班里的很多同学都写错了,请你认真观察这个字,在写的时候有什么注意的?(评价:你的小眼睛真尖,看出这上面是两横;你真会观察,这里是横折、横、竖弯钩呢!

)港:(说出了,直接范写)教师范写“港”。让我们也动笔来写写,写两遍。

书写:港。写好了和同桌互相校对(不要批了)一下,有错误的马上改正。

7)词语读准了,港字也会写了,那你能不能用其中的几个词语说句话呢?要是能联系课文内容就更好了!(预设:

1.作者在清澈见底的玉泉池水边认识了一位青年;评价:我听懂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是玉泉,人物是位青年!

2、青年在缸。

边呆呆地看鱼,到了忘我的境界;评价:文中写到了青年在“看鱼”的情境(随机板书“看鱼”)!3、青年一丝不苟地画鱼,像绣花一样细致;评:

这是青年“画鱼”的情境,随机板书“画鱼”)(如果学生读文中句子,师:你能不能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如果孩子没说到点上,再请其他学生说说)小结:

正如大家所说,(指板书)在清澈见底的玉泉边,青年忘我地看鱼,一丝不苟地画鱼,竟让鱼游到了纸上。通过刚才交流,我们把课文内容讲清楚了,谁能看着板书再说说课文讲了什么事?(一生不熟再请一位)。

师总结:刚才我们借助文中的几个词语并把文中的两个画面连起来说说就把课文的内容说清楚了。

那就让我们跟随着作者去看看青年是怎样画鱼的,请你默读课文,用横线划出和青年画鱼有关的句子。(默读时巡视时提示一下)三、研悟鱼游纸上层次一:感受画技高超。

1.你们都划了哪些句子,让我们来交流一下。

2.师:都找到了吗?学生说完后整体呈现(学生自由读一读,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出示: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

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

己。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我仍旧去茶室喝茶,等到太阳快下山才起身往回走,路过后院,看到那。

位青年还在金鱼缸边画画。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3.师:我们来看青年画鱼的第一段话,这儿有个特殊的标点符号,大家注意到了吗?——分号!

4.师:读读分号前后的句子,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思考几秒)分号我们是第一次接触,好像难倒了许多同学,那老师给点提示,分号一般用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并列的句子中间,分号前后既表达相同的意思,又有不同,那在这分号前后都在说什么内容呢?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呢?(学生谈理解)

预设一:分号前后是整体,讲的是同一内容——画鱼,师:你真会归纳,那又有什么不同呢?

预设二:分号前后写了两种不同的画画方法。师:哪两种画法呢?

生:工笔细描、挥笔速写。(1)找画法的句子什么是工笔细描,什么又是挥笔速写呢?

课文中有哪些句子能帮助我们理解这两种画法的?学生读“工笔细描”句子,这就是工笔细描,那挥笔速写呢?生读“挥笔速写”句子。

(评价:你能上下文句子来理解这两种画法,真不错)(2)感悟画法。

通过上下文我们知道工笔细描地画就是要画得——细致、一丝不苟、认真(单个说,2个学生说,学生说认真,你从哪体会到认真——一丝不苟,你来读一读)。那你来带着这样的感觉读一读工笔细描吧。(2个学生读,评价:

真是慢工出细活啊,你读得真有味道;慢慢地画,细细的描,你画得真认真啊)。那挥笔速写呢,就是要画得——快。那请你来读一读吧。

(评价:再有节奏一些,让鱼儿跃。

动起来吧;你画得可真洒脱。)(3)欣赏画法。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两种不同的画法。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说说哪幅是工笔细描,哪幅是挥笔速写吗?为什么?

(学生自己说说)这就是工笔细描,金鱼身上的每个部位都画得那么细致,尤其是鱼鳞,一片一片地,多么细致,多么清晰啊。再看,这就是挥笔速写,鱼儿甩尾巴的动态是那么逼真,瞧,真是跃然纸上啊。

4)感悟画技高超。

青年不仅会工笔细描,而且还能挥笔速写,两种画画的技法他都运用自如,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青年画技高超,板书:画技高超,学生说到认真,也要板书)(5)朗读升华。

让我们来夸一夸青年高超的画技,再一起读读句子,女生读工笔细描,男生读挥笔速写。5.体会联想。

1)教师范读,初步感悟联想。

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分号让我们认识了两种画画的技法,还让我们体会到了青年的画技高超,老师也想来读读这句话,同学们认真听,这分号前后你还发现了什么?(师范读,突出就像、仿佛,课件出示对应)生答,预设:生:

都使用了比喻的手法。

师:老师告诉大家其实这里都是作者在联想呢。(2)体会联想的妙处。

让我们再来读读这联想的部分(齐读),读着读着,你又分别体会到了什么?预设一:生:第一句写出了青年画画的细致、逼真(一笔带过,不要多讲。)

生:第二句把鱼画活了。

预设二:学生整体考虑回答:把鱼画得很真、很像。师:是啊!仿佛鱼在纸上游动呢!真是把鱼画——活了。(3)活用联想。

师:用了联想能够把画画得好表现得更生动,更传神,那我们也来用一用。青年鱼画得好,仿佛金鱼游到纸上来了。

如果画家把猫画的好(评价:这只小猫画得真是太像了;被你这么一夸,这只小鸟好像在向我们飞来呢!)(4)朗读升华师:

这些丰富的联想,让画更传神了。这就是联想的妙处,我们知道了这点之后,一定能把这个句子读的更生动了。

师生读,老师读前面,学生读后面的联想。层次二:体会认真、专注1.找其他画鱼的语句。

师:联想真是神奇,画鱼的部分中还有这样的句子吗?生找后交流。出示: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我仍旧去茶室喝茶,等到太阳快下山才起身往回走,路过后院,看到那位青年还在金鱼缸边画画。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2.发现联想句子的特点。

师:老师发现联想的句子中总有一些意思相近的词语,——好像、仿佛(把前面。

的联想句子放进去,师要点红)联想的句子都用了像、仿佛这样的词语做引领。)3.体会认真专注。

请你自己读读这两处句子(自由读),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认真专注)(随机板书)

师:能说说具体从**体会到了青年的认真专注吗?预设1:

学生说到“融为一体”就直接理解融为一体。预设2:生说到“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师评:你关注到了联想的部分,很不错。我们再来一块读读这两句联想的句子(生齐读)4.

理解“融为一体”老师发现大家“融为一体”这个词语读得真不错!你们说什么是融为一体呢?(学生说说自己对融为一体的理解)师:

老师通过查字典知道:“融为一体”比喻几种事物关系密切,配合自然,如同一个整体。课文中是指谁和谁配合自然,如同一个整体?

(青年和游鱼融为一体)。那让我们也一起来配合一下,(出示课件)5.想象写话,活用联想、分号写话体会融为一体鱼儿在水里游,青年在缸边画:

鱼儿眼睛大大的,好像个大水泡,青年工笔细描,画下___鱼儿游来游去,似乎在做游戏,青年___画下___鱼儿青年___画下_。

下面请大家发挥想象,来写一写,要是能用上联想就更好了!6.请三至四位学生一起交流(最好能用到联想的句子)。

评价:1、青年和游鱼在你们笔下配合得真默契啊!2、这两位同学用到了联想真不错!

3、你们听出来了吗,这四位同学的句子之间也使用了分号,这样一来,就连成了一段非常精彩的话。(课后)四人小组,也把你们的话连起来读一读,组成一段精彩的话。7.

师生配合读画鱼的语句。

同学们,在你们的笔下,老师仿佛看到了这位画技高超的青年——点屏幕,学生读“有时工笔细描有时又”;老师仿佛又看到了那位青年认真专注的样子,学生读“围观的我仍旧”

四、质疑鱼游心里。

青年,凭着这两样(点板书)让鱼游到了纸上,当我把“鱼游到了纸上”这张字条写给那位青年时,他只是静静地回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同学们,此时你又有什么疑问呢?(学生说)为什么鱼会游到心里呢?它又是怎么游到青年的心里的呢?我们下节课再去学习。

板书:看鱼鱼游到了心里?

画鱼鱼游到了纸上。

画技高超认真专注。

鱼游到纸上第一课时

鱼游到了纸上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 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品词析句,理解课题的含义,体会年轻人的专注的品质。一 质疑导入。1 齐读课题。2 读到这个 游 字,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3 师小结。4 齐读课题。二 初读课文,读好7个游字句。师过渡 一个普普通通的题目,怎么会让大家产生这样的感...

鱼游到了纸上第一课时详案

鱼游到了纸上 第一课时详案。高新双语小学校冯敬舜。教学目标 1 认识四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 花港 清澈 一壶茶 鱼缸 罢了 一丝不苟 绣花 挥笔 厂徽 聋哑 词语。理解 赏心悦目 工笔 速写 等词的意思。2 理清课文主要内容。3 有目的的进行课文朗读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4 引导学生...

鱼游到了纸上第一课时教后反思

鱼游到了纸上 第一课时教后反思。高新双语小学校冯敬舜。鱼游到了纸上 一课写了 我 在西湖玉泉观鱼时认识的一位聋哑青年,他画鱼到了忘我的境界,把鱼画得栩栩如生。赞扬了聋哑青年勤奋 专注的品质。在第一课时教学后,我有以下反思 较为成功之处 一 紧扣课题,质疑激趣。上课开始,我就设计问题 同学们,当你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