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每逢佳节倍思亲第一课时4上

发布 2024-05-21 20:35:13 阅读 2502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23每逢佳节倍思亲。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柳江县拉堡第二小学覃日丰。

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忆”“佳节”“扶老携幼”“兴高采烈”等字词的意思。

2、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熟读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 理解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句意思,初步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句意思。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你知道哪些?喜欢这些节日吗?为什么?

(3—4生说)

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

端午节:这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而设立的节日。

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这是我们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国庆节:庆祝一个国家的成立和诞生。在我国特指哪一天?十月一日。

元旦:也被称为公历新年,指新年开始的第一天。

2、刚才同学们说到的这些美好的节日,人们给了它一个好听的称呼,叫佳节。(板书:佳节)

3、在这样的节日里,一家团聚、其乐融融,多么热闹,多么快乐!

4、但唐朝有个大诗人王维在一个佳节里,却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板书课题——每逢佳节倍思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生读课题)你听说过这句诗吗?

读了这句诗心里有什么感觉?(生说)好,带着这样的感觉再读一读。(生读)

这句诗中有两个生字,(课件出示)全班同学读一读,把字音读准 。你们怎么记住这两个字? (生说)

字理教学:佳)

佳是会意字,篆文中左边部分形状像一个侧身站立的人,表示佳本指人的姿态美, 右边是圭字,圭是美观洁白的玉,表示佳是人样子美好。佳的本义就是美好,“佳节”是什么意思?(美好的节日。)

师:这里的佳节指的是哪个节日?是啊,就在重阳节这天,诗人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再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

1.这是一句千古绝唱,出自王维写的一首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师读古诗 2.听老师读一读,你想读吗?那就放开声音读一读吧。把字音读准,诗句读顺。

3.愿意做老师的小耳朵吗?谢谢,请帮老师仔细听你的同桌读古诗,做到正确、流利。

4.那就展示一下吧,请男生女生各自推荐一位同学读,女生请谁?男生呢?

两位同学读得都很棒,大拇指送给你们。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古诗。)

5、教学“忆”

同学们,忆是课文的生字,(出示卡片),读。 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

请学生说。——你的眼睛真亮。

字理教学:忆。

忆是形声字,左边竖心旁是心的变形,右边的乙表读音,你知道“忆”字的意思吗?心里面想念,思念就是忆。

释题师:同学们,从诗题中我们可以知道,诗人王维思念谁呢?山东是一个地名,指的是现在华山以东的蒲州,不是指现在的山东省。

那里是王维的家乡。王维是在什么时候思念家乡兄弟的?是农历的九月初九。

这一天是什么节日呢?重阳节。

师:你知道古时候重阳节有什么风俗?

生:插茱萸,登高远眺,吃重阳糕,饮菊花酒。

师:茱萸是一种带有浓烈香味的植物,据说有祛病驱邪的作用。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登高远眺,吃重阳糕,饮菊花酒,以求健健康康,步步高升。在今天,九九重阳又被视为敬老、爱老节。

三、初读课文检查生字

1、同学们,写这首诗的大诗人是——王维,这首诗的背后有一个感人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相信你会被吸引的。

要求:请认真读课文,字字入目,句句读通,遇到不认识的字查生字表或问同桌、老师。

生自由读课文。

2.出示词语:课文的生字词会读了吗?谁来读第一行?

一年一度重阳佳节 (声音响亮)

扶老携幼兴高采烈 (字正腔圆)

异乡思念兄弟 ( 平舌音读得真准)

去掉拼音,再读词语。 看,拼音去掉了,你还会读吗?

指名**车领读) 正音。

多音字正音:重兴同学们请看,这些字词中有两个红色字体的这两个字是多音字,你还知道它的另一个读音吗?(出示)给它组一个词。(出示词语,齐读)

3、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请同学们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试着用上面的词语来概括。

一年一度的到了,人们去登高远眺,王维写下来这首诗。

两生说,师出示答案,生齐读)

—你真会学习,那么长的课文被你用一句话说出来了。

还有谁想说?——你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

像这样,抓关键词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一种方法。现在老师还要教大家另一种方法,抓住文章的主要人物来概括。

ppt出示谁? 什么时间? 做了什么事?

请一生说。王维在九月九日写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

—你真是个爱思考的孩子。掌声送给他。

板书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1) 关键词句。

2) 主要人物。

四、诗文对照,初步理解诗意。

1.自由读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同学们,自己再读读这首诗,想想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啊?

2.师:读懂这首诗,我们有个更快的办法?(前面的课文就告诉我们了。)

3.那我们就再来读读课文吧。

ppt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哪些句子能解释古诗,划出有关句子。 可以给它们编上序号。

4.同桌交流自学情况。

师:划好交流一下,哪些句子能解释哪一句诗的意思,把它们对上号。如有不同意见,要互相说说理由。

5.理解诗句:你能用自己的话或课文里的话来说说每句诗的意思吗?

诗文对照,回读古诗。(继续沿用,男生读诗句,女生读段落或)

6.你从这首诗中体会出诗人怎样的感情呢?

思念家乡和亲人。

这首诗中哪句诗最能体现这样的感情?(每逢佳节倍思亲)

四、走近文本,初步感受思亲。

1. 品“重阳佳节”之“热闹快乐”

师:在重阳佳节这样一个美好的节日里,王维为什么会发出“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叹呢?

生答: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王维身在异乡孤身一人,看到人们高高兴兴欢度佳节的情景,更加想念家乡的亲人,因此就发出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叹。

过渡:是啊!王维一个人在外是多么孤独啊!恰逢,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看。

师读这段话: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一大早,大街上便热闹起来。大街上有的 ,有的 ,有的 。人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师重新写一段话。)

ppt出示多**。

同学们,你的脑海**现了怎样的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抽生说)(随机引出:扶老携幼、兴高采烈)

ppt我仿佛看到我仿佛听到真是热闹啊!

ppt我仿佛看到我仿佛听到真是( )啊!

2.字理析词:扶老携幼。

扶、携都是提手旁,说明都和手有关。那么扶老携幼的意思就是:扶着老人,拉着小孩。

师:人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的去游玩,“采”是我们今天新学的生字,你怎样记住它?(生说)

师字理析解:采是会意字,甲骨文从爪(手)、从果,像。后来从爪、从木,仍然像手在果树上采摘果子的样子。

现在我们把上面的爪写出了爪子头,记住这个字了吗?“采”的本义是:采摘。

但在“兴高采烈”一词中,还是这个意思吗?是什么意思呢,请你们来选一选。(出示字义,学生选)

谁能给它换个意思相同的词。

3.你能把这种快乐带到句子中吗?ppt出示1,2句生读。

此情此景深深地触动着王维的内心,看着家家户户欢度佳节的情景,王维就——出示: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这真是——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倍”字读得特有韵味,真是字字浸透思念之情啊!同学们,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读出人们的兴高采烈,读出王维浓浓的思念。 生齐读第2段。

五、总结全文。

是啊,佳节本来就是和家人欢聚的时刻,而王维却孤身一人远在他乡,深爱着家人的王维把这浓浓的思乡之情化作了语句诗---每逢佳节倍思亲。(齐读)

六、指导写字。

指导书写:佳、倍。

观察生字:佳、倍。

师:课题中的“佳”和“倍”怎样才能写好呢?谁有好的建议。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单人旁,写的时候要注意左窄右宽。

看老师写,请同学们跟着书空(师范写,边写边说)“佳”单人旁在左半格,右边是个“圭”字,值得注意的是右边“圭”是两个土,可不能把中间一竖到底。下面我们写“倍”字,左边也是单人旁,右边上立,下口,注意“立”的第二横要写长一些。

并描红,临帖。

七、课后作业:

1、收集思乡的诗句或文章。

2、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

八、板书。23 每逢佳节倍思亲。

1) 关键词句佳倍。

2) 主要人物。

关雎第一课时

课题名称关雎第二课时授课类型新授。上课时间2019.4.15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书后 诗经 简介,了解相关的知识。2.通过吟唱,感受 关雎 的艺术魅力。3.在理解本文内容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改写。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在理解本诗内容的基础上,改写现代诗。教学难点 在改写的过程中做到贴切,能写出诗中的意...

看海第一课时

1.看海。作者 徐蔚南精读课文 讲授课 教材简析。看海 是一篇描写潮水变化的散文,作者通过不同的观察角度,细致生动地描述了海潮的千姿百态,变幻无穷。教学目标。1 学习并掌握本课的7个生字,并积累相关的词语以及文中优美的词句。2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不同角度 不同时间 海潮所具有的不同特点。3 学...

春潮第一课时

课题 课型。春潮第一课时新授课年级。1.学会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 衰竭 山涧 崩溃 禁锢 喀嚓 驯服。学习目标 2 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语言。了解课文表达的意思,能够大致理解文章中的情感。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会清楚 有条理地表达对文章的理解。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