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 谈学习《就业指导》的体会

发布 2024-05-09 13:55:09 阅读 7955

认清就业形势,深挖就业对策,培养五大能力提高就。

业竞争。—谈学习《就业指导》的体会。

就业为民生之本。当下大学生就业在2008年金融危机大背景下更是困难重重。大学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的就业问题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为全社会所关注。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人数每年递增,“2010年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超630万创历史新高。”大学生在社会的稀缺程度在逐步下降,与此同时,传统的毕业生就业主渠道的吸纳能力却明显减少。

目前毕业生供需结构不平衡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何认清就业形势,深挖就业对策,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成为了毕业生必须正视的问题。

一、审时度势,认清就业形势。

一)毕业生需求供不应求。

从总体来说,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仍然是供不应求。应该说,中国目前并不应当存在大学毕业生已经多得分配不出去的问题。只是需求的地区不再仅仅集中在大城市。

其实我国是缺少人才的国家。“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中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仅占全国人口比例的5.7%(发达国家30%—50%,美国50%,日韩30%;不发达国家8.

8%;印度16%),中国在世界上的排名还很落后。

二)高新技术毕业生备受关注。

高新技术飞速发展,使与高新技术有关专业的毕业生需求量大幅度增加。各地各行各业目前都在积极吸引高新技术人才,但是所需要的都。

是那些掌握高新技术的人才,要求比较高。

三)社会对人才重视程度提高。

目前我国中小企事业单位技术极其缺少管理人才,严重制约了发展。许多单位基层机构臃肿,但高层次人才奇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企业竞争力低下。因此,为了生存,企事业单位都认为“人才是效益”,并认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发展的根本。

四)校园招聘渐具规模。

以学校为主体的校园招聘活动具有相当规模,高校就业信息网发挥积极作用。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毕业生就业的供需信息渠道不通畅、信息量不足的问题将得到解决。与此同时,大学生就业指导越来越受到重视。

学校不断的增加人力财力发展就业指导中心,并开办讲座、开设相关课程来帮助大学生就业。

五)社会对毕业生学历需求过高。

目前我国严重缺失中高层次人才,迫切需要新型的人才,出现对人才结构的需求层次上升的现象。毕业博士生、研究生十分“抢手”,本科生基本平衡,专科生则供过于求。多数的用人单位以接收博士生、硕士生为主,甚至连一些中小型单位都开始以研究生为标准。

现在不少用人单位都盲目追求高学历人才,使对毕业生的需求出现扭曲,制造了就业难的现象,使本科生遇到就业瓶颈。

六)毕业生的能力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思想道德觉悟和能力素质水平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看重毕业生的人品和能力,对专业反而看得不重。所以,那些综合素质好、动手能力强、敬业精神好以及有各种特长的毕业生越来越受欢迎。

七)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过高。

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过高是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主要难题。许多毕业生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来定位。不少毕业生盲目追求高薪、高待遇,希望能去名声好、工作条件好、生活待遇好的单位。

但是往往这些企业都不需要过多的人,反而是边远地区、中小城市的基层一线单位较缺人才。这些单位非常希望能接收到大学毕业生,但年年都要不到人,因为很多毕业生都不愿意到这些地方去工作。

二、深入思考,挖掘就业对策。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需要用人单位、大学生、高校及社会共同努力。

一)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实现高等教育与社会接轨,增强毕业生素质和适应能力。

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阵地,社会和市场发展的需要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导向。增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根据社会需要开设相关专业和课程,不断创新教学形式和丰富教学内容,才能使高等学校更好地履行社会服务职能。高等学校应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培养服务社会的多种人才。

在培养中应充分重视市场需求,建立科学**体系,把握好社会经济走势和就业市场的变化,按照社会发展方向来设置专业。这是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根本思路。

二)高校教学应该坚持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学生实践能力。

不同岗位对毕业生素质的要求不一样。素质教育强调个人素质的发挥,因而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毕业生,有效地提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力,增强毕业生的竞争力,克服就业难的问题。

三)积极去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实现多种形式的就业。

现在所面临的是一个快速变革的时代。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创新的思路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积极引导毕业生突破传统的就业观念,树立与时俱进的就业观,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社会和高校应该鼓励毕业生做好职业规划,并尝试自己创业,开辟一条就业新路。

四)发挥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增强毕业生的择业技能。

毕业生缺乏必要的求职技巧、择业技能差是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应当充分发挥服务职能,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帮助毕业生科学地认识市场、认识自己。

同时通过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毕业生掌握一定的择业技巧,善于利用市场信息,善于在就业市场中“推销自己”,找到理想的就业单位。

五)完善毕业生信息流通,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

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信息不充分是影响用人单位选才和毕业生就业的突出问题,因此,加强毕业生就业信息建设是当务之急。国家、地方和高等学校要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体系,促进就业市场中的充分信息,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同时还要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管理。

目前毕业生就业市场中还存在着一些缺乏监督的情况,各级部门应当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管理力度,出台相关办法和规定,保证毕业生就业市场稳定持续的发展。

三、自我增值,培养“五大”能力。

一)创新能力。

一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生应当要把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工作当中,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是实际工作对我们提出的要求,也是毕业生本人顺利进入工作岗位的基本条件之一。

二是动手操作能力。这种能力主要表现为具有一定的文字、图表和计算机操作能力,这对理工科毕业生的能力要求更为突出。

二)应变能力。

毕业生想在学校学到工作岗位上所需的全部知识和能力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很多的知识其实更多的是在你工作之后才获得的。因此,只有随时调整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和思想行为方式,才能使自己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三)人际交往能力。

走上工作岗位后,人际交往能力的发挥是适应环境的关键。不善于与人交往,就难以与人沟通,就难免将自己封闭起来,以致带来诸多烦恼与痛苦。一些毕业生觉得注重人际交往能力不如多学习一些实际的知识。

其实,人际交往这门学科比任何一门的课程都要难学。这门“学科”不是说你说学就能学好的。往往很多事情的成与败都取决与你的人际交往网络的发达与否,所以说人际交往能力是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所要必备的能力之一。

四)心理承受能力。

社会与学校相比,生活环境、工作条件、人际关系都有着很大变化,这些变化难免会使那些心存幻想、踌躇满志的毕业生造成心理反差和强烈冲突,这时,心理的承受能力是第一位的,要克服心理障碍,使自己在心理意识上与外部环境取得认同。另外,毕业生不要对工作存在过高的期望。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衡量。

有些毕业生一味只是追求高。

工资,高待遇的工作,往往就忽视了社会的实际情况。等找到工作后,由于工作待遇等的差距太大,使自己在心理上产生不平衡,增加了心理压力,从而影响了自己能力的发挥。

五)独立生活能力。

参加工作后,往往要自己处理衣、食、住、行等全部事务,对独立生活能力要求较高,这是毕业生无法回避的一种能力素质训练。

今天的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是多元化的。作为应届毕业生必须要了解这种变化和要求,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念,从“零”做起,并根据实际的情况,充分的作好就业的准备,最终一定能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后体会

就业指导课后感。班级 软件技术 微软嵌入式 1101 姓名 张兆轩。眨眼间五个课时的职业道德课就快结束了,也许我没有从中学到什么高深的知识,但我学会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我们即将面临的工作既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难但也不是很简单,我们将要应聘的工作考验的不仅仅是我们的科学文化和专业知识,而且还要考验我们...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心得体会。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在校大学生,我深切地感受到所面对的就业压力,但在临近毕业之际,学校就业指导课正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信息。在这不长的时间里,我确实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对就业形势以及有关择业的各方面的情况都有了一个系统的了解。觉得应当好好的总结一下,以求为自己即将到...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

专业 政治学与行政学 电子政务 姓名 李文斯学号 20078405111 大学四年时光匆匆而逝,回首细细体味,时间犹如白驹过隙,不留痕迹,转眼,我们便要告别美丽的象牙塔,走进社会这个大舞台,踏上了坎坷的求职之路。就业是一个不能再遥远的话题。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各行业的分工也精细起来,对于招收员工的要...